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聖嚴法師--醫病

聖嚴法師--醫病

釋迦牟尼佛當年生病,也是要找醫師醫病;現代人遇到問題,反而是要找大師指點。和鬼神打交道,也會有後遺症,找一個鬼趕走另一個鬼,沒完沒了,永遠受鬼控 制。

我知道許多通靈人病了,也要看醫師,有人卻找大師通靈醫病,真是病急亂投醫。也有人著迷天珠,說可以加深修行功力。但我的念珠,就只是普通的木頭珠 子。修行是靠自己,不是靠珠子,有錢不如多布施、多念佛,不需花大錢買珠子。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聖嚴法師:照見五蘊皆空

聖嚴法師:照見五蘊皆空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8/84587.html

智慧不產生作用時,菩薩和眾生是一樣的;智慧產生作用時,對菩薩自己來講是斷除一切煩惱,對眾生來講是菩薩普度一切眾生。

智慧的產生分成四個層次:聞、思、修、證。首先要聽聞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見作為指導,確實修行才能證得五蘊皆空,產生智慧。

聞、思、修、證,也可以說成聞、修、思、證。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觀行,是思惟的意思。不是思想的思。修行有散心修與專心修,專心修才叫作思惟。有修才能證,《楞嚴經》上認為思辨可以產生智慧。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學者就是主張以辯論的方法產生智慧,不一定要修禅定。我是以禅修的觀點來解釋聞、思、修、證。是以藏傳佛教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南傳佛教《清淨道論》為依據。

菩薩是以聞、思、修而證得五蘊皆空的境界,一切智顯現而得解脫;以根本智產生的力量,以無量法門幫助眾生,使眾生得解脫,這是道種智的功能;能盡知諸法自度度他,是一切種智。

五蘊

五蘊中的色,是物質的;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五蘊是構成我們世間每一個人的必要因素。

色──就是地、水、火、風,總稱四大。包括我們物質的身體及身體所處的環境。

受──感受的意思。

想──判斷。

行──判斷後如何處理。

由於受、想、行這三個心理活動,能推動我們的身體行為及言語行為。

識──以「受」、「想」、「行」的心理活動,操作物質的「色」身,以物質的「色」身和「受」、「想」、「行」的心理作用合一,就產生了第五蘊的「識」。

如果沒有識蘊只有前面四個蘊,就成了唯物論,識蘊是生命的主體,從過去生到這一生,從這一生到來生,都是靠它。而前四蘊的活動所產生的業力的結果就是識蘊。它是「去後來先做主翁」,投生時它先來,死亡時它最後走,然後到另外一生去投生,也是它先到。現代的植物人的色蘊及識蘊還在,只是喪失了受、想、行三蘊的功能。

大乘的菩薩、小乘的阿羅漢、一般的凡夫,各以不同的層次看五蘊。

大乘的菩薩:以如實空的立場看五蘊。對五蘊構成的我,不起執著,對個別的五蘊現象也不執著,所以可以不戀生死,也不怕活在生死中。既然不貪著五蘊也不厭惡五蘊,所以在生死中繼續度眾生,不必逃離生死。

小乘的阿羅漢:以分析空的立場看五蘊,由五蘊構成的我是空的,五蘊本身是法,其個別的五蘊並不空。所以也難從五蘊組合成的自我得到解脫,但是個別的五蘊法還在,我執消除而法執仍在,故非究竟。

一般的凡夫:不論知不知道有五蘊,但是五蘊構成的我是在運作,而且事實上處處在對五蘊生起我的執著,所以不知五蘊皆空。

多數的凡夫,根本不知道五蘊組成的我是空的,即使在觀念上知道是空,事實上煩惱及執著還在,一般人在世界上,每日在貪、瞋、癡、慢、疑中生活,對身外的事物有要追求的、放棄的、喜愛的、厭惡的感覺。對自身也有驕傲、自卑、沒有安全感,這都是不知五蘊皆空,五蘊組合的自我也是空。如果能以小乘的慧眼來離我執,菩薩的法眼來離我法二執,便是般若的功能,菩薩的法眼便是般若。

凡夫也可以用五停心觀中的十八界分別觀及因緣觀,在《楞嚴經》中稱為二十五圓通法門,即是二十五種觀法,也都以五蘊的身心為基礎。若以五蘊配十八界,則色蘊中有四大,包括身體的六根、外在環境的六塵、心理現象的六識,加起來便是十八界。

