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睡個安樂覺 | 楊大偉 | 東周刊

千金難買安樂覺,很多人日忙夜忙,為了物慾和權力,有些甚至做出傷天害理、違背良心的事,這些人心裡清楚,夜闌人靜時,是睡不到一個好覺的。又或是當我們遇到無常,令我們傷心或擔憂至無法入睡,那時會明白,每晚能睡個安樂覺,其實就是一個幸福。
------------------------------------------
睡個安樂覺 | 楊大偉 | 東周刊


這陣子,最困擾你的是什麼? 是健康問題?找工作?感情問題?欠人錢、等錢使?是減肥?是官司?是子女考學校?是環境污染?還是整體對人生感到失去方向?

早前在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提出「什麼最困擾你」的問題時,一位嘉賓給了一個極平實,卻令在場無數人感到共鳴的答案,那就是「睡不到一個好覺」。

細問之下,那位嘉賓不是生意失敗,不是失戀,沒有健康問題,相反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每年數千萬盈利,一般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像買樓、買車、組織家庭等他都全部齊全,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位成功人士,那是什麼令他「睡不到一個好覺」?

原來在生意做大了的大前提下,他向銀行貸款不停增加,最近因一個計劃擱置而被銀行追還款。對外新的競爭對手亦紛紛加入戰場,個個想分一杯羹,對內公司亦充滿分歧,一班合夥人對發展方向意見不合,形成公司分成幾個黨派。一個表面上善煞旁人的人,原來是過著這樣驚恐的生活。

另一個不能睡個好覺的現實例子,是一位女性友人Karen。某個晚上當筆者還在寫稿時,突然收到她給筆者的短訊。由於她是認識多年的朋友,無事從來不登三寶殿,因此不會無情白事這麼晚來找我。筆者於是回她訊息,結果是打開了一番令人傷心的對話。

筆者第一句就問她的老公(亦是筆者的朋友)是不是出了差?這時Karen告訴筆者,原來她倆已分居,老公Danny有了第三者,已多個星期沒有回家。筆者 聽到時感到非常驚訝,因為早前才收到他們慶祝結婚十週年的請柬,Karen解釋原來她們感情一直有問題,她想要小朋友,但對方一直沒有理會。但轉捩點是老 公數月前跟第三者發生關係,之後便開始沒有再回家。Karen一方面心如刀割,另一方面不知應怎樣處理結婚週年派對的事情。她已經失眠了足足一個月,而她 和《無間道》的梁朝偉一樣,唯一能讓她休息的地方,就是她心理醫生的診所。 

無論是朋友的故事,還是電視節目的那位嘉賓,他們都提醒了大家,就是世界上有一件表面平常但是最值錢的東西,就是睡一個好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人 沒有煩惱,有人是因為做過虧心事,也有人是像Karen的受害者處境。無論是那種情況,當遇上失眠時,都是考驗我們的大難關。

筆者同樣有經歷過讓自己後悔或感到屈辱的故事,又或者一些重大的打擊,令自己一段時間無法睡得好,那時在最不安的時候,日子非常難過,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 覺,但還是嘗試保持一個信念,和自己說四個字,就是「會過去的」。我們沒有人不曾經歷過一些大的挫敗,但事後隔了一些日子,還望過去時,又會發現那章節, 其實是成就我們的成長。

當然除了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之外,在平日做的每個決定,都要認真考慮其風險和後果,要衡量在最壞打算發生的時候,自己還能否睡到一個安樂覺。很多人日忙夜 忙,為了物慾和權力,有些甚至做出傷天害理、違背良心的事,這些人心裡清楚,夜闌人靜時,是睡不到一個好覺的。那時會明白,每晚能睡個安樂覺,其實就是一 個幸福。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太可怕了!這樣的草莓你敢吃嗎?一位蜂農的忠告: 珍惜生命遠離草莓!

太可怕了!這樣的草莓你敢吃嗎?一位蜂農的忠告: 珍惜生命遠離草莓!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225937

本人是蜂農。每年草莓豐收之時就是我們蜂農欲哭無淚之時,草莓園為了防害蟲差不多隔一兩天晚上就要打藥,因為白天有顧客到園裡採摘 怕人看見,所以只能在晚上打藥,晚上打藥之後我們的蜜蜂就會陸續出現大量的死亡,持續時間在一周到十來天,令到蜜蜂群勢大量下降乃至整群死亡,長期吃草莓 相等於慢性自殺。


大家不信的話可在傍晚後到草莓園觀察打藥情況。在我國不論什麼的地方的蜂農見到草莓園都要跑,真是直接欲哭無淚啊。本不想打爛果農飯碗,但每到節假日看到很多家長帶小孩去草莓園摘草莓又於心不安,所以發帖向大家提醒一下!



下面挑食君教給大家一些草莓的辨識方法,下次再買草莓的時候可別再貪大隻選那些華麗麗的,這樣的草莓大多都是打藥打激素的,少吃為好!!


1、左邊兩顆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形狀不規則,但是可能特別大,這種就是過量使用激素的草莓,果面凹凸不平,果形不整。右邊兩顆就是自然生長的草莓了,正常的草莓是呈圓錐形或長圓錐形。所以買草莓要買這種小圓錐型的!!

2、左邊兩顆過量使用激素的草莓靠近把兒的地方是白色的,(挑食君怎麼覺得平時吃到的多是這樣的,杯具!!)這些草莓上色不均勻,光澤度差,果柄處 顏色發青發白,其實就是催大的果實。而右邊兩顆自然生長的草莓顏色均勻、紅艷,光潔度好,一看就很有食慾,而且這種圓錐型的小草莓都很香的,那種催熟的草 莓香味很淡,不知道小夥伴有沒有發現過!!


3、左邊4塊就是使用了過量激素催大的草莓,對比來看,這種草莓空腔現像比較多、空腔大,果肉顏色發白,上色很差。
右邊4塊自然生長的草莓一看就知道果肉飽滿,內部果肉呈鮮紅色,而且幾乎沒有空心的!!


其實用過激素的草莓還是很好辨識的,小伙伴們以后買草莓可得仔細挑選啦。想想,越是那些大的草莓反倒越貴,雖然不排除真的有些是改良品種,但為了健康著想,要購買還是謹慎點吧!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頓悟因果

頓悟因果

「即使果是那麼好,同時如因不好的話,也不可以做。」

今天明白了一個很有哲理的概念,倒轉來思考因與果的關係,給我對因果有更深的認識。

嘩! 回家再想後,真令我歎為觀止,獲益良多。   --> 超正  ^_^

菩提怕因,不怕果;凡夫怕果,不怕因。

感恩合十!
_/|\_

別把剩菜放進塑膠保鮮盒!生活5大「防毒角落」

別把剩菜放進塑膠保鮮盒!生活5大「防毒角落」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4838&page=1

  •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52期
  • 2011.07.13
  • 作者 : 林芝安
  • 圖片來源 : 周書羽
《康健雜誌》拿下2011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專題報導獎二項大獎!「塑化劑系列報導-防毒排毒 全面啟動」獲得專題報導獎優勝、「含糖飲料沒告訴妳的祕密」獲得專題報導獎佳作!
小劑量、長時間暴露,即使微毒也會變劇毒,吞掉你的健康。從現在起,檢視並改變生活中各種壞習慣,做好每個小動作。
塑化風暴之後,你有沒有重新調整定調另一種健康的生活型態?生活在有塑膠王國稱號的台灣,塑化劑進入國人體內的速率難以想像。

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花了三年研究證實,台灣孕婦體內的塑化劑代謝物濃度,高出美國4〜13倍。

李俊璋也研究家戶灰塵。客廳、地板和沙發灰塵DEHP高達1643.6微克,全球最高。尤其目前已知的化學物質種類高達1100多萬種,即使有許多不屬於 急毒性物質,小劑量的微毒長時間經過食物或空氣或接觸吸收,對健康的危害更為嚴重。但不管如何,我們還是可以從生活各個角落採取行動,將人體暴露降到最 低,「每個小小的動作都要做,」營養學會理事長王進崑建議。

