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世出世間普成就 | 楊大偉 | 東周刊

踏入新的一年,很多人的願望,除了身體健康,都是「財源廣進」、「一本萬利」,這些祈願當然無可厚非。但佛弟子往往更會以「福慧雙修」和「世出世間普成就」來祝福大家,原因是真正對我們最好的,除了「入世」眼前的財富,更是出世長遠的福德智慧。

----------------------------------------------
世出世間普成就 | 楊大偉 | 東周刊


很多人誤會佛教徒就是不問世事,與世無爭,對世俗的事務奉旨不聞不問。就像環球經濟發展,乍看與佛學是兩門不相關的事,一般來說我們念佛禪修,講的是靈性 上的覺悟,與國民生産總值、就業率、債務危機、匯率升跌等好像「大纜扯唔埋」,但實情是佛學的智慧根本可以應用於世界的任何環節,尤其是現今世代不能忽視 的地球可持續發展。

筆者早前拜讀了一本一行禪師推薦的《可持續發展的智慧 – 21世紀的佛家經濟學》,作者Sulak Sivaraksa是一名出生於泰國,佛教界知名的知識份子和作家,他的著作將佛學融入經濟學,以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探討當今世界最迫切的問題。此書有力 地指出,佛學不但不消極,而且應該是二十一世紀社會和經濟困境的出路和發展藍圖。

根據Sulak,「佛家經濟學」一詞最早由德籍經濟學家舒馬赫提出,他指出現代經濟發展只知尋求無止境增長,完全無視地球有限的承受力,企業只知瘋狂追求 增長,而不少讀飽書的知識分子,亦淪為財富的奴隸。這種經濟運作模式,令各國陷於無休止的GDP追逐,同時令環境破壞,去到一個即將不能回頭的臨界點。

Sulak慨嘆道出,全球一體化令全世界一面倒地以物質主義成為價值觀,令只懂追求更多金錢的人類,沉淪於貪婪與不安的痛苦:「今天的暹羅,妓女比僧人 多。農民從農村躋進市鎮的貧民窟,曼谷由一個美麗的城市,變成一個骯髒醜陋的地方。東南亞肥沃的土地,曾幾何時足夠養育整個亞洲。現在,暹羅郊區的兒童, 有六成營養不足;數以百萬的印尼農民跑進爪哇的貧民窟;無數菲律賓人離鄉別井。」全球一體化沒有帶來一個互助互愛的地球村,而是以經濟發展之名,把掠奪合 理化,而當投機者掏光了一個地方的資源後,便轉移到下一個地方重施故技。

人只是宇宙一部分,非宇宙的主宰。Sulak認為社會問題是果,人心才是因:「改構社會必需從改構個人意識開始,再從個人覺醒推向全人類覺醒,因為四聖諦所說的苦,正活生生在社會上演,而且已蔓延到整個地球。」科技和經濟表面帶來進步,實際是加速我們步向空虛和痛苦。

但Sulak不是一面倒的反對發展,而是提出人類必須在物質和靈性中尋找平衡點。筆者想到一個較新穎的例子,就是近來在外國大熱的一個智能手機程式 Headspace,創辦人將正念、禪修等概念,用最貼近大眾的方式去表達,透過app的程式帶領大家如何每天用短短時間去靜修,正好將表面古老的理念和 現代的科技來個平衡和結合。

踏入新的一年,很多人的願望,除了身體健康,都是「財源廣進」、「一本萬利」甚至「橫財就手」,這些祈願當然無可厚非。
 

但佛弟子往往更會以「福慧雙修」和「世出世間普成就」來祝福大家,原因是真正對我們最好的,除了「入世」眼前的財富,更是出世長遠的福德智慧。同樣地,以 一間公司甚至整個經濟體系來說,我們要關乎的,不應該是一兩年以犧牲將來所換來的「風光」,而是世代長遠穩健可持續的發展。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退不太遲 | 楊大偉 | 東周刊

