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生命中不可不讀《法華經》




 
歷史上的佛陀早已涅槃,我們無緣親炙,但《法華經》提醒每個人都有一顆摩尼寶珠,只要願意修行,我們也能在生活中觸及究竟的生命實相,一如菩提樹下的佛陀。

 「若 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八歲成佛的小龍女、逢人 就禮拜的常不輕菩薩……,這些都是佛教徒琅琅上口、耳熟能詳的金句及菩薩本事,但您可知道這些種種,皆源自同一部經典,而且這部經還有「經中之王」的美 譽?

《妙法蓮華經》是佛陀住世最後八年所說的法,也是大乘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一部經典。在最後的說法中,佛陀總結了過去四十 多年的教法,提出諸佛教化眾生的各種善巧方便,其實只有一個目的,便是引導大眾邁向成佛之道,無論是追求個人解脫的阿羅漢、或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者,每個人 都有能力成為圓滿覺悟的佛陀,世尊並親自為弟子及與會大眾授成佛的記莂。

會三歸一,法華為最涵融大小乘之間的紛歧,《法華 經》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會歸於唯一佛乘,猶如海納百川,不僅平息了部派佛教的眾聲喧譁,肯定「眾生皆能成佛」的觀點,更成為大乘佛教獨到的思想底蘊。 在法華勝會上,佛陀也不只一次提到:「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點出本經的崇高地位。

《法華經》約在西元三 世紀時傳入中國,其大開大合、圓融無礙的立場,對於中國及東亞佛教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隋朝的智者大師便以《法華經》為基礎,開創了中國第一個宗派── 天臺宗,而第二十五品〈普門品〉的觀音菩薩,更成為跨宗派的信仰核心。其他如人間淨土、女性成佛、逆行菩薩等議題,至今仍備受教界及學界的矚目。

有 別於一般經論,《法華經》大量運用偈頌、譬喻、寓言等文學手法呈現佛法大意,文字流麗舒暢,加上細膩生動的敘事,讀起來就像章回小說,充滿想像和趣味,一 點也不枯燥,自古以來即深受普羅大眾的歡迎。加上經中鼓勵造塔、塑像、書寫等功德,一幕幕精彩的說法場景,正好成為壁畫、雕刻的題材,不僅加速法華思想的 傳播,也豐富了中國文學、藝術的創作。

眾多譬喻故事中,又以「法華七喻」最為人津津樂道。本經一開始,佛陀宣說諸佛出世的 一大因緣,直接闡明「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但現場只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能夠理解,於是佛陀巧說故事,比喻三界猶如火宅危機四伏,而成佛之道就像 大白牛車一般穩健踏實,慢慢地有些弟子懂了,不過這還是少數;佛陀接著再舉出大眾過去求法的因緣,搭配化城譬喻,與會大眾終於心開意解。

從法說、譬喻說到因緣說,佛陀不厭其煩,一次次引導不同根器的眾生會通佛法大海,也難怪明朝末年憨山大師會說,「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多元入學方案
《法 華經》全經二十八品近七萬字,蘊含了豐厚的哲理及修持方法,天臺學者黃國清認為,《法華經》包含的主題相當多元,每個人都可依自己的觀點和需要,從中汲取 佛法的智慧,就像文學家胡適欣賞寓言故事的雋永趣味,智者大師發掘文句背後的堂奧,開闡一念三千的天臺教觀,當然還有更多人感動於菩薩的偉大實踐。

例如,一生受持觀音法門的聖嚴法師便曾提起,當他還是小沙彌時,師父要求他背《法華經》,但七萬字實在太長了,根本背不起來,後來他先背〈普門品〉,從念觀音、拜觀音入門,信仰的淬發讓法師這一生再也沒離開過觀世音。

除了觀音菩薩,《法華經》中還有專修禮拜、以理解包容為行動的常不輕菩薩;以全副身心活在當下、學習感恩奉獻的藥王菩薩;以音聲撫慰、回應一切眾生的妙音菩薩,以及守護每一個精進修行身影的普賢菩薩……,個個都是我們實踐菩薩道的好榜樣,也是實用的生活指南。

此外,《法華經》也提供了六十種修行方法,包括受持、讀誦、書寫、為他人宣說等,近代天臺宗倓虛大師便經常勸人,再忙也要讀《法華經》,即使無法誦讀全部,也可以每日一品為定課,一點一滴都是成就佛道的資糧。

一如經中所云:
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一香一花的供養、一舉手一低頭的禮敬,乃至於一聲佛號,微小的善法滋養,皆足以讓成佛的生命、智慧的花串驟然綻放。

在生活中遇見佛陀
歷 史上那個殷切提攜弟子的佛陀早已涅槃,我們無法親炙,但《法華經》卻捎來另一個消息──在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中,佛陀帶我們從歷史的向度走入究竟的向 度,佛陀的入滅原來也是一種方便說法;佛陀不但未曾遠離,覺悟圓滿也是我們本自具足的。因此無須到其他地方尋找究竟的喜悅與自在,只要安住當下,用心聆聽 《法華經》,深入觀照生命實相,就能與經中的諸佛菩薩相應同在。

「夜裡,當我念誦《法華經》時,一座寶塔出現,光芒萬丈, 仰望夜空,觸目盡皆菩薩,而佛陀的手,就在我自己手中。」越南一行禪師在《經王法華經》寫下展讀《法華經》的感悟。「眾生皆能成佛」如同一份珍貴的禮物, 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摩尼寶珠,只要回到初心,提起經中的百千法門,從「如是我聞」到「如是我行」,心心念念不離自性,便能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佛陀的左右 手。

◎文:許翠谷
摘自《人雜誌359期:《法華經》尋寶去》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84&ClassType=1&CommId=5329