(一)浴室

1.扔掉空氣芳香劑吧

不要為了讓浴廁變香而使用空氣芳香劑,卻因此讓自己生病。空氣芳香劑多為化學合成製劑,拿來定香的鄰苯二甲酸酯則含有塑化劑,裡面也可能摻雜甲醛或苯,有害呼吸、神經系統。

2.用比較不香的沐浴乳
鄰鄰苯二甲酸酯(DEHP)因為穩定性高,方便定型、維持香氣,所以經常現跡在洗面乳、沐浴乳、洗髮精、體香劑、洗衣精、指甲油、妊娠霜、保養品裡面,經由皮膚吸收,長期使用,小劑量也可能變成大危害,建議選擇香味較淡的產品,或以香皂替代。

3.徹底卸妝
化妝品當然也可能中塑,建議徹底卸妝,平時非必要,少化大濃妝。

4.洗頭時多沖洗兩次
為了保持「門面」,出門前多少會抹一點髮膠,建議不要使用太濃稠或太香的髮膠,如果因為工作必須使用較大的量,建議睡前要洗掉,而且至少洗兩遍。

(二)辦公室  

5.別讓灰塵堆積在電腦、印表機的電線上
包包覆電器用品的電線外皮多為塑膠、橡膠製品,使用一段時間後溫度升高,容易釋放塑化劑,電線上如果有灰塵,粉塵容易吸附塑化劑,再散佈到空氣中,被我們吸入或手碰觸。且散逸濃度會隨著使用電纜線溫度的上升而增加。為了避免增加暴露風險,要經常清理電腦、印表機等電線。

6.摸完傳真紙要洗手
碰觸傳真紙或自動提款機的收據後,記得洗手,因為紙張表面要常塗上雙酚A,這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即使很低劑量進入體內,長久下來也會引發健康危機,台大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陳思源表示。

今年初,知名的《人類生殖醫學期刊》有篇論文指出,雙酚A會影響女性內分泌、生殖能力、男性精蟲異常等問題。今年五月在美國丹佛舉行的小兒醫學會,有篇研究發現,懷孕婦女長期暴露在雙酚A的環境,孩子出生後患有氣喘的風險更高了。

7.帶不鏽鋼碗筷外出用餐
要外出用餐時記得帶環保碗筷,最好是不鏽鋼材質,因為「所有塑膠的製品都不應該裝或碰觸油脂、熱食,」李俊璋強烈建議。

此外,不要使用含有二氧化硫的免洗筷,實驗發現,用免洗筷泡過的水拿來養蝦,兩小時之後蝦子抽搐、一天內就死亡;即使用熱水燙過免洗筷,燙過的水浸泡冷卻後拿來養蝦,兩天後蝦子就死了。

這個實驗還發現,如果拿半透明塑膠袋裝熱湯,溶解出來的雙酚A與塑化劑,可以讓蝦子在三天後往生。

所以,下回外帶食物時,記得拿不鏽鋼便當盒去裝,或乾脆就在店內吃完。

如果包便當回辦公室,千萬不要直接把紙製便當盒放入微波加熱,因為紙張為了防水,內膜會有一層膠膜,遇熱會溶出塑化劑;同理,紙盒裝的牛奶也一樣,勸你先倒入馬克杯內再加熱。


8.以玻璃、瓷器、陶杯或不鏽鋼的杯子喝水
美國哈佛醫學院曾做過實驗,一組人給不鏽鋼的瓶子裝冷水,另一組發給使用PC塑膠材質的容器裝冷水,每天喝,一週後,檢測尿液內雙酚A的含量,結果發現,用PC材質容器喝水的人,雙酚A含量明顯高出許多。

這實驗是用冷水,如果是熱水,問題恐怕更大,李俊璋坦言,他自己從來不讓孩子使用塑膠材質的容器盛水喝,如果是PC材質,容易釋放出雙酚A,如果是PVC材質,遇熱會釋出塑化劑。

不論塑膠容器的瓶底寫幾號,記得,標示出的可耐熱溫度「只表示在這個溫度下不會變形,不表示不會釋放出化學物質,」李俊璋提醒。同理,塑膠製的保溫杯或便當盒也一樣,不要盛裝熱食,如果非用不可,僅裝冷水或水果就好。

9.丟掉車內寶特瓶的水
下班後開車時,如果車內有還沒喝完的寶特瓶水,千萬不要喝,因為經過陽光曝曬或車內高溫一整天,塑膠瓶內的塑化劑已經徹底溶出。

(三)客廳

10.別讓孩子在塑膠巧拼地墊爬玩

巧拼地墊的材質多為發泡聚苯乙烯(PS)或聚氯乙烯(PVC),含有塑化劑,建議在上面鋪薄棉被或毯子,避免孩子直接接觸;不過,如果是EVA樹脂,屬於泡棉材質,就不會含有塑化劑,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指出。

如果孩子在塑膠地墊上爬玩,手裡玩著各種塑膠玩具,記得要常常洗手。另外,也少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減少攝入塑化劑。

11.用完橡皮擦要洗手
晚上幫孩子看功課時不妨留意一下,不要讓孩子用橡皮擦沾口水,或邊寫功課邊吃東西。因為通常橡膠很硬,必須加高劑量的塑化劑才能讓PVC橡皮擦軟化。

並且記得叮嚀孩子寫完功課後以及飯前都要勤洗手。李俊璋研究發現,因環境荷爾蒙而性早熟的女童讓她們飯前洗手,攝入的DEHP就大為降低。


12.定期清潔電視線、寬頻網路線
別小看客廳內的電線與灰塵。成大環境醫學所研究團隊花三年採集台灣一般家戶灰塵,測得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高達1643.6微克,佔總濃度90﹪以上,全球最高。其中,電器用品的電纜線,是室內環境中DEHP的主要來源之一。

建議多清理電視、電風扇、寬頻網路纜線,為了避免釋放塑化劑,別讓一團團管線上堆滿灰塵,或長時間插電發熱,外出時不妨拔掉插頭,既安全又省電。

13.木質地板少打臘
讓室內DEHP濃度變高的幫兇之一,竟然包括木質地板,「應該與木頭材質地板的防水層或亮光漆有關,」研究者之一李俊璋解釋並說,如果經常打臘,地板灰塵會有比較高的DEHP和BBP(鄰苯二甲酸丁酯苯甲脂)。

14.新家具、新裝潢,注意通風
如果客廳剛裝潢好或購買新的家具,飄出一股刺鼻的味道,建議多打開窗,讓室內通風,或根本就不要買含甲醛的家具,因為很難吹散。

合板類的裝潢建材內含甲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今年六月,美國衛生部發布最新的致癌物質報告,將甲醛從原先的「合理預期致癌」移升至「已知致癌」類別,氣味強烈的甲醛可能增加罹患咽喉癌、白血病的風險。

如果建築物的通風能力有限,要去除室內甲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種一些植物。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研究,吊蘭、虎皮蘭、孔雀竹芋、非洲茉莉、綠蘿、鴨腳木、散尾葵、紅掌、元寶樹、發財樹這十種植物可將甲醛代謝掉,「放在室內養得愈好,種得愈久,去除甲醛的能力愈佳,」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

(四)餐桌廚房

15.丟掉保鮮膜吧

從環保署決議兩年後全面禁用保鮮膜就可想像,對人體健康危害不小。  


成大研究團隊針對最常使用微波加熱食品的便利商店研究發現,保鮮膜經微波加熱後會散逸出大量的DEHP,經採樣發現,微波爐周圍的空氣及粉塵中,含有五種 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DBP、BBP、DEP、DOP),這些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飄散在空氣中、冷凝後吸附在物體表面、粉塵微粒也可能污染其他食 物。
即使不加熱,以PVC(聚氯乙烯)保鮮膜包覆油質食物(例如肉類、剩菜或起士)時,溶出的DEHP塑化劑含量竟高於歐盟每人每天每公斤可容忍的攝取量(TDI,50微克)。