正所謂「退步原來是向前」,只要自己是真材實料,有時「輸」反而可以贏人心。

------------------------------------------
 

退不太遲 | 楊大偉 | 東周刊

最近網上的一個熱門話題,是古巨基於《我是歌手3》的第六回合以王菲的《匆匆那年》應戰,卻因沒飆高音去討好現場觀眾,爆大冷提前出局,弄得整個大中華區滿地眼鏡碎。

閣下是否基仔歌迷不是重點,但相信沒有人會否定他是唱得之人。基仔的歌唱生涯拿過無數金曲、最佳男歌手和最受歡迎男歌星等獎項,其「情歌王」或「假音王子」的稱號,當然不是浪得虛名。

《我是歌手》的節目本身製作算是相當認真,否則不可能請到多位具分量的天王歌后參加,部分歌手更發揮出連自己都從未發揮過的小宇宙,以超水準的音樂和表演 呈現在觀眾眼前。可是整個節目的敗筆,是那班不知以什麼資格和基準去當評判的現場觀眾。一首首本來感動人心的歌曲,因某些觀眾那誇張得令人失笑的表情而被 糟蹋,接下來是一位位高質素的歌手,因不選擇嗌到聲嘶力竭而被淘汰。

基仔出局的那一集節目播出即晚,他發了一則「我愛你們」的微博,文中道出「這是一個節目,並非生離死別,希望喜歡我的朋友,不要因為我的離開而遷怒其他 人」。結果一夜間這微博獲得破紀錄的四十萬次點讚和十五萬條評論,另外關鍵詞「捨不得古巨基」、「還我古巨基」等更雄霸整個網絡,成為熱搜榜的第一位。

這個世界勝敗本來就是兵家常事,但只要自己是真材實料,有時輸比賽反而可以贏人心。基仔這一「敗」,可謂是前所未有的漂亮,大家積聚已久的這口悶氣,一次 過因為他這次意外出局而釋放出來,網內外大家都群情洶湧,無不在聲援古巨基,一些觀眾更聲言,假如基仔不「復活」,會罷看《我是歌手》。

其實早於數星期前,筆者已準備了以基仔做專欄題材,本來他參加歌唱比賽沒什麼特別,但他居然接了主持人的角色,這當真不是開玩笑的事情。雖說他在內地拍劇 多年,普通話絕對有一定基礎,但這和擔任主持人絕對是兩碼事,因為主持節目不能隨便NG,除了要把講稿唸好之外,還要經常「執生」去應付現場觀眾,但這個 節目最特別是主持人自己也是參賽者,在一身兼幾職的情況下,要做到不「發台瘟」已不容易,還要注意每個字的音準,那可真的變成是十級難度。

但基仔願意接受這個挑戰,雖說偶有出錯,像把肝腸寸斷讀成「鋼」腸寸斷,成為大家的笑話,但觀眾反而因此感受到他的誠意和努力,後來到基仔慢慢適應下來, 開始反客為主,化身古Sir帶領全場人學講廣東話。而他在六場比賽中有一半都是選廣東歌,包括自家金曲《愛與誠》,和分別向Beyond和張國榮致敬的 《情人》和《Monica》,整次比賽處理得甚為得體,獲得好評實在不無道理。

基仔不是樂壇新丁,早已有條件「揀job」和「推job」,卻願意走進一個自己discomfort zone去考驗自己,明知會水土不服,都勇於嘗試,單是這點,已是一場戰勝自己的勝仗。但更意想不到的是,基仔這次提早「落敗」,反成了急流勇退的黃金機 會,贏了自己之餘,更贏得了人心。

其實當實力派的陳潔儀在首輪出局時,大家對評審已開始有意見,因此基仔這次出局絕對是「退不太遲」,因為當一個比賽的公信力備受質疑時,其意義自不然是大打折扣。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聖嚴法師-- 謂觀念的調整