因此,不論是《楞嚴經》二十五種圓通法門的菩薩禅觀,或是五停心的基礎禅觀,都不會與五蘊無我、五蘊皆空的禅修方法相違。

 



「空」的梵文śūnyatā是對「有」的否定,但又不同於虛無論的斷滅見。

空的意思,在原始佛教,便是從生滅現象的觀照而發明的。所謂此生故彼生:煩惱起,生老病死生;此滅故彼滅:煩惱滅,生老病死滅。有生有滅,生滅無常,便是空。

大乘中觀的空義,是依龍樹菩薩《中觀論》所持的見解為准,該論〈觀四谛品〉有二偈,相當重要。「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這明言空義,能成就一切法,若無空義,一切法都不得成就。空是無礙無阻義,如果遇到任何阻力,便表示自心中尚未能實證空義,也未能以般若智慧來照見諸法似有而實空。什麼原因呢?則另有一偈雲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此與原始佛教所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道理相同,凡是因緣合成的現象,自性皆是空的,不僅自性空,此空也是空。說諸法是有,是有的假名;離開有無二邊,即是中道,即是《般若經》所說的空義。

捨離有無二邊,也不執持中間,才是真正的中道實相的空義,空中無有相,也無無相,所以空義能成一切法,也能破一切執著相。

 

照見

「照」是觀察,「見」是體驗,以甚深的般若智慧,觀照體驗五蘊等一切諸法的自性皆空。以般若的角度來看世間現象,空與有是相反相成的,看似矛盾而實際統一,且又是超越的。  

人情味 | 楊大偉 | 東周刊

從前有人專程去深山找一名隱世禪師,禪師見到此人,問他到那兒幹什麼,那人回答「我是來修佛的」禪師接著說:「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吧。」這句話可謂當頭棒喝,因為「修自己」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
------------------------------
人情味 | 楊大偉 | 東周刊


 有人說過,人最深刻的記憶,不是影像,是味道。而這味道,當然不是指食物,而是指人生的經歷和際遇。

早前看了《深夜食堂》,一幕幕的玉子燒、山芋飯固然讓人垂涎三尺,但比食物更令人難的,是每個故事背後的情懷。無論是那位吃霸王餐的少女,抑或地震災區的 喪妻男,作者和導演娓娓道出這些圍繞著大家身邊的大城小事,沒有超級英雄,無需賺人熱淚,CG、動作、科幻等元素統統欠奉,卻成就了那麼一套細膩觸動人心 的小品。離開戲院時,除了想馬上來一客玉子燒外,就是多麼希望屋企附近也有這麼一間深夜食堂,尋回那久違了的人情味。

在今時今日天價租金的大前提下,連鎖食肆講求的除了出品和質量,更要精算traffic count、table turns和profit margin。一些默默耕耘了幾十年的小店承受不了貴租,唯有結業和轉行,偏偏有些業主寧願堅持把舖位丟空也不減租。在如此大環境下,要吃出人情味,怎可 能不是奢飾品?

 失去味道的不止是食肆,若一心希望到寺廟找尋禪味的話,或許也會敗興而會。內地越有名氣的「佛門清淨地」便越成為旅遊景點,「善信」需求的已不是洗滌心靈 而是功德買賣。這亦讓筆者特別懷念多年前首次到寺廟參加法會,那時每晚都有大德開示,許多動聽的故事言猶在耳。其中一個印象特別深刻,是說從前有人專程去 深山找一名隱世禪師,禪師見到此人,問他到那兒幹什麼,那人回答「我是來修佛的」禪師接著說:「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吧。」就這麼一句說話,可謂當頭 棒喝,因為那個以為上山「修佛」的人,根本就是當時席上的我們。

 「修自己」乃人生最重要的功課,世界越功利,自己越要守住初心,別人心胸越狹窄,自己越要學習不計較。深夜食堂的老闆,透過他的每道菜、每個行為,一心一 意希望為有緣食客增添點點正能量,而對於那個神秘留下來的骨灰盅,他同樣一絲不苟去擺放和供奉,默默等待遺下的人回來認領。

筆者不懂做菜,沒有深夜食堂,卻有深夜書房,透過寫作,一方面「修自己」,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文字鼓勵一下讀者朋友,沒想到最近便收到了一份最感動的禮 物。一位叫「敏姐」的朋友,讀了筆者的《開工正能量》和《溝通正能量》被深深觸動,於是每天把書的文章逐篇逐篇去抄,結果一天筆者收到訊息,就是她把整本 五萬多字的《溝通正能量》抄畢!在讀後感中,她引述了書中的兩句話,就是「話到口邊留半句,理從是處讓三分」和「苦惱皆因難放下,自在始於能看化」,然後 寫上「感謝作者,你的文字令我有很大的啟發。」那一刻,百般滋味湧上心頭,偶爾在工作積下來的疲累馬上一掃而空。