如果不得不使用,「保鮮膜距離食物至少2公分以上,」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最好的做法還是,丟了吧,改用盤子覆蓋在容器上,放入冰箱保鮮。

16.別把剩菜裝入塑膠保鮮盒
該忍痛丟掉的還有塑膠容器,尤其使用過久的保鮮盒。

塑膠容器最怕酸、油跟熱。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研究發現,塑膠製的便當盒加熱後,釋出的DEHP濃度就會達每日可容忍攝取量的63.1〜92.2%。研究還發現,不論哪種塑膠材質的容器,只要裝油脂菜餚,即使不加熱,也會溶出塑化劑。

如果只裝冷食,也要留意保鮮盒的外觀有沒有受損,如果刷洗過度有破損,或經過陽光曝曬或使用過久,都可能跑出塑化劑。

北醫公共衛生系教授韓柏檉早就更換家中所有保鮮容器,連便當盒(以及盒蓋)都改用價格較高的玻璃製品,使用反而更方便了,因為玻璃便當盒可用於瓦斯爐、微波和電鍋,更重要的是,「對身體健康且安全無虞。」

17.寧可用手吃手扒雞
將常戴塑膠手套吃油膩手扒雞的人,建議下次直接用手還比較安全,至少不會吃到塑化劑。

18.罐頭內藏的危機  

頭罐頭的壞處又添一樁,國外研究發現,含有環氧樹脂附膜的罐頭食品,經檢測食物中都有雙酚A。
19.少用速食麵、拉麵內附的油包
能不用就不用,油脂容易誘使塑膠包材溶出塑化劑,如果要提味,還不如使用新鮮的食材。

(五)臥室

20.把送洗回來的衣服請出臥室

從乾洗店拿回來的衣服通常會有一股怪味道,這是因為使用石化乾洗溶劑甚至更毒的四氯乙烯。這些洗劑排入河川不只傷害環境、造成生物毒性、變種,也傷及人體健康,增加致癌風險。

衣服以水洗較佳,可選用椰子油或柑橘油成份的天然洗劑,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建議。

至於剛買回來的衣服也最好先洗過再穿,因為有些廠商會使用甲醛當做助染劑,甲醛還具有塑形、漂白的功效。並且當你從乾洗店拿回來燙整好的衣服,建議先掛在陽台吹散化學毒氣,不要急著穿或直接放在密閉衣櫃裡。

21.不要在臥室噴香水
尤其味道濃郁的香水,用來當定香劑的塑化劑含量恐更高,如果想營造滿室芳香,一夜好眠,可選用香味較淡或天然精油產品,「純天然的精油,不需要塑化劑定香,」李俊璋說。

22.輕度有氧運動,讚!
下班後不妨去住家附近健走或做有氧運動。

輕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毛巾操、甩手功或快走,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各處的堆積物順利送到肝臟處理,致力於研究抗老醫學的東元綜合醫院副院長簡基城說,如果肝臟已經出現輕度失衡,太激烈的運動會產生大量乳酸與自由基,反而加重肝臟的工作量。

23.好好睡一覺
基城提醒,如果能有深度睡眠,好好休息,可讓身體不再產生新的代謝廢物,讓肝臟專心徹底執行「清倉」工作。為了打造好品質的睡眠環境,不讓電磁波進入臥室,請儘量移走電器用品,也把手機、筆電留在書房或客廳,減少輻射波對睡眠的干擾。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均衡素食可預防感冒(文: 盧麗愛醫生)

均衡素食可預防感冒(文: 盧麗愛醫生) 

http://dodoshare.org/prevent-flu/

相信很多人,無論大人或小孩,對患上感冒、流鼻水、喉嚨痛等已經習以為常。這些流行病,看似微不足道,卻影響着我們的精神和集中能力,工作或學習效 率減低,又會傳染給我們身邊的人。我們可以避免經常感冒嗎?為什麼我們的免疫系統那麼脆弱和不濟?為什麼至2015年今天,我們需冒醫療風險去注射流感疫 苗來預防感冒肺炎?
其實我們的免疫系統並不是如此無能的。
只是我們一直都吃得不對,不能為身體提供質素好的原料,去製造健康強壯的免疫系統細胞,來幫我們防禦病毒而已。 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是由水份、蛋白質、脂肪及膠原蛋白締結組織結合而成的。
細胞的正常運作還需要一個微鹼的血液環境。我們每天都在吃,一日三餐,甚至更多,天天如是。所以想健康和預防感冒的秘訣,就是從食物着手,身體吸取 質素好的各項細胞原料成份,就能製造出優質的免疫系統細胞;再從消化過程中維持血液的理想酸鹼度,讓免疫系統細胞可盡量發揮功能。

好的脂肪原科:

質素好及對身體有益的脂肪包括單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及植物甾醇,全由植物而來。相反,所有從動物或動物產品而來的脂肪,就只有有害的反式脂肪、膽固醇和飽和脂肪。植物是沒有這些不好的脂肪。

好的蛋白質原科:

從動物或植物而來的蛋白質,在身體內的化學作用基本上是等同的。表面上看,動物蛋白質是完整蛋白,因為它包括了九種人體所需的必要氨基酸,而植物蛋 白是不完整蛋白,因為它缺乏一個或多個必要氨基酸。但是,為了要吸收來自動物的完整蛋白,就必須要同時吃下有害的飽和脂肪、膽固醇、動物屍體上附帶的殘留 藥物、抗生素、激素等的化學劑;而這些食品經消化後還會為身體增加酸性,不利細胞正常運作。這樣看來,十分不化算。相反地,雖然植物蛋白是不完整蛋白,但 不同類别的植物、果實、榖類、果仁、種籽等都含有不同的氨基酸組合。只要選擇多樣性進食,便可互補不足;同時也不用擔心因肉食帶來的不健康威脅。
13677166343_9fac91c502_z

好的結締組織原科:

膠原蛋白結締組織是每個細胞的主要結構成份,它的源料之一就是不耐熱的維他命C。所以,想免疫系統細胞健康強壯來抵抗感冒,在飲食中吸收足夠的維他 命C是很重要的。可是,根據我們的傳統熟食文化,再加上每天可能都吃不上一個生果時,維他命C的吸收量真是很有限。所以我們除了要多吃蔬果,還應盡量嘗試 把各類型的蔬菜生果生食,增加維他命C的吸收。除了生果,蕃茄、青瓜、紅蘿蔔、紅菜頭、紅黃綠大椒、西芹、各種沙律菜等都是生食的好材料。

理想的酸鹼環境:

最後,我們應注意多吃鹼性或接近鹼性的食物,避免酸性或經消化後增加酸性食物,讓免疫系統細胞能在一個理想的酸鹼環境中發揮潛能。有益的鹼性食物包 括所有蔬菜水果。一些果實例如檸檬、奇異果等,表面上是酸的,但經消化後卻是鹼性的。至於大部份堅果類、種籽類及豆類的食物,除了能供應有益的植物性脂肪 及蛋白質外,它們是接近鹼性的食物。有害的酸性食物包括肉類、動物內臟、貝類海產、蛋類、牛奶、 芝士,精製殿粉質(例如白米、白麵包、餅乾)、精製白糖,奶油、油炸、油煎的食品,汽水、咖啡、奶茶、酒類等。一般用作主糧的白米、白麵包可以考慮採用接 近鹼性的粗糧例如糙米、紅米、黑米、小米、藜麥等未經精製過的全穀物取代。

結論:

綜合以上所講,健康的飲食就是吃全素、全穀類(全食物)及適當的食生。如果我們可從以上四大細胞原料項目着手改善每餐食物的質素,身體的免疫系統自然會強勢起來,感冒自然會遠離我們了。 

  
關於 盧麗愛醫生 Dr. Irene Lo
香港註冊外科醫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全素食多年。積極提倡吃全素全穀及食生。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手術、放化療加速癌細胞擴散?破解3大癌症迷思

手術、放化療加速癌細胞擴散?破解3大癌症迷思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8064&page=1

  •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82期
  • 2013.12.30
  • 作者 : 曾沛瑜
  •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癌症31年來盤踞國人第一大死因,不少人聞癌色變,坊間各式治癌說法多得不計其數,搞得癌友跟家屬愈來愈徬徨,究竟這些傳聞該不該買單?
這陣子網路瘋傳一篇文章:「美國終於承認,手術、放化療後癌細胞反而加速擴散」,引起不少討論與轉載,癌症希望基金會病友服務部主任許怡敏也提到,不少癌友、家屬還因此打電話來詢問是否該中斷治療?