聖嚴法師-- 謂觀念的調整

所謂觀念的調整,是以「因緣觀」來觀照自己。透過觀照來覺知:生氣的對象不一定是值得生氣的,生氣的事不一定是需要生氣的,解決問題也不一定非生氣不可,生氣通常只會讓情況更糟。如果能夠明白,讓你生氣的人與事都不過是因緣假合,並不會永遠存在,你就不會再生氣了。

在方法方面,當你感覺到快要生氣時,可以立刻將注意力轉移到鼻孔的呼吸,感覺、體驗、享受自己的呼吸,漸漸地,心情就會平靜下來,不再那麼氣憤。

你也可以試著這樣想:「可能是對方有意要惹我生氣,希望我發脾氣讓自己痛苦,所以千萬不要上當。」既然不願上當,就要一笑置之,這樣就不會氣壞自己。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學佛群疑》  作者:聖嚴法師

編者按:一些剛剛接觸佛法或者皈依不久的人,往往遇到很多困惑,比如佛像是否必須開光才有靈驗? 殘舊佛像、佛經如何處理?在臥室或床上是否可以誦經、念佛?信佛後能不能供奉其他神明?生理期的女性是否不能進入寺院拜佛?在很多學佛人心中,總有一些禁 忌存在。但是,這些禁忌果真來自佛教?是否另有起源?

來源:《學佛群疑》  作者:聖嚴法師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並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

一、如香爐裡面殘餘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結果弄成髒亂和容易引起燃燒的危險。其實我們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個香爐,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須清理收拾,經常保持像第一次燒過香的香爐一樣清潔。

二、 在家的女信徒,在生理期間不敢進入寺院禮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誦經、打坐、念佛,其實這是低級鬼神的禁忌。因為鬼神怕見血污,所以容易見血發瞋。鬼神 嗜血食,見血起貪,可是生理的經血不是鮮血,因此而有被侮辱和作弄的反應;所以生理期的女性進入神鬼的宗祠、廟宇、殿堂,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至於佛教的 沙彌尼、比丘尼以及近住優婆夷都是生活於寺院、每天與經像法物為伴的女性修行人,從未由於生理期間發生所謂沖剋的問題而帶來災難。

三、 在家供佛,設立佛壇,通常都先請人為佛菩薩聖像開光,同時要選擇日期、勘定方位,這也是屬於民間信仰或民間風俗的一種。以入鄉隨俗的觀點而言,這無可厚 非:開光表示慎重,擇定日期和方位表示祈求吉祥。但是從佛教的觀點而言,諸佛菩薩無處不在、無處不應,一切方位有十方諸佛、十方三寶、護法龍天,當然沒有 民間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問題,只要自己認為是最尊貴的位子,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適當的時間來為佛像安位就好。

四、有人認為某些經咒在家人不可念,或者某一時辰不可以念某些經咒。其實凡是經咒都要以恭敬心、於清淨處來持誦,最好先洗手、漱口並在佛前焚香、禮拜,但沒有一定說在家人不可以念什麼經或持什麼咒,除了密宗的特定法門之外。

五、 家裡有人信佛,但也有人信神,是否可將不同的神佛在同案供奉?這應該沒有問題,佛在中間,菩薩供在兩邊,諸神供於菩薩的外側,作為三寶的外護,也讓諸神親 近三寶、修學佛法、種成佛因。如果取得家人的同意,在改信佛教之後,可對原有的神像焚香、供養、禱告,然後收藏起來,以免供的偶像太多,形成雜亂。

六、香灰及損壞的經像、法物,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處理,甚至送到寺院。其實只要選擇清淨的空地和焚化的容器,用火焚化之後埋入地下即可。若是金屬制品則收藏起來,過了若干時日,就可做為古董或破舊物處理。

