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聖嚴法師著作: 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法華經 義示佛本懷

聖嚴法師著作

■ 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法華經 義示佛本懷

我一生修學佛法、弘揚佛法,奠定基礎的經典是《阿含經》;得力最多的則是《維摩經》;另外,《金剛經》、《楞嚴經》、《圓覺經》、《六祖壇經》等也頗熟曉,對我都有很大的啟發。而《法華經》對我而言,在信仰和義理兩方面,皆影響至深。

一生念念觀世音

我當小和尚的時候,我的師父要求我背《心經》、《阿彌陀經》、《金剛經》,接著就是背《法華經》。《法華經》大約有八萬字,幾乎要從早念到晚才可念完整部 經,實在太長了,因此我不想背。師父就要我先背〈弘傳序〉,再背完整部經,結果我花了十天才背完〈弘傳序〉,就不想再背下去了。

後來師父要我拜觀音菩薩求智慧,拜了之後,我變得比較聰明些。因為有這樣的靈感,雖然還是不想背《法華經》,我就背其中的〈普門品〉。儘管背得半生不熟,但是對觀音菩薩的法門,印象特別深刻。從此,我這一生再也沒有離開過觀世音菩薩。

早年在臺灣南部閉關潛修之際,我也拜過《法華經》。拜經是一種修持的方式,方法是念一句「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和「南無《妙法蓮華經》」,然後拜一個經文 上的字,一字一拜。目的不在於理解經文的內容,而是要一心稱念、禮拜整部經典。這一拜,等於是禮拜在釋迦牟尼佛宣說《法華經》時,與會的一切諸佛菩薩、阿 羅漢眾及護法龍天。不僅禮敬了諸佛菩薩眾,也禮拜了整部《法華經》的內容。

我閉關修行並不是想求任何感應或速效,既無所求,也無異象發生,只是視拜經為一種修行方法而已。我拜到大概一半的時候,因為貧血頭暈,無法繼續禮拜而中止。雖然如此,《法華經》對我日後從事佛學研究及佛法弘傳,一直都有很大的助益。

回心歸向最圓滿的路

中國佛學,以義理論之,有兩大宗派:一是以《法華經》為主的「天臺宗」,一是以《華嚴經》為主的「華嚴宗」。天臺宗的義理非常玄奧。在其理論架構中,《法 華經》是根本教理的依據,被列為最高經典,屬於圓教最高階位,是所謂「諸經中王」。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經典可超越《法華經》的地位。

我是從天臺宗的經典入門,參閱不少《法華經》的相關註解。其中天臺宗的三大部典,《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屬於教理,《摩訶止觀》則定慧等弘而尤偏重於 修習禪定的觀行。我的博士論文所研究的明末智旭蕅益大師,也對天臺學參研得很詳徹,且根據天臺思想著述了《教觀綱宗》。因此,我對中國佛學義理的了解,可 算是根植於《法華經》和天臺學。

《法華經》是釋迦牟尼佛臨涅槃前所說的一部大法。整部經的主旨,在於揭顯唯一佛乘的大義。有個比喻是,佛似麗日,太陽初出之際,先照到高山;也就是先照到 已具大根器的大菩薩眾,皆屬圓教大乘菩薩根性,此時講的是《華嚴經》。到了佛將涅槃之時,太陽即將下山,最後返照的,還是高山;換言之,最後照到的,即能 接受《法華經》的眾生,也都是根性成熟、高層次的菩薩眾。

《華嚴經》,是佛剛成佛時,所有與會菩薩已具在,佛一出現,首先宣說《華嚴經》,而成為聞法的大眾。而《法華經》,則是佛臨涅槃之際,將四十九年說法中所度化的眾生,無論是何種根器,全部轉化為大乘根器的菩薩。所以《法華經》的宗旨,是會三乘歸一乘。

三乘,就是聲聞、緣覺二乘,再加上大乘,合稱為三。一乘,則為一佛乘,屬圓教最高階位。三乘基於菩薩的立場,尚見聲聞、緣覺;到了一乘,已無三種差別等級的佛弟子,一切皆歸於唯一佛乘,一切眾生終皆成佛。這在〈方便品〉和〈信解品〉都有提到。

佛陀最深切的本懷

〈方便品〉中,佛陀曾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即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在開示悟入四種層次中,開與示是就說法者而言,悟和入是就聽法眾來說。現在我們請善知識說法,通常都說「請開示」,典故即源自於此。

佛之知見為何?知,是智慧,即佛智,《法華經》中謂之「一切種智」。見,是體驗到佛之智慧所證的境界,《法華經》中稱為「實相」。《法華經》講實相,《金 剛經》說無相,《涅槃經》謂之佛性,其實意指同一個東西。實相,是一切現象的本相、根本相;是不動的、不變的,永遠在那兒,不論有沒有佛出世,都是不會變 的。