 把手抄本拍下來給筆者的是敏姐的上司,他說自從敏姐開始這功課後,人變得樂觀了、積極了,他很想代敏姐傳達謝意。其實人情味和所有事情一樣,都離不開因果關係,當有付出時,即使不去計較,總有一天是有回報的。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如何建立生命的價值觀?

 
如果我們缺乏生命的意志,並且對生命價值沒有正確的認識,那我們就會生活在煩惱中,常常覺得不知該何去何從。也許今天向東,明天又變成朝西,沒有一定的目標方向,沒有一定的立足點。

養兒育女、傳宗接代,或是日常吃穿,雖然是我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如果我們僅僅把這些當作生活的主要目標,那就與動物沒有兩樣了。譬如流浪狗、流浪貓找東西吃,吃飽了以後,牠們會生小貓、小狗,這就是牠們繁衍和生存的需求。如果我們做為一個人,只是為了這些而奔走經營,那就跟牠們是一樣的。

假使我們生活得非常富裕,一個月能夠賺得幾十萬或是幾百萬,華屋、美食、華服,樣樣不缺,但這能保證會過得快樂嗎?這種生活是靡爛的,只追求物質的享受和刺激,而忽略了生命的意義與目標。相反的,如果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都非常明確,即使物質生活差一點也沒有什麼問題,我們仍然是一個健康的人。因為,只要心理健康,就能少一些執著煩惱,生命就會多一些智慧而發出光輝,這個就是精神生活勝於物質生活。如果精神生活低於物質生活,那我們就跟動物相同,動物的本能就是男女、飲食,再加上生活環境裡其他的物質享受。
記得曾有一位菩薩招待我吃早餐,只見那桌上的大托盤裡已經擺了三個主菜了,另外還附上花生米、豆腐乳、蘿蔔乾、榨菜等小菜。除此之外,還有一大盤的水果,裡面有蘋果、芒果、柳丁和木瓜。再回過頭看看幾十年前我師父東初老和尚的早餐,他每天都是一塊豆腐乳、一碟花生米;豆腐乳還要把它切成四小塊分四天吃,一小碟花生米也是吃上好幾天。每次都是吃了好幾口粥才夾一顆花生米,然後再吃好幾口粥再夾一點豆腐乳,卻吃得津津有味。他從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清苦,總是自得其樂,活得很高興。我很欣賞他老人家吃得那麼快樂的模樣,而我那時跟著他一起生活,也覺得很快樂。
 
又譬如,美國在流行嬉皮的年代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過度奢華靡爛,生活反而過得並不快樂。於是有些人開始反社會潮流,放棄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享受,變成嬉皮在街頭流浪。當這個風潮過去以後,有些人因為習慣了嬉皮生活,就跑到像尼泊爾那樣貧窮的國家去居住體驗,雖然過得非常簡樸,但是很快樂。

我曾經在山裡閉關六年,當時物資非常缺乏,連牙刷、牙膏、肥皂都沒有,但是我很能善用當下環境的資源來解決這些問題。譬如用鹽當牙膏,用手指或將青樹枝咬碎當牙刷;將落葉燒成灰用來泡水洗衣服,因為灰是鹼性的,所以可以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即使物資是那樣缺乏,但也沒有對我造成什麼困擾,我依然過得很快樂。

還有,以前我剛到美國時,物質方面也是很困乏,吃的、用的,什麼都沒有。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感謝美國的街頭,因為只要傍晚到紐約街頭轉一轉,就有許多別人丟棄的東西可以撿拾。那時我體會到: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才是擁有最多的時候,也感受到天下之大、天下之好。

所以,貧不等於痛苦,富也不等於快樂。無論我們的生活條件如何,只要我們能建立正確的心態與觀念,勇敢地面對生活,接受它、欣賞它,就容易得到滿足與快樂。

佛經裡常教我們要少欲知足。所謂知足,就是多也足、少也足,有也足、無也足,並不是說完全

不要,一切都不要,那就不行了!而是有就要,如果少就少要,完全沒有就不要,因為不要也不一定活不下去,不要有不要的生活方式。

工作便利貼
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才是擁有最多的時候,也感受到天下之大、天下之好。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內在的小宇宙 | 楊大偉 | 身心兩相安