七、 佛前鮮花、水果、食物、茶水等供品屬於消耗品,必須每日更換;如果尚是可用可食,應該移作他用,或是家人食用,不得拋棄;如果腐爛、敗壞,則作垃圾處理。 至於供品的單數或雙數,沒有限制,以對稱的美觀而言是雙數,如限於物力、財力、位置及場地的關系,單數也沒什麼不可。至於品類、質料,是以各人的財力可能 負擔的範圍為原則,不敷衍也不鋪張。

八、在家修行的時間,以早上、晚上為 宜,身心清淨輕鬆才能專注、虔誠;如果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當然也可以選定不同的時間。最好臥室不設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誦經;如果只有一間房子, 最好平常將佛像用布遮蓋,禮拜之時要把床鋪整理整齊清潔再揭開佛像;如果除了床鋪沒有任何位置,坐在床上也可以作為修行場所。總之,是以恭敬、清淨心來做 到肅穆、莊嚴的程度為原則。

九、皈依三寶之後,對於其他宗教以及民間信仰的寺廟、道場,不得再受皈依,但仍予以尊敬;若進入教堂、寺廟、神壇,當以鞠躬合掌問訊為禮,不得作為信仰的對像,但還是可以作為友誼的聯繫;在對於佛法未有確實的認識之前,不可以閱讀外道的書刊,否則會造成方向的誤導。


聖嚴法師 - 平安

聖嚴法師 - 平安

平安,是自己帶給自己的,不是別人給予的;同樣地,家庭的平安也不是你自己一個人可以給的。因此不要老是掛記家裡的不平安,只要照著佛教徒的本分去做,家 裡一定會平安,如果老是擔心孩子不用功、不念書,希望師父加持、念咒,凡有這種人,我就會告訴他:「別擔心,每一個人都會有他一定的福報,許多從小不讀書 的人,長大之後卻成為大老闆、董事長。孩子不想讀書,將來可能會回心轉意想要讀書,也有可能在他需要的時候,他會用功讀書。你可以替孩子念阿彌陀佛或觀世 音菩薩的聖號,同時布施貧窮,供養三寶,為他培福祈福。」對兒女,應該鼓勵他們自己獨立起來,是應當照顧他們,但卻不要擔心他們;對事業應當有計畫有眼 光,再加上不斷努力,但卻不用擔心成敗得失,這也是佛法講的因果觀念。

佛典已經把因果觀念闡述得很清楚,「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就是至親眷屬,也無法彼此替代,各人有自己的前因,也各有自己的後果。現世是由前世來;未來是由現世去。如果存有這樣的觀念,就不會為未來擔心,不會為現在失望,不會因為目前的幸運而得意忘形。

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聖嚴法師 -- 從哲學的觀點來看佛教

聖嚴法師 -- 從哲學的觀點來看佛教

大家都知道,如果從哲學的觀點來看佛教,佛教既非唯物論,也不是唯心論、唯神論,乃是因緣論。這次會議的主題「從心開始」,看起來好像是把佛教歸為唯心 論,甚至於我們法鼓山提倡的「心靈環保」,也似乎是唯心論的主張了。其實不然。佛教的基本立場,便是原始佛教所說的四聖諦、十二因緣,尤其是《阿含經》中 「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緣起論,乃是以心為主體。而在四聖諦「苦集滅道」中,「苦」是煩惱心的現象,「集」是煩惱心所造成的種種後果的因,「滅」是 滅的煩惱心,即是從煩惱心得到解脫。「道」則是用種種修行的方法使得煩惱心變成解脫心。因此,四聖諦也是圍繞著「心」的主體而講。