事實上在這篇文章出來之前,坊間就有不少暢銷書支持癌症未必要治療,或者不需要進一步做放、化療的觀點,尤其很多都是醫師、抗癌過來人的背書,增加了不少可信度。

究竟這樣的說法對不對?西醫、中醫、自然醫學醫師又怎麼看?3個常見疑問一一回答。

1.手術、放化療後癌細胞反而加速擴散?

針對這個標題,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趙大中直言,沒錯,手術、放化療的確可能加速癌細胞生長與擴散,特別是在手術後腫瘤沒拿乾淨的情況下,這也是醫界早就知道的事情。

趙大中指出,過去就有研究拿一些癌腫瘤0.5~1公分病人的血去跑流式細胞儀,發現癌細胞其實早就跑出去了,而且細胞的特性本來就是數量愈少的時候分裂愈快,當它大到一定程度反而生長速度會趨緩,就像手破了一塊皮,旁邊的細胞就會長過來,癌細胞也一樣。

所以藉由手術、放化療將腫瘤縮小後,它的確有可能因此加快生長速度,但為什麼癌症還要這樣治療?

趙大中解釋,腫瘤在一公分的時候對病人而言可能沒有症狀,但當它長到體積一公升(約一公斤)大的時候,除了會消耗病人的營養,還會壓迫到其他器官,假設壓到肺、氣管可能會喘不過氣,如果破掉造成大出血,病人甚至會因此而死,而且其他器官轉移的情況通常也會更加嚴重。

因此必須趁腫瘤還小的時候就靠手術、放射線治療將看得見的腫瘤拿掉、縮小,至於化學治療,一方面可使腫瘤縮小,另一方面則是要殺掉那些本來就散布在血管、骨髓裡,影像檢查所看不見的癌細胞。
 
這篇文章裡提到美國終於承認,手術、放化療後癌細胞反而加速擴散的根據,引用的是一篇美國田納西州范德彼特大學癌症醫學與生物學系教授亞特加 (Carlos L. Arteaga)的研究,他發現罹患乳癌的老鼠在打化療藥小紅莓後,體內的發炎物質TGF-β會增加,刺激癌細胞轉移。

和信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鄭鴻鈞直言,透過這樣的標題詮釋這項研究是有問題的。首先,一份報告無法代表美國醫界的主流觀點,況且這份研究還在動物實驗階段,尚未證明套用在人類身上是否適用。

其次,趙大中指出,目前關於TGF-β的文獻回顧,發現它除了有促進腫瘤也有抑制腫瘤的效果,尚未找出調控的機制,所以研究大多還停留在初步階段。

第三,該文章強調癌症病人應透過提升自身免疫能力來抗癌,問題是之所以罹癌,一部份原因就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腫瘤才會長出來。趙大中提到,當然醫界也不 斷在研究免疫治療的方法,但目前除了透過異體骨髓移植讓別人身上的好細胞來幫助病人殺死血癌或惡性淋巴瘤的癌細胞外,仍沒有實用且安全的應用方式。

而當前所有用在人類身上的藥物,都是經過嚴謹的細胞測試、動物實驗、三階段人體實驗,包括毒性測試、證明療效,最後還要比較新藥跟既有治療用在兩群病人身上的結果,只要其中一個環節不成功,這項藥物就失敗,遑論該研究僅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鄭鴻鈞說。

所以這份報導利用未經解釋的標題,加上一項動物實驗研究就擴大解釋成:主張癌症應該手術、放化療的人終於良心發現,醫界認為這樣的說法有點扭曲。

2.不少拒絕放化療,甚至不治療的癌友也活得好好的,該跟他們一樣嗎?   

「癌症愈治療愈短命」、「手術只會讓癌症更猖獗」、「化療是不必要的」……在癌友間傳遞,還搭配案例做見證,令人半信半疑。

的確,一直以來都有一群人不治療或者只做手術也活能得好好的,趙大中舉乳癌病人為例,只做手術的人,15年以上的存活率是26%,代表100個人裡面有 26個人可以活超過15年,所以每個醫師多少都會碰到這樣的案例,但那些建議不治療、拒絕放化療的書裡卻都忘了提到後面的事實。

乳癌病人進一步加做第一代化療藥CMF後,15年存活率提升到32%,改用化療藥小紅莓取代後,15年存活率提升到36%,遑論近幾年推陳出新的化療、荷爾蒙及標靶藥物,更是不斷將存活率往上推到70%。

所以趙大中解釋,為什麼要讓病人接受後續的放化療、標靶治療,因為沒人知道你會不會是那個最幸運的病人,所以醫生只能相信科學證據,提供每個人最好的治療,把死亡的機率降到最低,且醫界也不斷在「個人化治療」上求進步,依據病患的腫瘤特性調整治療強度。

癌症治療的進步有目共睹。幾十年前大家都認為癌症是絕症,但現在治癒率不斷提高、存活期愈來愈長,例如小兒癌症有一半以上會痊癒,女性乳癌也有70%左右 的病患會好,所以愈來愈多人將癌症視為另一種慢性病,討論焦點轉而是如何減少治療的後遺症,以及長期存活者的生活品質問題。

至於那些建議不治療、放棄放化療的言論的確很容易打中人心,因為人性本來就是趨樂避苦,怕吃苦、怕痛,總希望來個仙丹妙藥、有個師父開釋,一個奇蹟就解除 病痛。這也是為什麼這類言論總被瘋狂轉載、這類書籍總是高踞排行,但趙大中直言,臨床上更多逃避治療的結局是病人「死給你看」。 
 
鄭鴻鈞就提到一個親身遇到的案例,一個高階主管的太太罹患乳癌,發現的時候只有0.5公分,但她放棄治療,相信乾淨的飲食可以拯救她,所以她從此只吃尼泊爾空運來的天山雪水、當地種的米、蔬菜,結果兩、三年後她回到醫院,腫瘤已經大到16公分,還出血、潰爛、發臭。

治療的成功與否對每個病人而言都是一場零和遊戲,聽別人拿一、兩個案例做見證只是見樹不見林,輕信是很危險的。鄭鴻鈞舉例,就像郭台銘專科畢業成為台灣首富,但不代表每個專科畢業的學生就能成為首富。

當然,你還是可以選擇放棄治療,但要曉得,你活下來的機會將因此變少。那當你面對放棄治療病人時你會怎麼做?我問鄭鴻鈞。他只反問我:「當你看到有人要從頂樓跳下來的時候會怎麼做?那就是我的答案。」

事實上,中醫跟自然醫學也不支持放棄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醫務長許中華說,西醫的確做了很多很好的研究,所以他也建議病人要接受正規治療,而中醫能介入的,就是透過扶正藥物的支持讓病人不要感到這麼虛弱。

美國自然醫學執業醫師陳俊旭也遇過拒絕西醫治療導致腫瘤發爛的病人,他提醒,不同醫學各有專長,西醫擅長透過手術、放化療快速殺死癌細胞,所以他也建議需 要的病人應該看西醫,而自然醫學則可以透過從調整飲食、改善生活習慣、攝取適當的營養補充品來提升患者免疫力,以對抗癌細胞。所以現在的病人其實很幸福, 可以享受不同醫療專業帶來的幫忙,但你如果只願意相信一種醫療方式,就選擇與其他的療法徹底對立,那將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3.還沒被癌症殺死,先被化療殺死?