【10種傷腎的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



10種傷腎的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
 
1.濫用止痛藥: 長期服用或大劑量服用一些消炎止痛藥物,如止痛片、消炎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腎損害。腎損害可表現為:乏力、口幹舌燥、食欲不振、尿頻、尿急、尿痛,甚至出現血尿和無菌性膿尿,並伴有關節痛等症狀。有的直接會引起急性腎炎或腎小球壞死等腎病綜合征,重者會導致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2.過量服用某些中草藥: 近年臨床不斷發現,服用某些中草藥(包括中成藥)可引起腎功能損害。會"傷腎"的中草藥有:雷公藤、關木通、牽牛子、蒼耳子、罌粟殼、生草烏、使君子、青木香、廣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導致的腎損害最大,其次是關木通。關木通傷腎的原因是含有腎毒性物質馬兜鈴酸。

3.暴飲暴食: 現代人聚餐機會增多,常會吃下過量的"美味",攝入的食物最終都會產生廢物——尿酸及尿素氮等。這些廢物大多經過腎臟排出,飲食無度無疑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4.經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長時間憋尿。尿液在膀胱裡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這類感染一旦反覆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愈。患者不僅會出現腰酸背痛、尿頻尿急等症狀,還可能發展成為急性尿毒症。

5.喝水太少: 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臨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都和長時間不喝水密切相關。充分喝水可稀釋尿液,保護腎臟,有利於充分排出廢物和毒素。

6.過度喝飲料: 飲料過度攝取會間接損傷腎。人體內的酸鹼度為7.2,這些飲料普遍為高度酸性,飲用後體內酸鹼度明顯改變。腎臟是調節人體內酸鹼度的主要器官,長期過度攝取軟飲料及運動飲料,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增加腎臟損傷的概率。

7.吃過於鬆軟的麵包: 麵包和糕點中有一種食品添加劑溴酸鉀,它能賦予烤制食品所必需的面筋強度及彈性,吃起來口感鬆軟,但過量食用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血液及腎臟。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其列為致癌物質。

8.酒後喝濃茶: 有的人認為酒後喝濃茶能解酒,其實這非但無效,還會傷腎。茶葉中的茶鹼可以較快地影響腎臟而發揮利尿作用,此時酒精尚未來得及再分解便從腎臟排出,使腎臟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從而損傷腎功能。

9.飲食重口味 飲食偏鹹,尤其是某些零食鹽分含量過高,例如吃炸薯片、方便面等會讓人不知不覺吸收過量的鹽分,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

10. 吃太多肉 動物性食物,通常油脂及蛋白質含量較高,容易產生「先進糖化終產物」(AGEs),恐怖是這些動物性蛋白質食物,透過炭烤、火烤、乾煎及油炸等乾熱方式料理後,容易引起氧化作用及發炎反應,導致大小血管病變,有些人就會發現動脈硬化、糖尿病、老化及慢性腎臟病,通通找上門了。

參考資料:Vegetarian、廣州日報 蔬食伊甸園小編 整理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重覆

重覆

最近和一位將到30歲的同事閒談時,得知他已患有足底根膜炎、痛風及脂肪肝等慢性病。他說這可能與遺傳有關,現在正不斷尋求不同的醫生治療,包括西醫、中醫及物理治療等。回顧他的飲食習慣,每天都吃只少一頓美式快餐,以煎炸肉類為主,又愛喝濃肉湯,加上沒有運動,所以這麼年輕就患上好幾個慢性病。

還記得一次,他看見我正在吃水果時,他說:「嘩!你真健康,我已有一個多月沒有吃過水果了。」

已往身體不好時,我也曾四處去求醫及學習氣功,把健康完全交托給醫生及治療師,忽略了自己現在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模式。每一次都帶著一點期望,說真其實是一份貪念,寄望醫生或功法可以解決所有自己身心的問題。這時經常去看不同的醫師及練習不同的氣功,感覺這處沒有甚麼療效時,就轉另一個,不斷地展轉重覆。每次都貪求有新的進展,結果每一次都是落空,而且健康情況每放越下,當時的確越來越失望。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素食,看了些有關素食與健康的文章及研究報告,得知肉食會帶給身體很多炎症及毒素,因而導致不少身體及心理的問題,影響健康。當時心想,反正嘗試過這麼多的方法都不行,不如一嘗又何妨。結果健康漸漸地改善之餘,使我明白和感受到,食物對維持我們身心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後來很有福份接觸到禪武醫,另我更加明白和體會到,飲食對身體的健康及心理的狀態,有著緊密的關係。正如當初素食時,因怕吃素寒涼,所以吃很多韭、蔥、蒜、油菜 (菜心)、香菜、薑及辛辣食物 (芥類、辣椒、胡椒) 等久食傷神的食材,導致情緒難以控制,事事看不過眼,經常動怒。

正所謂:「修禪先修口」

我與他分享了一些關於素食後,改善健康的體驗。祝願他有一天可以明白,健康是要向自己負責的。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們已往種下的因所致,與別人無關,更不是宿命。如果我們沒有主動地,把自己已往不好的陃習改過,即使是世上最好的療法,也是枉然。

身體有病,看醫生接受適當的治療或吃藥,來控制、穩定及治療疾病,當然是有需要的。但如可以同時配合,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生活模式及生活態度,改善健康,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即使不能把疾病完全根治,也可慢慢地改善,減少其帶來的不安,讓生活自在一點。


「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此界壞時,寄生他方,如是展韓托寄,俟此界成,又再回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美味的代價 – 食品工業最黑暗的一面

 美味的代價 – 食品工業最黑暗的一面

http://www.fankudo.com/joe/5401

你知道嗎? 在美國掌控了九成玉米的孟山都 Monsanto,規模不亞於微軟跟蘋果,曾被評為全球最邪惡的企業,他們不是食品公司而是化學公司,在越戰期間生產了毒死四十萬越南人,造成五十萬畸型 兒的橙劑…現在他們的目標,是利用基因改良作物來掌控你所吃的食物。你對你的食物到底了解多少? 這部由公視翻譯的「美味的代價 Food Inc」紀錄片揭開了食品界最黑暗也最不為人知的一面。
 