十二因緣,是從無明開始。因為無明,所以才有三世十二因緣的生命過程。無明是煩惱心的主體,若從世間現象的分析來說,稱為五蘊。五蘊之中的色蘊,屬於物 質;其他的受想行識四蘊,則屬於心的部分。從生命的觀點來講,離開了心的部分,則物質是不存在的。因此十二因緣的內容,也是重視「心」為主體。從原始佛教 進入大乘佛教以後,初期的中觀派,便是根據四諦十二因緣的緣起法而立論。雖然中觀講空,意思是空去所有的執著心,不論人空與法空,乃至畢竟空,都是指的執 著心。因此從五蘊世間展開的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仍舊無法脫離五蘊。由此可見,中觀學派也與「心」的這個主體相關。所以《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講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有求皆苦 | 楊大偉 | 東周刊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眾生根本沒有祈求佛陀的需要。曾聽過這句話:「世界變成地獄的原因,正是因為有人把它試圖變成天堂」。人一天到晚求這個求那個,卻忘記了這世界的定律,就是有得必有失,得到越多,往往失去也越多,每件事情總有它必然的代價。
------------------------------------------------------------
 

有求皆苦 | 楊大偉 | 東周刊

話說一對男女剛結婚,妻子去到一間聽說很靈的寺廟拜佛,祈求丈夫早日飛黃騰達。沒多久,妻子真的願望成真,丈夫成了城中有名的大亨,卻因此而到處拈花惹 草,婚姻隨之然亮起紅燈。妻子這時十分後悔當年的祈願,一怒之下回到那間寺廟,跟佛陀祈求這忘恩負義的傢伙早日傾家蕩產。奇怪的是,接下來的金融風暴果然 令丈夫一鋪清袋,而如妻子所願,丈夫的外遇亦一概消失得無影無踪。

但就在這時丈夫患上癌症,要長期住院接受治療,為了應付龐大的醫藥費,妻子每天要做多份工作,這時妻子再次回到那間寺廟,求佛陀保佑丈夫早日康復,二人能走出這人生的低谷。

但這回丈夫的病況沒有因為妻子的祈願而好轉,而由於每天出入醫院,妻子認識了一位男性朋友,該男士一直照顧他臨終的妻子,直至伴侶離開人間。或許因為大家 都是天涯淪落人,雙方竟慢慢產生好感,男士甚至多次借錢幫忙減輕這位女士的財政壓力。這時女的想出了一個主意,就是對方既然喪妻,而自己的丈夫又時日無 多,下半生總需要找個伴,加上對方顯然也對自己有意思。於是她第四度走進那間寺廟,向佛陀祈求丈夫能早日解脫,往生極樂,同時讓自己獲得重生。

曾聽過這樣一句說話:「世界變成地獄的原因,正是因為有人把它試圖變成天堂」。人一天到晚求這個求那個,卻忘記了這世界的定律,就是有得必有失,得到越 多,往往失去也越多,每件事情總有它必然的代價。馬雲在早前一則訪問,便表示做中國首富「是痛苦的,因為當你是世界最有錢的人,身邊所有人都是因為錢而接 近你」,這馬上成為大家的熱話,人人無不爭相希望為馬雲分擔「痛苦」。實情是窮人恨做有錢人,有錢人又懷念未發跡時「窮風流餓快活」的日子,大家妒忌大家 都沒意思,因為我們唯一真正擁有的,就是當下。

故事中的妻子不愛丈夫嗎?這點應該說不通,但她和很多人一樣,沒有搞清楚人生的定律,更不了解佛陀在這個世界真正的角色。佛家常說「有求皆苦」,從來沒有 教眾生將其神化或偶像化,更沒有說過佛陀是是祈求的對象。釋迦牟尼佛當年也是個人,是印度王子,他看到眾生生老病死的種種煩惱,誓要尋求從痛苦和煩惱解脫 之門。而當他在菩提樹下覺悟了人生真理後,最重要道出的一點,就是所有眾生皆有佛性,只是我們的智慧,被貪嗔痴等無明所蓋過而已。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眾生根本沒有祈求佛陀的需要,相反,我們需要做的是在佛陀身上取經,領略他的智慧,學習他的慈悲,從生活中行出來。今天的馬 雲或許覺得很痛苦,但有一點他小時候反而看得明白,就是當年的他逢年過節會跟外婆去寺廟燒香拜佛,外婆跟其他人一樣,都希望佛菩薩保佑全家平安、發財等, 但少年馬雲卻會糾正外婆,說我們應該保佑佛菩薩平安快樂才對。外婆覺得這孩子亂說,問他菩薩那裡需要我們保佑?那時的馬雲反而輕描淡寫地回答:「大家都有 求於菩薩,唯獨你為菩薩著想,那菩薩會保佑誰?」