聽多了化療副作用的威力:噁心、嘔吐、掉髮、紅血球降低導致虛弱頭暈、白血球過低使得免疫力降低……,導致不少癌友聽到要做化療就嚇得從醫院逃走。
 
的確,化療有不少副作用,但這些過程都是為了遠離癌症帶來最大的副作用:死亡。趙大中指出,有些疾病一定要做化療,而且不管多嚴重都有機會靠著它痊癒,例如血癌、淋巴癌。

至於不少人質疑部份早期癌症像乳癌、大腸癌為什麼要做化療?趙大中解釋,它承諾了病人一個完全好起來、降低復發的機率會提高;晚期癌症則能藉著它延長壽命。

況且隨著醫學進步,已經有很多方法可以減緩化療的副作用。趙大中說,以目前常用的止吐藥5-HT3受體抑制劑為例,它已經能讓七成以上的患者接受最容易導致嘔吐的藥物而不吐,對於白血球降低的風險,也有白血球生長激素以及很好的抗生素來解決問題。

現在也有副作用比較輕微的化療藥,鄭鴻鈞提到,像治療乳癌、肺癌的口服化療藥溫諾平、截瘤達副作用就比較小。

甚至有些患者使用一些化療藥或標靶藥反而能改善症狀,例如艾瑞莎或得舒緩可能會緩解肺癌患者咳嗽、咳血、呼吸喘的症狀。

而且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都不同,未必每個人在化療過程都會感到這麼痛苦,所以趙大中鼓勵患者至少要體驗看看,不要一開始就抗拒,也許嘗試後會發現化療沒有想像中可怕,一旦真的無法忍受,也可以跟醫師協調降低劑量或其他較為和緩的治療方式。

中醫跟自然醫學在過程中也能扮演重要的支持角色。中藥黃耆已經被西醫做成注射劑用來改善癌因性疲憊,許中華調查近400位癌症患者的體質也發現,氣虛是癌友常見的症狀,所以透過中藥扶正、補氣也能讓患者更有體力抗癌。

自然醫學則是透過天然綜合維他命補足養分,補充抗氧化劑像維他命C、蔬果汁來協助身體修復,並藉由麩醯胺酸來改黏膜破壞導致嘴破、拉肚子的問題,陳俊旭說。  

 

化療掉髮?癌友娘娘公開護髮5妙計

化療掉髮?癌友娘娘公開護髮5妙計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9/22299

我曾經想過,若經過半年化療後,如果我戰勝了病魔,可是卻看起來又老又醜,那何必這麼辛苦的活著?如果有天會離開,我也要看起來漂漂亮亮的進棺材,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活得漂亮、活得健康!

【頭髮保養】

不見得所有的化療藥物都會讓癌友掉頭髮,有些藥物不會,但就算不掉髮,也會因為藥物的關係讓髮質變粗糙。相信在化療期間的癌友,摸了自己變粗的頭髮心情都會有點沮喪,但變粗糙可以剪短,等化療後再好好護髮。

當初我知道我的化療一定會掉頭髮,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當看到自己的頭髮,大把大把的掉落,漸漸看到頭皮時,心中的痛真的無法用言語形容。
我曾經想過,若經過半年化療後,如果我戰勝了病魔,可是卻看起來又老又醜,那何必這麼辛苦的活著?如果有天會離開,我也要看起來漂漂亮亮的進棺材,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活得漂亮、活得健康!

血液腫瘤科的醫師告訴我,大部份的人落髮之後和新長的髮質不同,有的人髮質變好,有的人髮質變差,有的變粗,有的變細。至於什麼樣的人變好,什麼樣的人變差,這些都很難預料,連醫師都很難回答;畢竟藥物在每個人身上產生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要使用後才知道。

【只要保養得宜,髮質會更好】
雖然不知道化療後髮質會變怎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化療後會改變髮質,像我經過化療完後,白髮都還在,但髮質變得比以前更粗糙。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利用這次機會,讓我們的髮質變更好,就像毛毛蟲突破自己的蛹,重獲新生一樣,越活越美麗。

全掉光的人
血液腫瘤科醫生提到,乳癌的部份藥物會讓頭髮全掉光,大腸癌的病人則不一定,要看病人體質與用藥狀況。癌友要等頭髮慢慢掉光或是一次剔光都可以,如果很介意自己頭髮全掉光,可以先去假髮店買全頂假髮,全頂假髮內層有網狀
真髮,價格一萬至五萬元不等。

頭髮剩1/3 或1/2 的人
當時我原本濃密的頭髮,只剩下1 / 3 髮量,所以那時候我選擇剪成短髮,再加髮片式假髮。不過,我只有出門時戴假髮,平常在家就不再給頭 皮負擔,盡量讓頭皮能自由呼吸。

幫助長出頭髮按摩法
為了讓長出的頭髮更美麗,我在家常常按摩頭皮,按摩的方式是,當化療做到一
半時,就會開始長出新的頭髮,有一些才一、兩公分的新頭髮,不需要天天洗頭,但切記保持乾燥,可用低敏感性洗髮精。洗髮精的量要比以前少,畢竟髮量比生病前少了很多,若以前習慣用5cc,現在就看髮量適度減少洗髮精。

洗髮時要注意,不要用指甲抓頭皮,而是用指腹輕輕按摩,也不要用潤絲,因為潤絲會讓變少的頭髮看起來更油,讓自己不舒服。

天天梳頭有助長出新髮
不管髮量有多少,都要把頭髮、頭皮全吹乾,因為化療時抵抗力比較差,有些吹風機有熱風、冷風吹乾的功能,建議最好用熱風吹頭髮、頭皮,避免感冒,盡量不要用冷風吹。到中後期長出頭髮時可抹油性的潤髮油,剛長出來的細毛就不需要抹潤髮油。
不管有沒有長頭髮,都要梳頭髮,且要天天用平板梳,也能用前面有圓頭的梳子梳頭皮。並且照鏡子、對著頭皮頭髮微笑說:快快長噢!要比以前漂亮噢!

長出頭髮後的保養
我詢問過血液腫瘤科醫師,醫師提到每個人長出來的頭髮,和化療前長出來的髮質不一樣,有些髮質會更好,有些會更差。我個人在罹癌前,染燙了十幾年,從十六歲開始在美容院洗頭,經過吹風整燙的傷害,我原先的髮質可以確定的是,絕對不是烏黑亮麗、髮質細緻那一種。

等到化療結束,剛長出的頭髮,果然和原先的髮質不太一樣,剛長出的頭髮又粗又黑,連燙三次都燙不捲,對於愛美的我非常氣餒,因為我一直是直髮,化療後長出的頭髮變粗了,整體看上去感覺髮量變沉重,我總要想些辦法美化它。

【娘娘私房頭髮保養祕訣】
不過,因為我在癌後期間有認真保養,後來長出的頭髮髮質真的比原來好很多!以下是我癌後期間保養頭髮的私人方法:

1.不天天洗頭
我都兩到三天才去找會按摩的美容院洗頭,並要求依照我的按摩法按摩(如同幫助長頭髮按摩法)。

2.一定掀開頭髮,把頭皮吹全乾
以前我會要求美容院吹型,可是我現在要求他們不要吹型但是吹全乾。

3.抹上全植物護髮油
非常少量,頭髮大概有輕抹過一次即可。

4.讓頭髮毛囊吸收陽光
若有陽光的好天氣,我會坐在樹下或走廊椅子上,讓頭髮毛囊吸收太陽與樹下的新鮮空氣,每周最少一次、一次建議15 分鐘即可。

5.肩頸按摩
肩頸的血液順暢,頭髮的血液才能順暢,所以每星期別忘最少兩次肩頸按摩。

【親友團你可以這麼做】
親友團要跟癌友說:別把重心放在掉頭髮,應該把重心放在新長出來的頭髮該如何保養,也要鼓勵癌友,如果好好保養,新的髮質會更好。當親友看到掉下的頭髮,或剩下的頭皮,也不要出現驚訝的表情,只要偷偷地把水管或地上的頭髮清除乾淨。
另外,眼睛也不要一直盯著癌友露出頭皮的地方看,陪他去買頂漂亮的假髮就好。切記,掉髮只是過度期,化療做完就會重新長出來了。



【素食運動員聰明吃,三撇步】

【素食運動員聰明吃,三撇步】

Charmis of Sparta是歷史上,最早用營養搭配體能訓練的希臘運動員 (專長:200 碼短跑),他認為,無花果乾是幫助他在668BC奧運贏得金獎牌的秘訣 。


如今,科學證明:
1. 素食運動員的蛋白質攝取肯定足夠
2. 蛋白質不如澱粉重要,因澱粉可增強爆發力與耐力,而吃太多的蛋白質對身體無益。


以下三原則可幫助運動員的訓練更得心應手:
1. 隨時準備高熱量點心 (大約250 大卡),如:
▴ 一根香蕉+1.5大匙的花生醬
▴ 2塊燕麥餅乾+一大杯豆漿
▴ 一大把堅果+水果乾


2. 選對高澱粉食物(澱粉是選手們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 米飯、麵食、麵包能量最高、水果其次、奶類最少
▴ 平時多吃非精緻澱粉,如:糙米、全麥、蕎麥、燕麥
▴ 賽前訓練熱量需求高,應搭配精緻澱粉,如:白飯、白麵條、點心


3. 選對時間吃飯:
▴ 運動前3~4小時吃高澱粉餐最能有效提升體力
▴ 運動前1~2小時吃高澱粉餐也能提升體力、但功效較其次
▴ 運動前20分鐘以內補充,容易肚子痛,且功效最小


參考文獻:Vegetarian Sports Nutrition by D. Enette Larson-Meyer, PhD, RD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用佛家思想看經濟

用佛家思想看經濟

http://lifestyle.etnet.com.hk/column/index.php/family/greenmonday/29950

佛學與經濟學乍看毫不相關,念佛禪修講求靈性領會和覺悟,與國民生産總值、就業率、債務危機、油價升跌等有何關係呢?筆者早前拜讀了一行禪師大力推薦的《21世紀的佛教經濟學》,此書有力地指出,佛學不但不消極,而且應該是廿一世紀社會和經濟困境的出路和發展藍圖。

  「佛家經濟學」最早由德籍經濟學家舒馬赫提出,他指出現代經濟發展模式缺乏可持續性,人類只知尋求無止境增長,完全無視地球對污染有極限的承受 力。作者Sulak推崇這個理論,認爲西方的經濟模式缺乏最基本的因果觀念,全球一體化之下,整個世界一面倒崇拜物質主義,各國陷於無休止的GDP競爭和 物質追逐,只懂追求更多金錢的人類,以經濟之名把赤裸的掠奪合理化,同時破壞環境,去到一個即將不能回頭的臨界點。而當投機者掏光了一個地方的資源後,便 轉移到下一個地方重施故技。

  人只是宇宙一部分,非宇宙的主宰。Sulak認為社會問題是果,人心才是因:「要改構社會,必先要改變個人意識,再由此推向全人類覺醒,因為四 聖諦所說的苦,正活生生在社會上演,而且已蔓延到整個地球。」單靠科技創新不能消解迫在眉睫的世界和環境危機,歸根究底,還原基本步,學會知足,在物質和 靈性中尋找平衡點,才是人類持續發展的希望。

禽況惡劣!癌友改吃魚豆補充蛋白質

禽況惡劣!癌友改吃魚豆補充蛋白質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8/22804



國內禽流感疫情拉警報,提供人體營養所需蛋白質的雞鴨鵝等禽類遭受大規模撲殺,讓蛋白質攝取量比一般人高出2至5成的大腸癌病友憂心忡忡,一方面擔心吃到病禽,另一方面則擔心禽類肉品貨源短缺。對此,營養師建議,以魚類、海鮮和豆類蛋白質取代,也能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腸癌病友的蛋白質需求量比正常人多,營養師建議在禽流感疫情之下,可以海鮮和豆類製品替代雞鴨鵝,做為蛋白質來源。
 
腸癌病友的蛋白質需求量比正常人多,營養師建議在禽流感疫情之下,可以海鮮和豆類製品替代雞鴨鵝,做為蛋白質來源。

守護癌友健康!良好營養支持不可少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直腸外科主任陳喜文表示,大腸直腸癌已連續6年蟬聯國人發生率最高之癌症,是國人健康頭號大敵,發病後除積極配合手術、化學和放射線等治療之外,飲食也很重要。術後飲食習慣若仍以高脂肪、多肉類、少蔬果為主,將導致較高的疾病復發機率與死亡率。

在癌症治療期間,病友若能避免食慾不振和營養失衡的問題,在良好的營養支持下,高達8成能增進臨床癌症治療的效果,也能進行更廣泛的治療選擇,延長病患的存活率。

不怕禽流感!蛋白質來源可替換
衛福部豐原醫院營養師江佳容表示,癌症飲食的主要原則為均衡飲食,每餐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包括:蔬菜類、水果類、全穀根莖類(米飯、地瓜、南瓜、紅豆、綠豆等)、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這些食物可提供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每一類食物無法相互取代,而國內爆發史上最大的禽流感疫情,病友擔心蛋白質來源的雞鴨鵝受到感染,經食物鏈而影響人體健康。不過,江佳容營養師表示,家禽肉類只要煮熟,蛋不要吃半生不熟都不會有問題,而雞鴨鵝等肉品蛋白質部分,也可用魚、海鮮和豆類蛋白質替代,不用擔心受到禽流感影響。

除了遵守均衡飲食原則之外,營養師提醒飲食內容也要避免攝取過多加工類食品,盡量以新鮮的食材為優先選擇,且遵循「蔬果彩虹579」原則,每天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再搭配適量運動與維持理想的體位,可預防癌症與其他慢性疾病發生的機會。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談談 素食與糖尿病】

【談談 素食與糖尿病】

✪ 您知道豆類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嗎?✪
⟪歐洲臨床營養學⟫ 期刊 於2014發表了一篇研究:
在一個隨機對照實驗中,31位糖尿病患同時接受心血管疾病的飲食治療,其中有一半的人,每個禮拜有三天會將2份的肉類換成豆類。
 

▴ 結果發現:


肉➔豆,可以降低血糖、三酸甘油脂與LDL(壞的膽固醇)。


✪ 蔬食是治療糖尿病最好的方針!✪
結合美國與日本的研究,⟪心血管疾病診斷與治療⟫ 的一篇整合分析再一次證明,全素飲食(無肉類與蛋奶類)能有效的、且長期控制血糖於正常範圍內。


美國糖尿病協會 (ADA) 的臨床建議就包括蔬食治療,且已多年。希望這篇新研究能說服更多醫生,用飲食取代藥物來治療糖尿病患。


文獻:
1. Hosseinpour-Niazi S, Mirmiran P, Hedayati M, Azizi F. Substitution of red meat with legumes in the 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 diet based on dietary advice improves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overweight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 cross-ov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Eur J Clin Nutr.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October 29, 2014.