後記:
基因改造食物,擾亂生態平衡及違反自然。
因科學家無法可以取得種子,作出大型研究,所以食物安全測試不足。

很多觀察報告指出,食用基因改造食物後,導致不同的慢性病,如癌症、免疫力系統失調、哮喘、過敏、過度活躍症等。
嚴重影響生態平衡及我們的下一代。

聲稱這是解決全球糧食與飢餓問題,其實是謊話。
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有 50% 的糧食,用來供給富裕國家,而貧窮國家只佔 3%,使貧窮國家的人民糧食不足。
加上富裕國家的人民吃肉過多,很穀糧用作養殖生畜,導致糧食更加不足。

所以素食,大量減少吃肉,才是治本之道!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中藥教室簡介 - 中醫師房偉略講解

中藥教室簡介 - 中醫師房偉略講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7v-TOOMub0&feature=share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修行篇~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修行篇~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

@多按讚~佛學經典不錯過

《法華經》是一部多面向的修行寶典,根據聖嚴法師的統計有六十多種,最簡單的是稱念一聲「觀世音菩薩」聖號,還有常見的授持、讀誦、供養經卷、為他人講說經義,以及最特殊的「法華三昧」,就讓我們隨著法師進入法華世界學習

*****************************************

從《法華經》揭示的修行方法,在其全經二十八品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為他人解說經義,其次是授持、讀誦、供養經卷等。此經也在鼓勵修持六度行及三十七助道品之外,最特殊的尚有兩項:一、遇人即拜並稱「汝等皆當作佛」的常不輕菩薩;二、燒身供佛的藥王菩薩苦行。

中國佛教受《法華經》的直接影響而產生的修行方法,相當的多,在編成整部的書及整套的儀軌方面,則有陳代慧思的《法華經安樂行義》及隨代智顗的《法華三昧懺儀》,尤其是後者的影響所及,天臺系的遵式,便編了許多懺儀,致使大眾化的中國佛教,一方面有利於集會修行,同時也即以做經懺為信仰佛的形式了。

《法華經》鼓勵「不惜身命」的求法精神,同時又在三強調「柔和」與「忍辱」的精神,這為中國文化注入了堅定和柔靭的美德。此經主張稱名念佛,以及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做為修行方法,對於佛教普及化的功效極大,甚至未曾歸信佛教的人,一旦遇到急難病變,也會不期然地念阿彌陀佛、求觀世音菩薩,此為千百年來中國的社會人心,提供了安定力與安全感。

《法華經》所見的修行方法
《法華經》的修行方法在全經二十八品之中,共有六十個項目,每一個項目於每品出現一次或多次,均以一項計算。在此六十個項目中,於二十八品經文之內,出現最多者,有二十二個品目,最少者僅出現在一個品目的經文之中。介紹如下:
(一) 為他人說此《法華經》,計二十二品。
(二) 受持此經,計十九品。
(三) 讀誦此經,計十八品。
(四) 供養此經及供養寶塔,計十五品。
(五) 得深智慧及修習禪定,各計十三品。
(六) 頭面禮足及讚歎功德,各計十二品。
(七) 自書教人書,計十一品。
(八) 持大乘戒及精進勇猛,各計十品。
(九) 廣聞如來法及低頭合掌,各計九品。
(十) 著忍辱鎧、恭敬諸佛、信受信解及起塔供養,各計七品。
(十一) 如說修行,各六品。
(十二) 獨處山林靜處、大慈悲心、柔和心、護持法藏,各計五品。
(十三) 布施、稱名念佛、瞻仰尊顏,各計四品。
(十四) 集眾聽法及隨喜,各三品。
(十五) 法華三昧、音樂供養、尊重、問訊、求無上道、善答問難、現一切色身三昧、陀羅尼咒,各二品。
(十六) 僅在一品中出現者則有畫佛像、繞佛、供給走使、以身為床座、不惜身命、不說人過、不說經典過、不輕餘法師、不說人長短、不稱名說小乘過,不稱名讚歎小乘、不以小乘法答、不希供養、不輕罵學佛道者、不戲論諸法、平等說法、立僧坊、供養眾僧、供養讚歎聲聞眾僧、自燃其身供養佛、燃手指供佛塔、燃足一指供佛塔、三十七助道品、求索此經。

出現項目最多的〈安樂品行〉,幾乎像是《梵網經菩薩戒本》及《瑜伽菩薩戒本》,對於修行者在身、口、意、誓願,四個範圍的行為規定,極其嚴格。出現項目最少的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僅僅兩個項目,一是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二是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此二品的前者是一經中修行方法的最高究竟的法門,後者是最普遍及最受一般初機學佛者所信受奉行的法門。

在《法華經》中最奇特的修行方法,是〈藥王菩薩本事品〉中介紹的燒身、燒指供佛的捨身法門,可謂難行能行的大苦行。其次奇特的修行方法則為〈常不輕菩薩品〉的見到四眾皆予禮拜,並稱「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至於綜合性的修行方法,則出於最後一品的〈普賢菩薩勸發品〉,標明了以三七二十一日為一期的「法華三昧」修行法。

《法華經》非常重視「受持」、「讀誦」、「為他人說」。也可以說,《法華經》對於大眾所教授的修行方法,著重在於受持此經、讀誦此經,為它人轉說此經。修此三項均有無量功德。

於《法華經》中經常出現的句型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受持、讀誦、思惟、為他人說」;「書寫此經,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法修行」;「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等。在這中間,或是受持、讀誦、書寫,或是受持、讀誦、為他人說,都是為了相同的目的,即是在得經之後,當受持,受持之後,當常讀誦,讀誦之時當解其經義,明義之後當廣為人說,同時為了使得經典流布於廣大的人間,在印刷技術尚未發明之時,用手抄寫是唯一最佳的傳播方式,所以鼓勵若自書寫,若使人書寫,均有無量功德。在此經〈法師品〉更有一段標準的句子:「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一衣覆之」,並說:「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便是法師。

