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管理禪」、「菩提禪」、「放松禪」、「運動禪」、「養生禪」、「潛能培訓禪修」……精神催眠、心理誘導和各類暗示,激發人玄幻的知覺,使人追逐生理和感官的特殊感受,成為營銷手段。趨之若鶩的人們練功服一穿,盤腿一坐,口談身心名相、體驗感覺一番,竟然就成了「禪修」?
八九十年代的「氣功」熱潮。「吹一口氣,手指變長縮短」的「神奇」經歷曾經讓許多人津津樂道、沉迷其中。現在,各種心靈訓練、靈修課程此起彼伏,不少西方心理學課程打著「禪修」的名義,推銷著「生命層次」、「潛能培訓合一」、「靈魂回歸」的把戲,收斂著大把的鈔票。
解讀清華女生墮樓亡背後:「矇眼前行」不是禪修
http://cnews.buddhistdoor.com/cht/news/d/60954
2015年12月15日,一則清華畢業女生因參加在龍泉寺內進行的體驗活動,在「矇眼前行」遊
戲中不幸墮樓亡的消息,引發了從微博、微信到主流媒體的聚焦。不幸已然發生,佛弟子應當共同祈願不要再發生類似的次生災害,並且回向亡故的同學能夠往生凈
土。但這場令人扼腕嘆息的安全事故,卻在輿論的聚光燈下,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
事
件發生後,龍泉寺官方對外接待部門「義工課堂」負責人對媒體明確表示:「佛教上並沒有『盲禪』這回事,那個活動就是實踐拓展,講究合作信任,相當於一個遊
戲。該活動是義工自發組織,是非宗教活動。」負責人雖反覆強調,但相關報道中仍出現層岀不窮的「蒙眼禪修」、「禪修營」等字眼。許多群情激奮的網友們因
「矇眼遊戲」而轉對禪修大加指責。
在為亡者祈禱之餘,另一個或許早該反思的普遍性現象也因此凸現出來——「矇眼前行」並非佛門所創,更非禪修,只是當下各種心理學拓展活動中一個非常普遍的遊戲。心理遊戲並非「禪修」,心理學並非佛法,但當下卻為何頻頻借「禪」之名?
「管理禪」、「心理禪」、「潛能禪」……這些都不是禪
熟
悉拓展訓練的人們對「矇眼前行」肯定不陌生。參與者矇上眼睛後,需要依賴眼睛以外的其他感官和對隊友的信賴配合而前行。在此類活動的宣傳資料中,我們看
到,除了參與者自身生起的感受外,遊戲引導者的暗示會貫穿整個活動,通過這種形式,最終得到諸如「一手拉著責任,一手拉著信任」,「當有了可以托付依賴的
人(或信仰)後,生命才不至於陷入黑暗中而恐懼」之類的觀念認同。
對於團隊中的初次體驗者來說,這樣心理暗示式的「啟發」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心靈新發現」。對於在巨大壓力下拼生計的現代人來說,這樣的暗示或許可以起到調整心態的作用,但若是要勉強冠以「禪」之名,便真是生拉硬拽了。
禪
修要的是見性成佛,萬緣放下,也包括放下感覺,而不是「找感覺」,可潛能培訓的「魅惑力」幾乎全在「找感覺」中。雖然兩者的目的和路徑截然相反,但放眼望
去,以「禪」之名而推廣得熱火朝天的種種心理訓練、「身心靈」教程、成功學課程、潛能培訓、心靈雞湯、勵志課程、催眠療法,包括許多「玄之又玄」的「靈
修」培訓遍地皆是、層出不窮。
各種「管理禪」、「菩提禪」、「放松禪」、
「運動禪」、「養生禪」、「潛能培訓禪修」……精神催眠、心理誘導和各類暗示,激發人玄幻的知覺,使人追逐生理和感官的特殊感受,成為營銷手段。趨之若鶩
的人們練功服一穿,盤腿一坐,口談身心名相、體驗感覺一番,竟然就成了「禪修」?