一切現象皆起起滅滅,無常不住;但是現象不離實相,離開實相就無現象。

所以,實相無相,無相又無不相。換言之,無一事物可背離實相。諸法實相乃森然萬象之本性,也就是空性,這是「離文字相」、「離言語相」的。佛以其智慧見到實相,即佛之知見。

將佛之知見告知大眾,及開示佛之知見。開,是公開,讓大家看到。公開而不神祕,讓你來了解佛之所知所見,即為開示。佛讓眾生理解體會以佛之智慧所見到的實相為何,即為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而悟佛知見,則是眾生了解佛之知見,茅塞頓開,如禪宗所說的開悟。

例如在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迦葉尊者深知其意,彼此會心,心領神會,這是悟;大眾未能領會箇中勝義,心不領,神不會,就是迷。又如六祖惠能大 師,聽到《金剛經》那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然開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佛之知見,六祖聽聞之後,即時領會此句義涵,是為開悟。

入,是自己不僅悟到了,並且親自體驗。悟是領悟,自己已知道了;入是自己已經驗到了。悟了,不一定就是經驗,這是兩種不同的層次。我們若將佛之知見比喻為 光明,悟,就是見到了光明,光在那兒,我看到了;入,則是自己進入光明,也化為光明。亦即體入佛之知見,也化為佛之知見,與佛之知見無所差別。因此,眾 生、佛與自己的心,渾然成為一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為入佛知見。

根本真理與權巧方便

《法華經》整部經文,可分成兩個部分:前一部分屬「權」,從開始的〈序品〉到〈安樂行品〉為止,也稱「?門」;後一部分屬「實」,自〈如來壽量品〉到最後 的〈普賢菩薩勸發品〉,又稱「本門」。所謂本門,是根本,是實非權。?門,是權巧方便,以方便接引二乘及大乘根器的眾生。也就是讓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 三種不同根器的眾生,各得其應得、欲得之佛法。

〈藥草喻品〉將眾生根器喻為二樹三草:根器未熟或小乘眾生,屬於藥草;大乘根器眾生,是小樹;佛乘根器眾生,則為大樹。不同層次的眾生,所領持的佛法層次各異。而至《法華經》的本門部分,這些小草小樹全轉為大樹,小乘根器不僅化為大乘,更轉為佛乘,都屬圓教菩薩。

本門中的佛,無八相成道的過程,本然即是,無量劫前即是佛;在?門中,則有八相成道的佛,即是釋迦牟尼佛。就本門而言,釋迦牟尼佛在久遠劫前,早已成佛, 非現在方成佛,既未涅槃,也永遠不會涅槃。如〈如來壽量品〉所述,如來不曾涅槃過,也未曾離此世間;如來淨土永遠在靈山會上,不生不滅。

此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的釋迦牟尼佛,為了度化娑婆世界眾生,顯現八相成道,乃屬方便權巧。如果佛不涅槃,眾生就會認為,反正佛陀仍在世,終究會得度,因而懈怠退墮。佛為使眾生起佛法難遭遇想,深感佛世難值而精進學佛,故示涅槃相。

以此觀之,《法華經》廣被眾生,極為慈悲。佛一開始,從《阿含經》,接引眾生修學二乘;然後是《般若經》,教導眾生修持大乘;最後,到了《法華經》,即將前面的二乘、大乘皆會歸一乘,眾生全都成佛。此即法華開權顯實之理。

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雖已涅槃,我們無法親炙,但實際上,佛陀未曾離此世間。所以隋朝的智者大師,距釋迦牟尼佛涅槃時也已千年,但當大師誦讀《法華經》至本門部分的〈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即親睹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換言之,靈山勝會的佛,仍在那兒,始終未曾涅槃。

修持法華三昧

「法華三昧」的名稱是由《法華經》而來。法華三昧是〈安樂行品〉修行法的前方便,也就是為了修持法華四安樂行,要先修法華三昧。智者大師根據他師父慧思禪 師所編的《法華經安樂行義》,並依《法華經》最後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而編撰《法華三昧懺儀》,希望以懺悔的方式修持,證入法華三昧。

慧思禪師的《法華經安樂行義》將修行分為無相行與有相行。無相行,即安樂行。有相行,根據〈普賢菩薩勸發品〉,要誦《法華經》,以散心修行而不入禪定,不 能臥睡,若行若坐若立之間,皆專念《法華經》文句。三七二十一天之中,不需入定,只要一心精進,不寤不寐,無間斷地誦持《法華經》。這種修行方式就是修持 法華三昧。

智者大師誦持《法華經》,誦至〈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時,頓然開悟,悟見釋迦牟尼佛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這就是智者大師修持法華三昧,念誦《法華經》文句而開悟。