經典的獲得,除了自己書寫,請人書寫,便是向人「求索」。例如本經〈普賢菩薩勸發品〉即有:「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的經文。可知求法者,有兩途:一是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一是向有佛經者求索經卷。在未得經卷之前,當求索,當書寫;已得經卷之後,當受持記憶熟背;尚未熟背之時當對著經卷口宣句讀;熟背之後,不對經文即可朗朗背誦;凡有經卷之處,如有力量當為起塔供養,如供佛的全身;並為他人解說經文;同時書寫經卷,廣為流通。這是求法、學法、修法、弘法、護法的一貫方法、佛法的流傳,大致上便是依靠這樣的方式進行。古來的佛教徒們,不論程度深淺,不論學問高下,幾乎無一不是由受持讀誦著手,學殖豐富者,則為人解說書寫。


《法華經安樂行義》及《法華三昧懺儀》
到了陳之慧思禪師,便依〈安樂行品〉撰《法華經安樂行義》(又稱《安樂行義》)一卷;隋之智顗禪師,依〈普賢菩薩勸發品〉撰《法華三昧懺儀》,目的是為了從有相行而進入無相行。慧思禪師的《安樂行義》將修行分作無相及有相行。無相行者即是安樂行,「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有相行者「此是〈普賢勸發品〉中,誦《法華經》,散心精進,知是等人,不修禪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臥如救頭然,是名文字有相行」。修此有相行,可得三種陀羅尼門:

(一) 總持陀羅尼,肉眼天眼菩薩道慧。
(二) 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具足菩薩道種慧,法眼清淨。
(三) 法音方便陀羅尼,具足菩薩一切種慧,佛眼清淨。

若不顧身命精進修行,或一生具足,或二生具足,或三生具足。若顧身命,貪四事供養,不能勤修,經劫不得。可知一般人的散心讀誦,若不能不惜身命精進不懈,連第一陀羅尼都不會得到的。

正由於安樂行即是無相行,很難使得一般凡夫修得成就,所以智顗禪師即根據〈普賢菩薩勸發品〉所示「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的原則,編撰了一卷《法華三昧懺儀》,以方便散心精進,讀誦《法華經》者,達到一心精進的程度。同時也由於智顗本人,即因自修法華三昧,誦《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心緣菩薩的燒身供佛的苦行,而讀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句,便悟見與思禪師處於靈山法華盛會,他將此經驗請示思禪師,而被告以:「非汝莫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此所謂初旋陀羅尼門,即是慧思《安樂行義》中所說的三種陀羅尼門的第一種總持陀羅尼,得肉眼天眼的菩薩道慧。但此對於智顗禪師已極為重要。

至於「法華三昧」的名稱,係出於《法華經》,共有三處:

(一)〈妙音菩薩品〉有云:「成就甚深智慧,得妙幢相三昧、法華三昧、淨德三昧。」

(二)同上品:「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三)〈妙莊嚴王本事品〉有云:「受持是《法華經》,淨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已通達。」

由此可知法華三昧的獲得,可依兩個條件:一是已經成就了「甚深智慧」,二是「受持《法華經》」。因此在尚未得甚深智慧之際,如要得到法華三昧,主要的修行方法,便是受持讀誦《法華經》了。僅靠讀誦,還是不夠,故於《法華三昧懺儀》,尚有前方便的修行方法:「當於正懺之前,一七日中,先自調伏其心,息諸緣事,供養三寶,嚴飾道場,淨諸衣服。一心繫念:自憶此身已來及過去世,所有惡業,生重慚愧,禮佛懺悔。行道誦念,坐禪觀行,發願專精,為令正行三昧,身心清淨,無障閡故。」

除了誦經,先須懺悔,莊嚴道場,供養三寶,同時也要坐禪修觀及發誓願。

「三昧」是與慧相應的定,譯為正受,為了通過定境而達到智慧的解脫,而修種種三昧。法華三昧乃是其中之一。法華三昧的修法,須先修懺悔,這是從《安樂行義》而來,此可由《法華三昧懺儀》的說明得知:「修行有二種:一者初行,二者久行,教初行者當用此法,教久行者依〈安樂行品〉。」法華三昧是安樂行的預備階段,故安樂行主張的懺悔是有相行,也被智顗所沿用。可是這項懺悔法的經典根源是出於被稱為《法華經》的結經之《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此經將《法華經》的末品〈普賢菩薩勸法品〉三七日行法,更進一步,做了詳細的說明,特別一層又一層地增加了懺悔法門,最特殊的是為了求得六根清淨,而逐條懺悔六根罪業。此在智顗的《法華三昧懺儀》中也照樣援用。因為《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中對於懺悔的功能有如下的說明:「若聲聞毀破三歸及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及諸威儀。愚癡不善,惡邪心故,多犯諸戒及威儀法。若欲除滅,令無過患,還為比丘具沙門法,當勤修讀方等經典,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令此空慧,與心相應,當知此人,於念念頃,一切罪垢,永盡無餘。……不必禮拜。應當憶念甚深經法,第一義空,思是法者,是名剎利居士修第一懺悔。」

這是說,若能讀誦方等大乘經典,心與空慧相應,及不須以禮拜的方式懺悔,而且是最高的第一懺悔。相反地,如果尚未能與空慧相應,還是要心惟口宣,五體投地,遍禮十方無量諸佛,求哀懺悔。此在《法華三昧懺儀》中也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諸法解脫,滅諦寂靜,作是懺悔,名大懺悔。」

若以知禮的《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三上說的三種懺悔法而言,最高的懺悔是無生懺,即是以無念念實相。那便相當於《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的第一懺悔,也是《法華三昧懺儀》的大懺悔。懺悔行法,本為業重障深不易一心專念地修習無漏的定慧者設,然到宋明以後的中國佛教界,舉行各種禮懺道場,目的僅為消除業障,已不再有像《法華三昧懺儀》所行法中的讀誦、禮懺、禪定、思惟是不可分割了。