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三管齊下 改善老花眼

三管齊下 改善老花眼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0/365590

【內容摘自《很老很老的老偏方4:中老年病痛一掃光 》,作者朱曉平,康鑑 出版】

一般認為老花眼是年齡老化後,眼球的調節力下降所致。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都有老花眼,但他們覺得這跟年輕人近視一樣普遍,很少人會特別治療。不過,若長期忽視,老花眼也有加深的可能。

我住的社區,樓下有個廣場,許多家長經常會帶孩子在那裡玩耍,我的岳母每天都會帶我的孩子去那裡玩,慢慢地和鄰居們都熟悉了。一天,老人家回來後,告訴我隔壁的王太太想問我:她有老花眼,一直戴著200度的眼鏡,最近覺得度數加深了,問我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我請岳母轉告王太太,可以試試以下3種方法。
 
第一種:熱毛巾敷眼法。
每天洗臉時,把毛巾浸入熱水後,不要擰太乾,折起來趁熱蓋在額頭和雙眼上。眼睛微閉,直到毛巾溫度降低後再拿開,每天進行2∼3次,1個月為1個療程。
 
第二種:壓穴法。
雙手食指對準太陽穴,中指對準瞳孔直上、眉毛中部的魚腰穴,無名指對準眉毛內側的攢竹穴,閉眼後,適當有節奏地施加壓力,按壓時略帶旋轉動作,每次按摩5∼10分鐘。
此外,最好再按摩光明穴。光明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外踝尖上5寸(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4指併攏,在4指的中指關節上度量的長度為3寸),每次按摩5∼10分鐘。

持續用熱毛巾敷眼睛、按壓穴位,可預防老花眼度數加深。


大約20多天後的週末,我帶小孩在廣場上玩,碰見王太太,她告訴我老花眼度數不僅停止加深,還恢復原來的度數,現在已戴回原先那副200度的鏡片,看東西一清二楚。
熱毛巾法和按摩法,都是父親教我的方法。10年前,他開始出現老花眼,買了副100度的眼鏡,但逐漸不敷使用,問我該怎麼辦?我告訴他,老花眼除了戴眼鏡或手術,是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治療的。

父親不相信,自己找書看,結果還真找到2個民間偏方,於是每天照做,不到1個月,不但度數沒有再加深,竟然還減到只剩50度。

後來他1週維持做1、2次,度數一直維持在50度,非常穩定。這件事當時對我影響很深,也讓我對民間偏方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從現代的觀點看,「熱毛巾敷眼法」和「按摩眼部穴位法」,其原理大致可解釋為一種良性的刺激,能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提高眼球的調節能力。

至於遠處的光明穴,古人如此命名,顧名思義,有「使人眼睛光明」之效。現代研究亦有類似觀點,曾有人用紅外線熱顯像儀研究發現,在刺激光明穴時,眼睛周遭 的皮膚溫度會明顯上升;或用腦功能成像技術檢測,發現刺激光明穴時,腦部視覺中樞會被明顯啟動,這些研究都顯示,光明穴對改善視力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種:枸杞菊花茶。
清代陸定圃在其所著的《冷廬醫話》一書中,最推崇的就是用枸杞、菊花作為養護眼睛的用藥。當時還有一種藥丸叫做「枸菊丸」,吃的時候,須以溫開水溶化後服用。
各位患者常喝菊花枸杞茶,或用熱毛巾敷眼,可防止老花眼度數加深。
症狀:老花眼
老偏方:
 