2. Yokoyama Y, Barnard ND, Levin SM, Watanabe M. Vegetarian diets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ardiovasc Diagn Ther. 2014;4:373-382.
3. ADA的臨床建議 http://care.diabetesjournals.org/…/37/Supplement_1/S120.full
台灣素食營養學會's photo.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人生總會遇上幾個騙子 (下) | 楊大偉 | 東周刊

要從低谷中走出來,不可能有捷徑,卻可以有步驟,而這個四部曲,就是「面對、接受、處理、放下」。

--------------------------------
人生總會遇上幾個騙子 (下) | 楊大偉 | 東周刊 


最近聽了這樣一段真人真事,話說太太發現老公有個收埋七年的小三,知道的原因,不是自己發現,也不是丈夫坦白從寬,而是小三主動將親密照,在 facebook公然自爆和攤牌。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除了是發現這小三的存在,更是無法接受丈夫這些年來,到底作過多少個大話,說過多少隱瞞自己的謊言, 和自己怎可能如此「懵到上心口」,一直蒙在鼓裡,卻沒有發現絲毫蛛絲馬跡。

略為定過神來,太太開始「回帶」去重組過去七年的「案情」,發現那次他臨急要往大陸出差,原來是和小三籌備足半年的日本之旅。那次送給自己「獨一無二」的 情人節禮物,對方竟也有一模一樣的一份。這樣越想便越憤怒,同時又越心寒,這些年來,自己竟一直是被對方當成是白痴般看待。

進退失據,墮入一場人和事,情和理的泥漿摔角時,要從低谷中走出來,不可能有捷徑,卻可以有步驟,而這個四部曲,就是「面對、接受、處理、放下」。
面對: 在任何發現被騙的時候,不願意接受現實是所有人的本能反應,但逃避問題或把問題否定都不會令它自動消失。被出賣沒有人會開心,但浪費時間在負面情緒甚至折磨自己,就更肯定不會對事情有任何幫助。

接受: 被騙的源頭,通常都是有一些too good to be true的承諾或憧憬,讓我們只懂得往好的一面想。到出問題時,我們要接受信錯人的事實,接受憧憬幻滅的事實,更要接受自己曾經「太天真太傻」的事實,這 些都不是容易的事。但在信人和太信人,講義氣和太講義氣,不懂保護自己和過度保護自己之間,是一條非常fine的fine line,沒有被騙過的經歷,不會有可能領悟到人生這堂重要的一課,亦不會培養出做人不能沒有最基本的戒心。

處理:話明是被騙,自然有受害有損失,但遇到這種情況,最怕是不懂「止蝕」,讓損失去到流血不止的地步。這所謂的止蝕,是情感上不要拖泥帶水,更不要奢望浪子回頭,而是告訴自己這個人已經不值得自己再浪費時間,保持一個抽離的心,去把問題處理,讓事情有個了斷。

放下:人要學會懂得放下,才能達到自在。很多人在被騙被出賣後,糾纏在一些細節,例如當初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明明自己對他那麼好,為何他不知道。這些凌亂 的雜念,從佛家角度都是多餘的妄想,我們只能活好當下,做當下能做的事。過去的必須要接受它已經過去,無論一段經歷有多痛苦,都不值得讓它冤魂不散的纏繞 我們一生。別人種了惡因,自有他一天要承受的惡果,沒理由亦沒必要由我們來獨力承擔。莫文蔚在最近一篇訪問便說過:「Say goodbye不一定是傷感,因為它也可以是重新出發,迎接新未來的意思。」

沒有人天生擁有防騙的雷達,因此越早感染,越早增強免疫力,雖是付上沉重的學費,也是必需要的經歷。但在這個爾虞我詐的世界,一個要保持的信念,就是無論被騙的傷口有幾深,都不要讓別人的不對,成為我們終生的包袱。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人生除了必定會遇上幾個人渣,還一定會遇上很多個騙子。但要令一宗欺騙案上演,受騙者除了是受害人,往往也是「幫兇」,因為沒有單方面的無知或一廂情願,對方是不能那麼順利下手的。

----------------------------------------
人生總會遇上幾個騙子 (上) | 楊大偉 | 東周刊 


假如閣下一生人從未試過被騙的話,你應該不屬於這個地球。這世上除了死亡和交稅之外,肯定任何人都要經歷的,就是被騙和被出賣。

A小姐剛相識的男友自稱五年沒有拍拖,為的是等待「真命天子女神」的出現,結果發現原來由未相識到結婚,男生(後來的丈夫)一直是個一腳踏五船的劈腿專 家。B小姐和C先生說好雙方的親密照只會留作私人珍藏,卻沒想過照片竟然流出,更成為新聞和八卦雜誌的頭條。D和E先生是兩兄弟,做生意時說好公司一人一 半,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結果D君鑽盡空子,將公司資產逐一調走,E君百分之五十擁有的那家公司,原來只剩下一個空殼。還有那位F先生,競選時在千萬人前 承諾過的一切,上任後隨即來個大變臉,當初講過保證過的全當粉筆字一抹而空。
無論是政場、商場、職場、情場、主場、客場,被騙到遍體鱗傷,被出賣得體無完膚,是沒有人願意遭遇,卻是任何人都必須經歷的洗禮。人生除了必定會遇上幾個 人渣,還一定會遇上很多個騙子。小打小鬧,像什麼電話詐騙事件之類,固然會令我們激氣和心煩,但真正會令我們跌進那無底深潭的,是當出賣來自我們最信任和 最親密的人。

這些情況出現時,受騙者的第一反應總是「這不會是真的」或「他怎會這樣對我」。但否定始終敵不過真相,這時痛恨對方之餘,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怎會那麼愚蠢, 因為要令一宗欺騙案上演,受騙者除了是受害人,往往也是「幫兇」,因為沒有單方面的無知或一廂情願,對方是不能那麼順利下手的,因此責任或多或少也和受騙 者相關。這正就是為何一個低谷會變成無底深潭的原因,因為受騙人會赫然發現,這個世界除了沒有人能相信之餘,原來連自己的判斷和直覺都可以錯得那麼無譜。 而當最苦難時刻嘗試找個外人來評評理和安慰時,他們表達同情之餘,來個反問:「其實大家一直都知,是你當局者迷,我們不懂怎樣跟你說出真相而已。」那一 刻,憤怒、矛盾、迷失、自卑、愧疚一次過湧上心頭,突然間明白什麼叫做「四面楚歌」。

受騙和被出賣的傷害程度遠高於其他類型的挫折,是因為一般的失敗,即使動搖我們的信心,即使有錢財上的損失,但最少可以對事不對人,能作客觀的事後檢討, 希望下次可以在某些地方下功夫做得更好。但當出賣發生時,它會一瞬間拿走我們生命中本來最依靠的基石,令整個人變得進退失據。

沒試過被出賣的人,其人生還未算真正展開。但被騙只是上半場,當跌進人生低迷期,如何令心情冷靜下來,如何處理自己的傷口,都成為十級難度的問題。應挽救 還是應放手?要報復,割蓆,還是等待對方回心轉意?這些人和事,情和理的混亂問題加起來時,便成為一場煎熬我們身心的泥漿摔角。

有人會於這時候投向宗教,例如求如來佛祖保佑。但解鈴還需繫鈴人,佛陀不會也不能將我們的問題像變魔術般變走,但這位人生大覺悟者,卻有留下一個四部曲,引導我們如何一步一步,去應付這些人生的危機。 (待續)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奇亞籽減肥,我該跟嗎?