陀羅尼咒.延僧誦經.唱經題逐字拜經.稱念觀世音菩薩
由於《法華經》中有〈陀羅尼品〉,是藥王菩薩、勇施菩薩、毘沙門天王、持國天王、十羅剎女,分別給說法者做守護用的咒文,最後的〈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普賢菩薩,也說了一個陀羅尼咒,給三七日中修習此《法華經》的人做守護之用。

到了宋朝的慈雲遵式,也依唐朝伽梵達摩譯出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一卷,編成了《大悲懺》行法,迄今仍被中國佛教界廣為使用,〈大悲咒〉也因此風行。這使得中國佛教,除了密宗持咒之外,顯教的僧俗四眾,也都在用密教的陀羅尼咒作為修行的法門了。乃至晚近數百年來,《禪門日誦》及《毘尼日用》等佛門常用課本中,也都採入了不少陀羅尼咒。

《法華經》的受持讀誦,是教修行的人自己來做,迄明末為止的各種佛教資料所顯示的讀誦經卷的功德,也都是自修自得,可是到了清初編成的《法華經持驗記》卷下,便錄了四則延僧代為誦經超度解厄的記載,現在且舉其中兩則:
(一) 錄自《湘山野錄》者:宋人張秉神遊地獄,獄史命其誦《法華經》,張秉便召僧,日請一僧,日誦一部,許終其身。
(二) 編者周克復自獲者:明人蘇州尤弘遠病中至地獄,被告之卅:「今既得生還,宜急延年高有德僧六人,誦《法華經》六部,方可消滅罪愆也。」

在《法華經持驗記》卷下,也有三處見到以唱經題「妙法蓮華經」五字為修行方法的,這倒頗似日本的日蓮聖人主張唱題「南無妙法蓮華經」的修行法,雖其在中國,並未形成風氣,曾被用過則為事實:
(一) 宋徵士左伸,天臺臨海人,從神照受菩薩戒,「紹聖二年秋,命沙門唱法華首題」。
(二) 明釋傳燈,少從賢暎蓭禪師削䰂 。聞講法華經,恍有神會。年七十五,預知時至,手書「妙法蓮華經」五字,復高唱經題者,再泊然而寂。
(三) 明武林西溪釋傳記,世稱法華和尚,日誦《法華經》為業︰ 「癸酉七月,辭諸弟子,念佛及三千聲,唱妙法蓮華經題者數四,面西合掌而逝。」

由於經題即含全經經義,故唱經題,便等於稱讚整部的《法華經》。

《法華經持驗記》卷下,有三處記述逐字禮拜《法華經》的修行方法,現錄其兩例如下︰

(一)五代周齊州開元寺釋義楚,「七歲捨家,禮《法華經》,字字各拜,
拜且徹部」。

(二)宋朝宋從雅,錢塘人,誦《法華經》二萬餘部,禮佛及百萬拜,「禮《法華經》一字一拜者三過。」

一字一拜禮《法華經》的修行方法,直到現代還有人使用。我本人於 1960 年從軍中退役再度出家後,進入山中靜修,智光老和尚即傳授我逐字禮拜《法華經》的法門︰每拜一字即口宣經題︰「南無妙法蓮華經」,同時另念一句「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此種修行法,已將唱題及拜經合而為一,頗值得推廣。

《法華經》另一最大特色,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修持方法,受到千多年來中國佛教徒們歷久不衰的普遍奉行。因其方法簡便,靈驗卓越,而且都是解救人間現實生活中的苦難災害。只要會念一聲觀世音菩薩聖號,便能有求必應,沒有任何儀式供養的要求,任何人在任何時地,都可修行。

不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凡能稱其名號,即有感應示現。所以此一稱名的觀音法門,比起誦經,更為容易,故也更加普遍流傳。清初世祖順治己亥(西元1659年)周克復編集的《觀音經持驗記》上下二卷,從晉之竺法義,迄清之楊璜,共收一百二十人的持驗記錄,皆從群書資料錄出,其實歷代有關觀世音靈感的例子,可謂俯首即是,多是〈普門品〉及〈大悲咒〉的影響,也有一部分則是屬於〈白衣大士神咒〉的靈驗。

《法華經》的修行方法,對中國佛教的影響是深廣而又持久的,在高層次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方面,依《法華經》而開創了獨特的中國化的大乘佛教天臺教派,成就最大的是智顗及其弟子章安。依《法華經》的菩薩戒精神,智顗傳有《菩薩戒義疏》;定學方面則有圓頓、次第、不定的三種止觀以及《法華三昧懺儀》;慧學方面撰有《法華玄義》及《法華文句》,此為中國佛教不論在義理的開發和方法的建立,都有決定性的貢獻。

在普遍的弘布方面,由於《法華經》極力強調說法的重要及書寫經卷的功德,佛教便隨著《法華經》抄寫流通而深入民間。在實踐方面,由於信仰讀誦的功德,使得許多人,乃至不識字的文盲,也能背誦佛經,此種風氣,直到晚近,尚在流行,雖然很少人真的能夠修成法華三昧,可是一生之中讀數百部乃至上萬部《法華經》,必定也能擔負起身教及言教的教化責任了。

學法,必定護法,《法華經》在學法的鼓勵、護法的強調方面,都是不落痕跡,而又非常徹底,焚身供佛,捨身護法,不惜身命修行佛法,表現出了無比的精進和堅靭,同時又一次一次地提醒修行《法華經》的菩薩,應當忍辱與柔和。

在對於一般群眾的適應方法,《法華經》的貢獻,便是「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以及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宏大感應,以致中國人之中不論是否已經皈依三寶,在面臨緊急災難情況時,多會想到求助於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此也為中國社會的安定,貢獻了無比的力量。