1 熱毛巾敷眼法:每天洗臉時,把毛巾浸入熱水,稍微擰一下,折起後,趁熱蓋在額頭和雙眼上。眼睛微閉,直至毛巾溫度降低後再拿開。每天2~3次,1個月為1個療程。  
2 壓穴法:用雙手食指對準太陽穴,中指對準魚腰穴,無名指對準攢竹穴,閉眼,適當有節奏地施加壓力。按壓時,略帶旋轉,每次按摩5~10分鐘,並配合按摩光明穴,每次按摩5~10分鐘。
 
3 枸杞菊花茶:用枸杞、菊花泡水喝,保養眼睛;或服用枸菊丸,吃的時候,須以溫開水溶化後服用。

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深蹲-你真的蹲對了嗎?」小心膝蓋壞了了!

「深蹲-你真的蹲對了嗎?」小心膝蓋壞了了!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9827

  •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71期
  • 2013.02.01
  • 作者 : 程宜華
其實,再簡單不過的動作,都有一定的規則可循。無論為了健身或減肥,《康健》綜合專家意見,踢爆迷思,告訴你如何做對運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蹲舉可以翹臀瘦大腿?

是臀部往後坐,不是膝蓋往前蹲。

下蹲,是人類活動組成裡,最原始的動作,包括上廁所、搬重物、綁鞋帶,都需要蹲來完成。運動裡常見的蹲舉(squat),強調可以緊實腿部線條,是不少好萊塢女星維持身材的祕訣。 但是你蹲對了嗎?

蹲舉本屬阻力訓練,可訓練股四頭肌與臀大肌,增強腿部力量,讓你爬樓梯不會乏力。

但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不少人卻因此感到不適,甚至受傷。

蹲舉需要背部、大腿、小腿與臀部肌肉的同步協調。如果姿勢不正確,會造成髕骨與股骨的軟骨過度受到壓迫,進而出現疼痛感,甚至跌倒,復健科醫師陳建成表示。

下蹲時,並非膝蓋往前,而是臀部向後坐,並注意背部挺直,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雙手往前伸直,幫助身體平衡。

建議事前暖身應足夠,開始時對著鏡子做,姿勢如果正確,大腿前後與臀部會有感覺。錯誤的姿勢,則會感到膝關節微疼,伊士邦民生館資深教練林峰立教練表示。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兩大策略 終身防癌

兩大策略 終身防癌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3019&page=1

  •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19期
  • 2008.10.01
  • 作者 : 林慧淳
  • 圖片來源 : 陳怡安
這一次,我們不再提出10步驟或8絕招,因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院發布最新的防癌指南,只有兩大關鍵策略。只要能做到,你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因應全球都市化、工業化造成罹癌愈演愈烈的變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院(AICR)繼1997年出版第一份報告《食物、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後,10年來首度更新防癌指南,提出了比一般專家更震撼確鑿的警告。
綜觀厚達600頁報告,以「拒絕肥胖」和「選對食物」為主軸,提出權威建議。統計顯示,環境因素固然是致癌主要影響變項,但可喜的是,只要我們願意改變生活型態,現在開始都不晚。

策略1嚴格要求:拒絕肥胖
研究證實,體內脂肪過多會增加罹患6種癌症的風險,包括大腸癌、食道癌、胰臟癌、腎臟癌、子宮內膜癌和乳癌。並且罹患膽囊癌的風險也可能較高。

這是因為體內脂肪會刺激人體多種荷爾蒙增生,進而增加罹癌機率。

新版報告中,專家特別重視肥胖預防及身體活動,並提出4項實踐法則。

拒胖實踐:盡可能保持纖瘦,BMI維持在18.5~20之間就好
儘管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在18.5~24之間都算正常,但專家認為,不只要「不過胖」,更要儘可能維持纖瘦。從小開始控制最好。