若是貪生怕死,畏苦禪慮,貪戀財食及供養資具,無法於三七之中,精進專持《法華經》,則經劫不得成就。原因即是無法真正放下,一心精進。因此在修持時,要 能一心專精,不顧生命安危及資具供養。所以,在二十一天之中要有人護法,在適當時機送與飲食,修行者本人不能二心。因此,這雖然是有相修,仍不容易。若真 能如此,二十一天之中,大概可以開悟,可證三種陀羅尼,也就是悟佛知見。

而無相行,也就是安樂行,是先證得法華三昧,完成了安樂行之前方便後,再進入無相行。倘若修成法華三昧,彼時已經開悟,很容易起修無相行。亦即在一切現象之中,心相不動,一切妄念不生。若法華三昧能夠成就,就能進入無相行,修持安樂行。

授記的意義

《法華經》中還有不少關於授記的經文。授記,相當於學校的期末考試,是為了可以順利進入下一年度的學習,幾年以後即可畢業。佛宣講佛法四十九年之後,如同 農夫耕耘終年,待收成時,所收之果可在來年繼續播種。本季即將告一段落,現在所收成的果實,在未來尚有不少作用、功能有待發揮。

換言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弘化,所攝受的弟子中,有些雖領受了一乘法,但本身當時的程度只是二乘。發心、信心雖有,但層次仍屬二乘,也就是羅漢菩薩,既 是羅漢,也是菩薩,但身分仍是羅漢。因此,佛在現階段必須有所交代,結個總帳,那些弟子屬於何種階段,要供養多少尊佛、經過多少劫方能成佛,佛國名稱為 何,佛號為何,各不相同。每個弟子進度不一,同樣是阿羅漢,最後成佛遲速各異。而一切眾生終將成佛。

所以,授記的義涵,一是驗收成果,二為預示未來。使眾阿羅漢生信心,也使日後讀《法華經》的眾生起信心:即使先學小乘,未來也有機會轉為大乘,也終將成 佛。終極目的,在於會歸佛乘。連提婆達多這樣的惡人,也能成佛。就像〈方便品〉中所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大法鼓音在人間

我在中國佛學的義理及思想組織方面,根底植基於天臺宗義理,對《法華經》,自是感恩甚深。所以,我時常勸別人念觀世音菩薩,也常以各種方式講《法華經》。 我曾以品為單位,講過〈普門品〉、〈方便品〉等;〈普門品〉重信仰,〈方便品〉則偏重佛法的思想理論。或以不同主題為單位,如「《法華經》人生系列」及 「《法華經》淨土系列」。也曾講過整部經中每一品的精華部分。目的是以多元的方式宣揚法華微義。

若有人想修持《法華經》,可參考我個人的經驗,先背〈弘傳序〉,然後拜觀音菩薩、背〈普門品〉,接著熟讀〈方便品〉及〈如來壽量品〉。這用意在於,先藉由 背〈弘傳序〉了解《法華經》梗概;再接以信仰的淬發,持念、禮拜觀音菩薩及相關的〈普門品〉。之後,釐清理論架構,?門部分讀〈方便品〉,本門部分則讀 〈如來壽量品〉。再來,以〈普賢菩薩勸發品〉修法華三昧,再進入〈安樂行品〉的安樂行義,修無相行。如此即為一完整的《法華經》修持法門。

關於法華義理的研參,首重天臺宗的《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另《教觀綱宗》也很值得一讀。當然,以上純屬個人的看法,其他的高僧大德或學者也許另有高見。

至於法鼓山佛教文化事業的方向,並不能片面地以一部《法華經》來概括,但仍有相當的影響。例如「法鼓」二字,《法華經》中有「擊法鼓,吹法螺,降法雨」之 說;但這在《華嚴經》中亦曾提及;有一部《大法鼓經》,則逕以法鼓為經名。所以,法鼓之名並非只源自《法華經》。而法鼓山所推廣的人間淨土思想,主要是來 自《維摩經》;但《法華經》及《涅槃經》,提到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這種信心也非常重要。

《法華經》中有個比喻:二乘之阿羅漢,好比酒醉一般,誤認自己已得究竟解脫,但酒醒後,方覺並非如此。而法鼓山所推廣的人間佛教,絕對是大乘,非山林隱遁 式的佛教,一味消極遁世。就此觀之,《法華經》與法鼓山文化事業的理念亦暗契應合,終極目標正是人人皆成佛,圓成解脫道。

(摘錄自《法鼓全集》之《評介‧勵行》,原發表於圓神出版社《生命中的不可不讀 ── 影響十六位名家的一部經》

http://www.ddm.org.tw/epaper/first/2013/ddm-604-20131016.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