(本文節錄自〈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發表於1994年7月在臺北「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並刊於《中華佛學學報》第七期)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聖嚴法師著作: 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法華經 義示佛本懷

聖嚴法師著作

■ 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法華經 義示佛本懷

我一生修學佛法、弘揚佛法,奠定基礎的經典是《阿含經》;得力最多的則是《維摩經》;另外,《金剛經》、《楞嚴經》、《圓覺經》、《六祖壇經》等也頗熟曉,對我都有很大的啟發。而《法華經》對我而言,在信仰和義理兩方面,皆影響至深。

一生念念觀世音

我當小和尚的時候,我的師父要求我背《心經》、《阿彌陀經》、《金剛經》,接著就是背《法華經》。《法華經》大約有八萬字,幾乎要從早念到晚才可念完整部 經,實在太長了,因此我不想背。師父就要我先背〈弘傳序〉,再背完整部經,結果我花了十天才背完〈弘傳序〉,就不想再背下去了。

後來師父要我拜觀音菩薩求智慧,拜了之後,我變得比較聰明些。因為有這樣的靈感,雖然還是不想背《法華經》,我就背其中的〈普門品〉。儘管背得半生不熟,但是對觀音菩薩的法門,印象特別深刻。從此,我這一生再也沒有離開過觀世音菩薩。

早年在臺灣南部閉關潛修之際,我也拜過《法華經》。拜經是一種修持的方式,方法是念一句「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和「南無《妙法蓮華經》」,然後拜一個經文 上的字,一字一拜。目的不在於理解經文的內容,而是要一心稱念、禮拜整部經典。這一拜,等於是禮拜在釋迦牟尼佛宣說《法華經》時,與會的一切諸佛菩薩、阿 羅漢眾及護法龍天。不僅禮敬了諸佛菩薩眾,也禮拜了整部《法華經》的內容。

我閉關修行並不是想求任何感應或速效,既無所求,也無異象發生,只是視拜經為一種修行方法而已。我拜到大概一半的時候,因為貧血頭暈,無法繼續禮拜而中止。雖然如此,《法華經》對我日後從事佛學研究及佛法弘傳,一直都有很大的助益。

回心歸向最圓滿的路

中國佛學,以義理論之,有兩大宗派:一是以《法華經》為主的「天臺宗」,一是以《華嚴經》為主的「華嚴宗」。天臺宗的義理非常玄奧。在其理論架構中,《法 華經》是根本教理的依據,被列為最高經典,屬於圓教最高階位,是所謂「諸經中王」。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經典可超越《法華經》的地位。

我是從天臺宗的經典入門,參閱不少《法華經》的相關註解。其中天臺宗的三大部典,《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屬於教理,《摩訶止觀》則定慧等弘而尤偏重於 修習禪定的觀行。我的博士論文所研究的明末智旭蕅益大師,也對天臺學參研得很詳徹,且根據天臺思想著述了《教觀綱宗》。因此,我對中國佛學義理的了解,可 算是根植於《法華經》和天臺學。

《法華經》是釋迦牟尼佛臨涅槃前所說的一部大法。整部經的主旨,在於揭顯唯一佛乘的大義。有個比喻是,佛似麗日,太陽初出之際,先照到高山;也就是先照到 已具大根器的大菩薩眾,皆屬圓教大乘菩薩根性,此時講的是《華嚴經》。到了佛將涅槃之時,太陽即將下山,最後返照的,還是高山;換言之,最後照到的,即能 接受《法華經》的眾生,也都是根性成熟、高層次的菩薩眾。

《華嚴經》,是佛剛成佛時,所有與會菩薩已具在,佛一出現,首先宣說《華嚴經》,而成為聞法的大眾。而《法華經》,則是佛臨涅槃之際,將四十九年說法中所度化的眾生,無論是何種根器,全部轉化為大乘根器的菩薩。所以《法華經》的宗旨,是會三乘歸一乘。

三乘,就是聲聞、緣覺二乘,再加上大乘,合稱為三。一乘,則為一佛乘,屬圓教最高階位。三乘基於菩薩的立場,尚見聲聞、緣覺;到了一乘,已無三種差別等級的佛弟子,一切皆歸於唯一佛乘,一切眾生終皆成佛。這在〈方便品〉和〈信解品〉都有提到。

佛陀最深切的本懷

〈方便品〉中,佛陀曾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即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在開示悟入四種層次中,開與示是就說法者而言,悟和入是就聽法眾來說。現在我們請善知識說法,通常都說「請開示」,典故即源自於此。

佛之知見為何?知,是智慧,即佛智,《法華經》中謂之「一切種智」。見,是體驗到佛之智慧所證的境界,《法華經》中稱為「實相」。《法華經》講實相,《金 剛經》說無相,《涅槃經》謂之佛性,其實意指同一個東西。實相,是一切現象的本相、根本相;是不動的、不變的,永遠在那兒,不論有沒有佛出世,都是不會變 的。

一切現象皆起起滅滅,無常不住;但是現象不離實相,離開實相就無現象。

所以,實相無相,無相又無不相。換言之,無一事物可背離實相。諸法實相乃森然萬象之本性,也就是空性,這是「離文字相」、「離言語相」的。佛以其智慧見到實相,即佛之知見。

將佛之知見告知大眾,及開示佛之知見。開,是公開,讓大家看到。公開而不神祕,讓你來了解佛之所知所見,即為開示。佛讓眾生理解體會以佛之智慧所見到的實相為何,即為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而悟佛知見,則是眾生了解佛之知見,茅塞頓開,如禪宗所說的開悟。

例如在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迦葉尊者深知其意,彼此會心,心領神會,這是悟;大眾未能領會箇中勝義,心不領,神不會,就是迷。又如六祖惠能大 師,聽到《金剛經》那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然開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佛之知見,六祖聽聞之後,即時領會此句義涵,是為開悟。