在
這些所謂的「禪修」活動中,投入者陶醉於各種前所未有的「美好」感受、特殊體驗,充滿了對「開悟」的憧憬和「道念」,甚至出現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反常言行,
仿佛投入了一個無苦無難、只有美好的「人間凈地」,現世已經被徹底「凈化」,與「神聖」只有一步之遙。他們對「心靈導師」、「禪修導師」總是表現出偏於狂
熱的崇拜甚至是奉若神明。即便不是極度投入者,也仿佛從此以後「改頭換面」、「改天換地」,整日活在「不可思議的喜悅安寧」中。
但是,感覺再好,也不過是心理暗示、精神誘導等的綜合產物。從人類歷史來看,它們並非近來才有的創造。久遠的年代裏,巫術就是最為古老的「潛能培訓」。直到今天,一些全球範圍內的部分鄉村和古老部族依然保留著巫術傳統。
而
離現在較近的「潛能培訓」是八九十年代的「氣功」熱潮。「吹一口氣,手指變長縮短」的「神奇」經歷曾經讓許多人津津樂道、沉迷其中。現在,各種心靈訓練、
靈修課程此起彼伏,不少西方心理學課程打著「禪修」的名義,推銷著「生命層次」、「潛能培訓合一」、「靈魂回歸」的把戲,收斂著大把的鈔票。
「氣
功熱」時代過去以後,隨著經濟生活的日漸豐厚與宗教文化方面政策的放開,人們越發渴求心靈的充實與信仰的探求。然而,薰習著唯物思想長大的幾代人,對這些
人類世界不勝枚舉的現象的常識奇缺,對真正的「禪」全然無知,以至於思想稍開「物化」之禁,稍有生命真相的追求,稍有種種心靈需求,便一窩蜂被「潛能培
訓」捲走,還以為走上了「禪修」之道。
我們對古聖「絕地天通」的告誡遠遠
沒有理解。天天想著「進化」,卻退化到要通過「找感覺」來獲得自身成長的路上。熱衷「潛能培訓」的人們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巨大的陷阱:當我們越來越敏感時,
我們也就越來越脆弱,最後靈魂的虛弱必須由一個大全的存在才能填充,這就是潛能培訓迷藥導致的「靈魂的饕餮」。
有
人說:所謂靈修覆興,不過是三千年前被聖賢毅然舍棄的巫術的變種而已!巫術的精神在西方心理學、東方靈性學的招牌下覆活,造成熱門的心理學江湖,雖然與
「禪」無關,卻帶著西方化傲慢和東方式神秘,全方位使用「禪」的名義,肆無忌憚地,在佛教及其周邊領域玩弄精神遊戲,搶佔心理優勢。
真正的禪修是甚麽樣?
很多人不解,「潛能培訓」為甚麽不能是禪修?禪不是「不立文字」嗎?禪不是不拘形式嗎?佛法不是說要以方便令眾生入道嗎?
法無定法,但一定是「法」。不泥於相,但一定有禪的精神、禪的品格。方便無窮,但一定是出於高格,而非源自下流。禪的精神、禪的品格是佛心的直接顯現,與佛陀的言教表裏相成、神形相契,又由祖師大德遵佛遺教,砥礪修行,代代傳承而來。
從
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到迦葉尊者拈花微笑、得佛心印,再到達摩祖師西來漢土,將此「安心法門」傳於慧可大師,一直到六祖慧能大師以《金剛經》印心傳法,一花
開五葉,禪宗的產生與發展、及其對大乘佛法的巨大影響有著深厚而不可隨意看待的緣起。禪的傳統、修法、基礎、理念、嚴格的教學方式、所依佛教經論的構架、
嚴肅的師資傳承絕不可冒名,也絕不是隨意填塞、替換了內容便「人盡皆禪」的。
相
比之下,帶著濃厚心理學色彩的「潛能培訓」訓練充滿了心理暗示與精神誘導,不是教人直面自心,而是讓已在表層心理活動打造世界裏不停折騰的眾生,永無止境
地沉溺於「感覺」,更何況還是以最講求擺脫外在的感覺追逐,而要求修行者向內用心、反求諸己進而直面心性的「禪」之名!
禪
修要的是出離生死,而不是「找感覺」,可潛能培訓的「魅惑力」幾乎全在自欺欺人的「找感覺」。你從來看不到哪一位真正的禪師在勘驗學人時,會詢問對方「今
天打坐感覺好不好」。反之,所有在「六根門頭」找出路的賊心不死者,必定要受到禪門那震撼人心、讓人魂飛魄散的當頭棒喝!