奇亞籽減肥,我該跟嗎?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8247&page=1

  •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84期
  • 2014.03.01
  • 作者 : 林慧淳
  • 圖片來源 : 陳昱任
躋身超市、藥妝店,被譽為「奇蹟種籽」的奇亞籽(chia),是歐美名模眼中的減肥聖品。真的有效嗎?
走進有機店,架上罐子上貼著一整片壯觀如薰衣草田的紫花景色,原以為賣的是花草茶,但仔細一看,罐中盛裝著一粒粒狀似芝麻的種籽,原來是近年來歐美市場上被高舉為「奇蹟種籽」的奇亞籽(chia seed)。
無獨有偶,這一年來愈來愈常看到它的蹤跡,廠商不但引進百貨公司銷售,連手搖杯店家也訴求健康,將奇亞籽納入冷飲品項,甚至更有業者量身打造同名飲品,找來代言人高調造勢,強調纖體美容效果。

小小的一顆種籽,真有傳說中的神奇功效嗎?
每種特色食材背後總有一段傳奇。奇亞籽是鼠尾草的種籽,起源於墨西哥南部和瓜地馬拉,早從西元前3500年就已有人們食用的紀錄,還曾經是阿茲特克人和瑪 雅人的主食,傳說中阿茲特克戰士外出狩獵、戰鬥時,就是仰賴奇亞籽補充體力。近年來則由於營養界鼓勵民眾多吃堅果、種籽以攝取好脂肪,帶動一波種籽飲食風 潮,奇亞籽因此在中南美洲和澳洲等國家被大量種植。

減肥?抗發炎?
在廣告的推波助瀾下,一提到奇亞籽,就讓人聯想到減肥,沐光臨床營養機構營養師程涵宇指出, 富含纖維是重要因素。

她說,每100克奇亞籽含有37.5克的膳食纖維,其中,泡水後膨脹並產生黏膠狀物質的部份屬於水溶性纖維,有助延緩血糖上升速度;而更多的是非水溶性纖維,在水中不會溶解、吸收,幾乎可完整通過消化道,因此不但能增加飽足感,還有調節腸道機能的作用。

除了纖維含量多,奇亞籽當中的油脂絕大部份屬於有益身體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又以Omega-3一族的ALA(α-次亞麻油酸)比例最高, 可降低膽固醇、維持動脈機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ALA在人體中也會部份轉化為EPA和DHA等其他Omega-3家族,有助於維持神經系統和腦部運作,程涵宇補充。
 
奇亞籽產地之一,阿根廷聖達菲的濱海大學生物化學系的動物研究也佐證,奇亞籽富含的ALA有助於穩定血脂及增加胰島素阻抗,甚至還能減少內臟脂肪的堆積。
不過,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台北營養課臨床組組長趙強指出,2012年美國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針對停經後且BMI過重的62名婦女進行小型試驗後發 現,每天吃25克奇亞籽長達10週的人,雖然血液中ALA和EPA的濃度確實提高,但對於體內的發炎狀況和致病因子卻沒有明顯影響,因此他提醒,就營養成 分來看,高纖易飽、好脂肪、且有蛋白質是奇亞籽的特性,如果攝取之後能因此少吃其他食物,應該可達到減肥作用,但能否進一步有預防疾病的效果,恐怕還要評 估。

此外,為了減肥而選擇產品時更應留意,以美國農業部營養資料分析,每100克生奇亞籽熱量為486卡,但市售飲品由於加了濃縮果汁、蜂蜜等原料,內含不到2克奇亞籽,熱量卻超過70卡,是原始種籽熱量的8倍之多,臺安醫院預防醫學部營養師劉怡里就建議, 由於奇亞籽本身幾乎沒有味道,直接生吃、泡水喝,或加入早餐牛奶、豆漿當中食用即可,可避免攝取到多餘熱量。

◎ 腹脹、過敏、低血壓,吃奇亞籽可能的副作用
儘管歐美肯定奇亞籽的好處,但仍有研究提到它可能造成的副作用。

1‧由於纖維含量高,下肚後容易產氣或感覺腹脹不適。

2‧對芝麻或芥菜籽過敏的人,可能同樣對奇亞籽過敏。

3‧Omega-3會稀釋血液,因此如果正在服用血液稀釋劑或即將動手術的病人,應諮詢醫生後再食用。

4‧有研究發現,吃奇亞籽有降血壓的效果,因此中老年人、或已有低血壓的患者,吃奇亞籽時必須特別小心,以免血壓降太低。

◎ 奇亞籽怎麼吃?   
1‧直接泡冷水或溫水,放置一會兒略成膠狀,可直接飲用或加檸檬或蜂蜜調味。
2‧加入早餐穀片、牛奶、豆漿中食用。

3‧灑一些在果醬中,用以抹吐司還可增加口感。

4‧用於烘焙麵包、蛋糕,且最好出爐前再撒,以免高溫破壞好脂肪酸。

程涵宇營養師小提醒:由於奇亞籽含纖維量高,有胃潰瘍、胃發炎、或腸胃道手術後3個月內的病人最好避免食用,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趙強營養師小提醒:因為奇亞籽與山粉圓的纖維含量高,吸水力強,應避免連續大量食用,以免造成腸阻塞的危險。

◎ 進口奇亞籽vs.本土山粉圓,各勝擅場
目前奇亞籽全賴進口,價格不斐,究竟該不該跟著歐美風潮?

台灣本土食材中,其實也有性質類似的好選擇。奇亞籽富含纖維、泡水膨脹的特性,不免讓人聯想到台灣常見的山粉圓。

劉怡里認為,以熱量來看,兩者確實相近,不過奇亞籽脂肪比例高,山粉圓的澱粉和膳食纖維較多,營養價值各有所長;趙強也認為,15克山粉圓就含有8.7克膳食纖維,對於便秘者來說確實是不錯的選項。

美國心臟協會(AHA)建議每週至少吃2份魚類可攝取到足夠的Omega-3以保護心血管健康,若是植物來源的ALA,則建議每天1.5~3克。依此換算,約為15克奇亞籽,《康健》以等量奇亞籽和山粉圓大PK,揭開神奇種籽的營養面紗。

( 點擊放大 )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常霖法師 - 《身心兩相安》

常霖法師 - 《身心兩相安》

2007 年是我出家前從事攝影行業的第三十年,當時除了在時代廣場的攝影展覽和出版攝影集外,還舉辦了一個慈善音樂會,為「善寧會」製作《生死兩相安》圖文集籌 款。目的是要令到面對生離死別的人,看後能夠多一點釋懷,多一點心安,協助他們紓緩別離的哀傷。圖文集是免費派發的,期間不斷有捐贈者捐款加印,結果到了 2012年,總共印了十五萬本,在香港是一個很難得的紀錄。

根據這個經驗,我決定在2015年與「溫暖人間」合作,策劃「身心兩相安.千人禪修」活動-出版《身心兩相安》圖文集(免費派發)及舉辦大型的千人禪修, 希望集合共修的正能量,釋放現今香港人繃緊的身和心。1月30和31日的【謊言.過後】系列講座,就是為這個活動籌款的,希望大家踴躍支持。

對《生死兩相安》圖文集有興趣的,除了向「善寧會」查詢是否還有存貨之外,也可以閱讀網上版本:http://issuu.com/hospicecare.hk/docs/life_01

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醫生變廚神 蛋糕無蛋真唔真

醫生變廚神 蛋糕無蛋真唔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30412/51343394

問題:「蛋糕是否一定要有蛋呢?」原來不一定的,更不一定要有奶!

  常聽說吃蛋和飲奶都對身體好,但其實兩者均不是人人適合吃。估計有九成的亞洲人會出現乳糖不耐症徵狀,即是小腸缺乏一種消化乳糖的酵素乳糖酶,以至當人飲奶後,會因為小腸未能消化乳糖而引發腹瀉。另外,有2%幼童對蛋敏感,吃後會身痕和出疹。

   為了幫病人避免食物敏感,食素五年的梁醫生自創一款「無敏蛋糕」,無奶、無蛋、無麥,絕對吃得安全健康!製法很簡單,先預備粟米麵包綜合粉,混合一湯匙 橄欖油。然後,把半個蕃薯壓碎,加入米奶,米奶是純植物飲品,由大米加工而成,沒牛奶成分。及後,把蕃薯加入預備好的麵粉攪勻,再放進模拿去蒸便成了。

無敏蛋糕食譜

粟米麵包綜合粉 280g
熟蕃薯(去皮) 200g
米奶 3/4杯
油 1湯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