入,是自己不僅悟到了,並且親自體驗。悟是領悟,自己已知道了;入是自己已經驗到了。悟了,不一定就是經驗,這是兩種不同的層次。我們若將佛之知見比喻為 光明,悟,就是見到了光明,光在那兒,我看到了;入,則是自己進入光明,也化為光明。亦即體入佛之知見,也化為佛之知見,與佛之知見無所差別。因此,眾 生、佛與自己的心,渾然成為一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為入佛知見。

根本真理與權巧方便

《法華經》整部經文,可分成兩個部分:前一部分屬「權」,從開始的〈序品〉到〈安樂行品〉為止,也稱「?門」;後一部分屬「實」,自〈如來壽量品〉到最後 的〈普賢菩薩勸發品〉,又稱「本門」。所謂本門,是根本,是實非權。?門,是權巧方便,以方便接引二乘及大乘根器的眾生。也就是讓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 三種不同根器的眾生,各得其應得、欲得之佛法。

〈藥草喻品〉將眾生根器喻為二樹三草:根器未熟或小乘眾生,屬於藥草;大乘根器眾生,是小樹;佛乘根器眾生,則為大樹。不同層次的眾生,所領持的佛法層次各異。而至《法華經》的本門部分,這些小草小樹全轉為大樹,小乘根器不僅化為大乘,更轉為佛乘,都屬圓教菩薩。

本門中的佛,無八相成道的過程,本然即是,無量劫前即是佛;在?門中,則有八相成道的佛,即是釋迦牟尼佛。就本門而言,釋迦牟尼佛在久遠劫前,早已成佛, 非現在方成佛,既未涅槃,也永遠不會涅槃。如〈如來壽量品〉所述,如來不曾涅槃過,也未曾離此世間;如來淨土永遠在靈山會上,不生不滅。

此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的釋迦牟尼佛,為了度化娑婆世界眾生,顯現八相成道,乃屬方便權巧。如果佛不涅槃,眾生就會認為,反正佛陀仍在世,終究會得度,因而懈怠退墮。佛為使眾生起佛法難遭遇想,深感佛世難值而精進學佛,故示涅槃相。

以此觀之,《法華經》廣被眾生,極為慈悲。佛一開始,從《阿含經》,接引眾生修學二乘;然後是《般若經》,教導眾生修持大乘;最後,到了《法華經》,即將前面的二乘、大乘皆會歸一乘,眾生全都成佛。此即法華開權顯實之理。

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雖已涅槃,我們無法親炙,但實際上,佛陀未曾離此世間。所以隋朝的智者大師,距釋迦牟尼佛涅槃時也已千年,但當大師誦讀《法華經》至本門部分的〈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即親睹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換言之,靈山勝會的佛,仍在那兒,始終未曾涅槃。

修持法華三昧

「法華三昧」的名稱是由《法華經》而來。法華三昧是〈安樂行品〉修行法的前方便,也就是為了修持法華四安樂行,要先修法華三昧。智者大師根據他師父慧思禪 師所編的《法華經安樂行義》,並依《法華經》最後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而編撰《法華三昧懺儀》,希望以懺悔的方式修持,證入法華三昧。

慧思禪師的《法華經安樂行義》將修行分為無相行與有相行。無相行,即安樂行。有相行,根據〈普賢菩薩勸發品〉,要誦《法華經》,以散心修行而不入禪定,不 能臥睡,若行若坐若立之間,皆專念《法華經》文句。三七二十一天之中,不需入定,只要一心精進,不寤不寐,無間斷地誦持《法華經》。這種修行方式就是修持 法華三昧。

智者大師誦持《法華經》,誦至〈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時,頓然開悟,悟見釋迦牟尼佛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這就是智者大師修持法華三昧,念誦《法華經》文句而開悟。

若是貪生怕死,畏苦禪慮,貪戀財食及供養資具,無法於三七之中,精進專持《法華經》,則經劫不得成就。原因即是無法真正放下,一心精進。因此在修持時,要 能一心專精,不顧生命安危及資具供養。所以,在二十一天之中要有人護法,在適當時機送與飲食,修行者本人不能二心。因此,這雖然是有相修,仍不容易。若真 能如此,二十一天之中,大概可以開悟,可證三種陀羅尼,也就是悟佛知見。

而無相行,也就是安樂行,是先證得法華三昧,完成了安樂行之前方便後,再進入無相行。倘若修成法華三昧,彼時已經開悟,很容易起修無相行。亦即在一切現象之中,心相不動,一切妄念不生。若法華三昧能夠成就,就能進入無相行,修持安樂行。

授記的意義

《法華經》中還有不少關於授記的經文。授記,相當於學校的期末考試,是為了可以順利進入下一年度的學習,幾年以後即可畢業。佛宣講佛法四十九年之後,如同 農夫耕耘終年,待收成時,所收之果可在來年繼續播種。本季即將告一段落,現在所收成的果實,在未來尚有不少作用、功能有待發揮。

換言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弘化,所攝受的弟子中,有些雖領受了一乘法,但本身當時的程度只是二乘。發心、信心雖有,但層次仍屬二乘,也就是羅漢菩薩,既 是羅漢,也是菩薩,但身分仍是羅漢。因此,佛在現階段必須有所交代,結個總帳,那些弟子屬於何種階段,要供養多少尊佛、經過多少劫方能成佛,佛國名稱為 何,佛號為何,各不相同。每個弟子進度不一,同樣是阿羅漢,最後成佛遲速各異。而一切眾生終將成佛。

所以,授記的義涵,一是驗收成果,二為預示未來。使眾阿羅漢生信心,也使日後讀《法華經》的眾生起信心:即使先學小乘,未來也有機會轉為大乘,也終將成 佛。終極目的,在於會歸佛乘。連提婆達多這樣的惡人,也能成佛。就像〈方便品〉中所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大法鼓音在人間