內在的小宇宙 | 楊大偉 | 身心兩相安

人每天盲目地拼搏,卻不自覺地越來越迷失。以為令自己最快樂的東西,結果反而令自己更痛苦。

我人生最幸運的就是接觸佛學和禪修,和嘗試將佛陀這位「大覺悟者」的智慧套用在工作、營商、創作、人事和生活等大大小小問題之上,慢慢發現原來所謂的苦不一定是苦,所謂的煩惱也不一定要煩惱,那種種的負能量,很可能是一個短暫困惑我們的幻象而已。

無常是人生的必然定律,但面對無常,我們其實有權選擇心安抑或不安,一切取決於心念。假如念頭凌亂和不穩定,心充滿著猴子的特性,那我們的說話、行為和決定,也定必是凌亂和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又怎能不焦慮、緊張和迷失

但正因為現代人的生活已那麼忙碌、那麼逼迫,因此更需要安排「心靈充電」的機會,這「充電」除了靜坐禪修,亦可以是做瑜伽、行山等一些讓我們離開日常環境,能夠讓自己心靈休息的活動。

對我而言,寫作就是其中一個「心靈充電」的好方法,因為每次都是一個寶貴的機會,去和自己的內心溝通,同時讓平日累積下來的負能量得以沉澱。雜念減少,思緒自然會變得清晰,腦筋更會比以前靈敏,那時會發現,一個強大的小宇宙,原來真的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存在,只是我們沒空去把它啟動而已。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野人: 單身才可以過簡樸生活?


不少人都覺得簡樸生活只適合一少部份的人,當你有另一半後,或當你與家人一起生活時就不再適合,其實,大部份人都不理解什麼是簡樸生活,認為簡樸就是刻苦,就是貧窮,一個人的時候可挨一下,但當有家人或另一半時,就不應該再挨下去呢,這顯然是對簡樸生活的誤解。真正的簡樸生活是適合任何人,簡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家庭,也可以是一條村落,更可以是整個民族的精神。

簡樸和貧窮的分別
如果不認真分析,兩種生活表面上沒有太大分別,因為兩者的分別不在表面,而在於背後的動機。貧窮生活是被動和沒有選擇的,過貧窮生活的人一般都不是自願的。相反,簡樸生活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活得簡單,而是認為簡化生活會更好,而主動實踐簡樸生活。為什麼簡化生活會更好?生活簡化令對物質的需求降低了,減少消費就可以省卻不少開支,開支少了就可以工作少幾天,多幾天假期便可以有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了。這不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嗎?

一個人可以,為什麼兩個人一起就不可以?
當我們認為水果是健康的食物,並不會因為兩個人拍拖或結婚後,就疑問水果會否不再適合食呢?你又會不會因為與家人同住而不吃水果呢?答案當然不會,好的東西不會因為身邊的人而變質,相反,你可以感染身邊的人,一同去選擇更好的。

如果你是過城市消費生活的,又會不會疑慮結婚後不適合呢?又會不會因為有小朋友後而搬去郊外,過自然生活呢?答案肯定不會,大家都仍然會過跟之前一樣的生活。重點在於男女雙方的關係是建基於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而不是共同的興趣和喜好,信念一致,生活自然和諧。

那麼,有孩子又可以嗎?問這個問題的朋友,同樣被主流的消費觀洗腦,認為養一個小朋友要四百萬或更多,如果按物質主導的方式生活,經常消費,這個說法是成立的,但大家沒有看到另一種選擇,就是簡單自然地讓孩子成長,成長不一定要很多証書,不需要很多功課班,興趣班,面試技巧班等,孩子需要的是跟父母相處的時光,自由探索的空間和開心自在的童年。有孩子到郊野公園行一下,需要的才幾十元,相反,要帶他出國遊歷,需要的也許幾萬,相差幾一百倍多呢。對我來說,孩子的出現,也許是多幾條菜及幾片豆腐吧。

總而言之,能否過簡樸生活的核心,不是你單身或已婚,不是你自己一個人住或與家人同住,而是你有多明白簡約自然的好處,你有多少信心去嘗試這種生活。不需要搬到郊外,只需要日常惜福愛物,善用身邊所擁有的,而不追求自己沒有的。只有明白箇中真諦,無論你有錢無錢,背景如何,都可以活出生活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