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用數學解釋佛學 | 楊大偉 | 東周刊

// 做除數的時候,當分母越大,得出來的數字就會越小,相反分母越少,得出來的數字就越大。假如我們把這數學程式套用在功德的計算,私心和我執的指數就是分 母,私心越大,幫人的回報就越有限,而若然一個人真的能做到零私心,那就是代表分母連0.001都沒有,是徹底的零,那無論分子是任何數字,結果都只有一 個,就是無限。當用這數學公式去解釋佛陀的說法,那得出來的福報自然就是infinity,或按照佛陀的用詞,就是功德「不可思量」。 //
------------------------------
用數學解釋佛學 | 楊大偉 | 東周刊


早前筆者的一個講座中,一名觀眾在Q&A的環節,有以下這段分享。她說其個人經歷中感受和觀察到一個情況,就是每次當做一件事的出發點是主要為自 己的時候,效果往往強差人意,相反每當一件事參與的目的,是完全以他人的福祉為依歸,零計算自己的付出和回報時,效果總是出奇的好,到最後自己會有意想不 到的收穫和快樂。她想知道,這到底是她的心裡作用,還是跟佛學經典相符。

對於她的分享,筆者甚有共鳴,如果用佛學的用詞,這就是「自利利他」的因果關係,而現代管理學的講法就是「雙贏」,簡單而言,就是幫人最終就是幫自己,做 別人的貴人,最終就會遇上自己的貴人。不過佛學除了解釋「利他」會「自利」的關係外,最令筆者佩服的地方,就是佛學還清楚指出什麼程度的「利他」,會得到 什麼程度的「自利」。像在《金剛經》便說得非常清楚,假如你付出的時候,是徹底的無我,一點自私的想法和期望都沒有,甚至連「我正在幫人」的概念也放下, 把其當成一種正常的行為,完完全全以一種純心真心去做,絲毫不求回報,做到「不住相布施」,那種功德會是無邊無際的「不可思量」,相反在有目地或有所求的 情況下幫人,那種「善有善報」雖然也會存在,但效果會變得相當有限,亦就是佛家講的「著相修福,其福有盡」。

能說得如此肯定,而且連如何利他會達到什麼程度的自利都講得如此通透,筆者很記得當年初接觸時,難免有點半信半疑,腦海總是在想,佛陀這樣說,或許是希望 眾生學習無私奉獻的精神而已。不過那次講座,當那位朋友以親身經歷體現「零私心」會體現出意想不到的好運和順利時,筆者突然靈機一觸,想到以數學的程式, 去解釋這「不可思量」功德的說法。

有讀過數學的人都知道,做除數的時候,當分母越大,得出來的數字就會越小,相反分母越少,得出來的數字就越大。簡單例子就是當1除1000,結果當然就是 0.001,相反假如是1除0.001,答案就會變為1000。假如我們把這數學程式套用在功德的計算,私心指數就是分母,私心越大,幫人的回報就越有 限,相反私心越小,那回報自然就越大。

若然一個人真的能做到零私心,那就是代表分母連0.001都沒有,是徹底的零,那無論分子是任何數字,結果都只有一個,就是無限。當用這數學公式去解釋佛 陀的說法,正正就是當一個人是零私心,那得出來的福報自然就是infinity,或按照佛陀的用詞,就是功德「不可思量」,因為根本超出了可以計算的範圍 和可能。

其實佛陀兩千五百年前的教導,就是如此科學,如此透徹,以為佛學是迷信還是老土的人,或者是慧根未太具足而已。這亦引證了愛因斯坦曾講過的一句話,就是「佛學是最科學的宗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