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混淆生活上物質的「幸福」和生命的幸福,以為自己大把事業成就,便是屬於自己的威水史。但假若一個人一生最值得悼念的,就是他曾揸過多少物業、多少公司股權、衣櫃裡有多少個名表和手袋的話,那可是百分百窮得只剩下(帶不走的)錢。
-------------------------------------------------
拿得起,放得低(上)| 楊大偉 | 11月11日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是佛家的至理名言。
很多有聽過這說法的人,都自然而然把這觀念套用在錢財之上,亦即是布施越大,將來的回報越大。誠然,從金錢入手的確沒錯,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入門方法,去 對治我們的自私、吝惜和貪戀,繼而減少我們對事物執著。不過若然把「捨得」的觀念單純放在名利、權力、地位、面子、甚至家人朋友之上,那未入沒有探索到問 題的「心臟」,因為有一樣最需要放下,但亦是最難放下的,正就是我們的生命本身。
要對錢財捨得,對某些人來說畢竟相對容易,因為說到底,錢財乃「身外物」。但要對身體以至生命都「捨得」,那就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境界。
中國人傳統以來對談論死亡都十分避忌,到要面對時卻又往往措手不及,嚴重的甚至呼天搶地。但人生本來就是無常,生命本身不外乎是一個旅程,而我們的身體, 無非是這次旅程的「工具」而已。身體壞了,自然要換另一個身體,道理就如車子壞了,我們要換輛新車一樣。《心經》裡面有提到生命的本質,從宏觀角度其實是 「不生不滅」,正就是指出,這一章節生命的完結,只是代表下一個章節生命的開始。
要找一個示範對生命達到「捨得」的例子,應該要介紹最近台灣《中國時報》頭版出現的那位主角王為瑞先生。王先生出現的地方,不是新聞,不是廣告,而是一篇 登了頭版的訃聞,而最特別的是,這篇訃聞,居然是由他親自撰寫的:「我王為瑞在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三月四號瀟灑走完今生最後一步,火化後將樹葬於文山區富 德公墓杉謙園,從此夜晚星星月亮相伴,清晨隨蟲鳥起解,興之所至,乘清風駕白雲,繼續遨遊寰宇。不驚動朋友,如輕煙遁世,知我者,昔日旅行的朋友,若你們 想念我,請來此敘舊。」
任何人都知道,訃告和追思會都是親屬為往生者籌備的,除非是像電影《非誠勿擾》出現過,自己臨終前辦追思會的電影橋段外,現實生活中,臨終的人最多是預備 自己的遺書或遺囑,幾乎沒有見過有人撰寫自己的訃文。因此大家無不覺得這位王先生是個奇人,真正做到「看破生死」,把死亡當成是另外一個旅程的開始。亦有 人覺得他充滿詩意,字裏行間,無不流露出一份「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瀟灑率性。
假如有人提出不如為自己準備訃告的話,肯定換來大堆「睬」、「呸」、和「大吉利是」,但筆者卻認為,像王先生的做法,其實甚值得我們思考,因為這會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思考機會,去想到「埋單計數」的那一天,到底想大家怎樣來懷念我們,想子孫後代提起我們的甚麼。
有些人會混淆生活上物質的「幸福」和生命的幸福,以為自己大把事業成就,便是屬於自己的威水史。但假若一個人一生最值得悼念的,就是他曾揸過多少物業、多少公司股權、衣櫃裡有多少個名表和手袋的話,那可是百分百窮得只剩下(帶不走的)錢。
(待續)
-------------------------------------------------
拿得起,放得低(上)| 楊大偉 | 11月11日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是佛家的至理名言。
很多有聽過這說法的人,都自然而然把這觀念套用在錢財之上,亦即是布施越大,將來的回報越大。誠然,從金錢入手的確沒錯,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入門方法,去 對治我們的自私、吝惜和貪戀,繼而減少我們對事物執著。不過若然把「捨得」的觀念單純放在名利、權力、地位、面子、甚至家人朋友之上,那未入沒有探索到問 題的「心臟」,因為有一樣最需要放下,但亦是最難放下的,正就是我們的生命本身。
要對錢財捨得,對某些人來說畢竟相對容易,因為說到底,錢財乃「身外物」。但要對身體以至生命都「捨得」,那就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境界。
中國人傳統以來對談論死亡都十分避忌,到要面對時卻又往往措手不及,嚴重的甚至呼天搶地。但人生本來就是無常,生命本身不外乎是一個旅程,而我們的身體, 無非是這次旅程的「工具」而已。身體壞了,自然要換另一個身體,道理就如車子壞了,我們要換輛新車一樣。《心經》裡面有提到生命的本質,從宏觀角度其實是 「不生不滅」,正就是指出,這一章節生命的完結,只是代表下一個章節生命的開始。
要找一個示範對生命達到「捨得」的例子,應該要介紹最近台灣《中國時報》頭版出現的那位主角王為瑞先生。王先生出現的地方,不是新聞,不是廣告,而是一篇 登了頭版的訃聞,而最特別的是,這篇訃聞,居然是由他親自撰寫的:「我王為瑞在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三月四號瀟灑走完今生最後一步,火化後將樹葬於文山區富 德公墓杉謙園,從此夜晚星星月亮相伴,清晨隨蟲鳥起解,興之所至,乘清風駕白雲,繼續遨遊寰宇。不驚動朋友,如輕煙遁世,知我者,昔日旅行的朋友,若你們 想念我,請來此敘舊。」
任何人都知道,訃告和追思會都是親屬為往生者籌備的,除非是像電影《非誠勿擾》出現過,自己臨終前辦追思會的電影橋段外,現實生活中,臨終的人最多是預備 自己的遺書或遺囑,幾乎沒有見過有人撰寫自己的訃文。因此大家無不覺得這位王先生是個奇人,真正做到「看破生死」,把死亡當成是另外一個旅程的開始。亦有 人覺得他充滿詩意,字裏行間,無不流露出一份「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瀟灑率性。
假如有人提出不如為自己準備訃告的話,肯定換來大堆「睬」、「呸」、和「大吉利是」,但筆者卻認為,像王先生的做法,其實甚值得我們思考,因為這會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思考機會,去想到「埋單計數」的那一天,到底想大家怎樣來懷念我們,想子孫後代提起我們的甚麼。
有些人會混淆生活上物質的「幸福」和生命的幸福,以為自己大把事業成就,便是屬於自己的威水史。但假若一個人一生最值得悼念的,就是他曾揸過多少物業、多少公司股權、衣櫃裡有多少個名表和手袋的話,那可是百分百窮得只剩下(帶不走的)錢。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