金剛大士彌光老和尚曾反覆警策棒喝學人:「佛法難聞,修行不易;勸汝後人,莫當兒戲!」可是今天,這些最是「兒戲」的伎倆,卻反反覆覆、不知慚愧地占用著「禪」的名義,欺世盜名,拿眾生的慧命當把戲耍。
各種「潛能培訓」為何頻頻假「禪」之名?
各種「潛能培訓」為何要假「禪」之名?為何不肯以其「真面目」示人?
首
先,長期以來,大眾對禪並無真正了解,只是通過各種文化渠道取得一些關於「禪」的零星的、泛泛的理解。但是「禪」天生具足的雅文化高格使其渾身上下充滿了
現代人所需要的「高大上」的光環。以「禪」之名,最能顯示自己的脫俗;以「禪」之名,最能彰顯自己的文化學養;以「禪」之名,最能贏得刮目相看的眼光;以
「禪」之名,最能顯示活動的海納百川、深厚博大;以「禪」之名,最能吸引「厭物者」、「附庸風雅者」和一部分有真正信仰訴求而又暫不具備慧眼者的眼光。總
之,在當下深不可測的「精神文化市場」中,「禪」最是那「低調出高格」的金字招牌。
其
次,精神文化的「市場」同樣遵循供求原則。有消費精神與靈魂的需要,就有相應的供給。大眾對「禪」的青睞多數並非出自對「禪」的追求,相反來自於填補心靈
空虛、尋求心理安慰、滿足心理獵奇等種種訴求。於是,世人要甚麽菜、點甚麽菜,就有人做甚麽菜;世人需要甚麽品相,就有人出甚麽品相。
君
不見,左一位「禪粉」猛轉身來告訴你「減壓和健身才是禪,內觀是一試就開悟的潛能培訓」,右一位「禪粉」掉頭說:「生死輪迴不用怕,了生脫死萌萌噠,跟我
一起喊出來,佛法就是放輕鬆」,中間雞湯販子一抹嘴兒,噴起唾沫星子一聲吼:「你的錢途有我在,我一定要接引你」……廣告打得動人心魄,但是這些,又與
「禪」何幹?
中國才恢復三十年的佛教格局,就這樣以「禪」之名被世俗化、
低俗化影響著。美其名曰「禪文化」,實際上卻是對真正的「禪」進行誹謗,是對整個禪宗的誹謗,對漢傳佛教的誹謗。這些層出不窮的「偽禪修」,如果僥倖無事
尚好,可一旦出了事,大眾只會把矛頭對準最顯眼的「禪」的招牌,轉而便是對準整個禪門。
從
這起不幸的女生墮樓亡事件,便能得這個深刻的教訓。從事件被報道出,到搜索引擎裏鋪天蓋地出現與「禪修」關聯的負面新聞,我們發現,輿論只遵循傳播的規
律,而並不照應事實的真相。最快落入大眾視野的是「死亡」、「清華畢業生」、「寺院」、「禪修」等符號,被濃墨重彩打造和放大的是「禪修」與「慘死畢業生
絢爛而令人唏噓的短暫人生」間無形的張力。網絡時代的信息傳播再一次驗證了「重要性X含糊性=謠言」的公式和網友「聽一半,理解四分之一,零思考,然後進
行雙倍反應」的反應機制。對於禪宗,此次事件下的負面影響已是在所難免。
女
生寺院墜亡事件是無人願意看到的悲劇,因為它發生在一個如花般年輕生命的身上,更因為它發生在人對於生命問題的寶貴探索過程中。雖然,這是一起安全事故,
卻造成了如此強烈的社會震動和對於禪門的無形波動。在此,反思「蒙眼遊戲」及種種假「禪」之名的「潛能培訓」亂相,絕非避開事件、對亡故生命視而不見,而
是希望人們不要只是等到生命逝去,才慌亂無措地想要追責和尊重生命;不要只是等到窮途末路時,才追悔於生命大義追求中的兒戲態度。
惟勸吾人:生命是鄭重的事,切莫輕視;禪更是解決生命困苦的大事,切莫兒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