報告中建議家長要注意孩子從童年到青春期的體重增長,21歲時的BMI應落在正常體重的低端18.5,並且此後就要避免體重和腰圍增加。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也建議台灣人,將BMI控制在18.5~20之間最恰當。

拒胖實踐:每天中度運動1小時,強度運動半小時
中度運動的強度相當於快走。專家建議,除了每天最少應有30分鐘的中度運動之外,時間更長、強度更大的身體活動例如跑步網球,更有益健康,不僅因為活動有助於維持體重,更有證據顯示,體力活動本身就可以減少罹癌風險。
 
因此專家強調,依照個人的體能適應程度,循序漸進,最好可達到每天1小時的中度運動,或是30分鐘的強度運動,如果工作、家務、休閒活動的強度足夠,均可列入計算。
拒胖實踐:拒絕高能量密度的食物
能量密度是指每100公克食物所含的熱量,如果高達225~275卡就是高能量密度食物。

報告中特別點名,應減少含糖飲料、速食,以及僅提供能量而缺乏其他營養的加工食品。

不過堅果等天然食物熱量密度雖高,所含的植物油卻是良好的營養素來源,不列入這項限制。

拒胖實踐:哺餵母乳至少6個月
報告首次將哺乳列入建議項目,證據顯示,持續性的完全的母乳餵養,對母親和孩子都有保護作用。母親可減少乳癌風險,而孩子長大後也較不易超重,從小時候就開始預防肥胖,也就避開癌症的威脅。

策略2明確要求:選對食物
飲食不均衡和錯誤的食物選擇會增加罹癌風險,專家有3個建議:

飲食建議:多植物少動物,但不是指吃素
攝取較多富營養素和膳食纖維的植物性食物,可預防各部位的癌症,並且它們的能量密度低,可預防體重增加,避免肥胖。

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執行長也高舉蔬菜水果含有的植物生化素(Phytochemicals)的重要,包括增強免疫力、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促進癌細胞凋 亡、阻斷癌血管增生、抑制癌細胞分裂訊號的傳遞及抗氧化等作用。但他強調,並不是倡導傳統所謂的吃素,「市面上很多素食是加工食品,吃不到天然植物,」他 搖頭說。

吃肉的種類和食用量都要限制,紅肉和加工肉製品是某些癌症的原因。此外,含大量動物脂肪的飲食,能量通常相對較高,導致體重增加的危險性也增加。

因此報告對於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都有建議:  

■每天至少吃5份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色彩儘量多元。
■牛、羊、豬等紅肉每人每週熟肉攝取量應少於500公克,煙燻、醃製、防腐劑保存等加工肉製品儘量少吃。

飲食建議:減少鹽分攝取
研究顯示,鹽和醃漬食物很可能引發胃癌,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是肝癌的原因。因此專家建議,避免鹽醃或鹹的食物、避免用鹽保存食物、限制攝取含鹽的加工食品。

並且整體來說,每人每天鹽分攝取量必須小於6公克,約等於2.4公克的鈉。

此外,發黴的穀類或豆類不可食用。

專家特別警告,廣東鹹魚被認為可能增加罹患鼻咽癌的風險,食用時應注意。

飲食建議:不需用健康食品防癌
現有研究證據顯示,高劑量營養補充劑可能有保護作用,卻也可能誘發癌症。報告指出,通常是在某些特定族群中的研究,營養補充品才能預防癌症,若廣泛使用於 一般人,恐怕會造成副作用,這其中的益處和風險很難衡量。因此專家建議,最好的營養來源是食物和飲料,不必用健康食品防癌。

這份報告也特別叮嚀癌症病友,不必特別採行和一般人不同的飲食或生活習慣。除非合格的專業人員提出不同意見,否則這份報告的建議也適用於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