我在中國佛學的義理及思想組織方面,根底植基於天臺宗義理,對《法華經》,自是感恩甚深。所以,我時常勸別人念觀世音菩薩,也常以各種方式講《法華經》。 我曾以品為單位,講過〈普門品〉、〈方便品〉等;〈普門品〉重信仰,〈方便品〉則偏重佛法的思想理論。或以不同主題為單位,如「《法華經》人生系列」及 「《法華經》淨土系列」。也曾講過整部經中每一品的精華部分。目的是以多元的方式宣揚法華微義。

若有人想修持《法華經》,可參考我個人的經驗,先背〈弘傳序〉,然後拜觀音菩薩、背〈普門品〉,接著熟讀〈方便品〉及〈如來壽量品〉。這用意在於,先藉由 背〈弘傳序〉了解《法華經》梗概;再接以信仰的淬發,持念、禮拜觀音菩薩及相關的〈普門品〉。之後,釐清理論架構,?門部分讀〈方便品〉,本門部分則讀 〈如來壽量品〉。再來,以〈普賢菩薩勸發品〉修法華三昧,再進入〈安樂行品〉的安樂行義,修無相行。如此即為一完整的《法華經》修持法門。

關於法華義理的研參,首重天臺宗的《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另《教觀綱宗》也很值得一讀。當然,以上純屬個人的看法,其他的高僧大德或學者也許另有高見。

至於法鼓山佛教文化事業的方向,並不能片面地以一部《法華經》來概括,但仍有相當的影響。例如「法鼓」二字,《法華經》中有「擊法鼓,吹法螺,降法雨」之 說;但這在《華嚴經》中亦曾提及;有一部《大法鼓經》,則逕以法鼓為經名。所以,法鼓之名並非只源自《法華經》。而法鼓山所推廣的人間淨土思想,主要是來 自《維摩經》;但《法華經》及《涅槃經》,提到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這種信心也非常重要。

《法華經》中有個比喻:二乘之阿羅漢,好比酒醉一般,誤認自己已得究竟解脫,但酒醒後,方覺並非如此。而法鼓山所推廣的人間佛教,絕對是大乘,非山林隱遁 式的佛教,一味消極遁世。就此觀之,《法華經》與法鼓山文化事業的理念亦暗契應合,終極目標正是人人皆成佛,圓成解脫道。

(摘錄自《法鼓全集》之《評介‧勵行》,原發表於圓神出版社《生命中的不可不讀 ── 影響十六位名家的一部經》

http://www.ddm.org.tw/epaper/first/2013/ddm-604-20131016.htm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如果有人家裡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喜可賀。但是佛教認為人生苦多樂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種苦,所以佛法教我們不要以苦為樂,要離苦得樂。

對於生命中四種基本現象—生、老、病、死,佛教稱之為「四苦」。其中老、病、死被視為苦比較易理解,但如果說「生」也是一種苦,大多數人可能就很難理解了。

幾乎每個人對於剛出生時的情形,都已不復記憶,嬰兒出生時究竟覺得苦還是樂,誰也不曉得。但是我們可以推想,嬰兒的皮膚非常細嫩光滑,第一次離開母體,乍然接觸外界的空氣時,感覺一定很不舒服、很難過。環境驟然的改變,讓嬰兒出生時號啕大哭,可是卻又非得來到這個世界不可。


對母親而言,生產恐怕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很多婦女對於生產時受的痛苦,即使用「痛不欲生」四個字,都還不足以形容,所以古人才會把生日稱為「母難日」。但是小孩出生後,痛苦解除了,母親又會覺得很安慰、很快樂,就像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爬上山峰,再也不需要往上爬時,就會覺得欣喜若狂。其實這只是苦難、壓迫感解除後所產生的快樂感受,是苦之後的結果,並不是另外有新的快樂產生。可見「生」是一件苦事,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出生是苦,在人的一生當中,真正的快樂也沒多少。一般人感受到的快樂,都是因為滿足了「五欲」—眼、耳、鼻、舌、身—而得來的欲樂,例如:眼睛看到美景、耳朵聽到悅音、鼻子聞到香味、嘴巴嚐到美食、身體有柔軟細滑的觸感。還有,和別人談話談得很投機,或是獲得一項新的成果、發現一樁新的事實,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等,這些屬於心理層面的賞心樂事,也都屬於「欲樂」。


欲樂的「樂」都包含著「苦」在其中,是「樂中帶苦」,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對這樣的事實毫無所知。例如一個稀世罕見、美若天仙的美人出現在你眼前,因為很難得見到,所以你會很欣賞她,一見到她就覺得很快樂。但是,如果天天讓你見到美麗的東西,或是讓美女、帥哥天天在你面前出現,讓你看個夠,就沒有什麼稀奇了。短暫的接觸雖然令人覺得目眩神迷,接觸次數多了以後,快樂便蕩然無存。


凡是欲樂,都是暫時、無常的,很快就會過去,感覺上很真實,其實很虛幻,而虛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種苦。因此,五欲之樂仍在痛苦之中,說穿了,這種快樂只是一種和「苦」相對的感受。


這樣看來,生而為人好像沒有什麼值得快樂的事,其實也不盡然。因為還有一種樂叫做「定樂」,也就是禪定的快樂,比欲樂更勝一籌,快樂的感受也更強烈一些。因為在禪定中已經擺脫了身心限制,特別是身體的負擔和病痛都會消失不見,不再有沉重的感覺,這時候心裡會產生一種滿足感,而且這種「無事一身輕」的感受是非常快樂的。只是出定以後,因為身體還在,所以因身體而有的種種負擔依然存在。因此,定樂也不可能長久維持。


最究竟的快樂是「解脫之樂」,透過修行得到解脫之後,不再有任何困擾及煩惱,心理上不再有任何負擔,這時候,才是真正、絕對的快樂,也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追求的快樂。


本文摘自-《 真正的快樂 》

http://www.ddm.org.tw/epaper/first/2013/ddm-603-20131009.htm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生命中不可不讀《法華經》

生命中不可不讀《法華經》





歷史上的佛陀早已涅槃,我們無緣親炙,但《法華經》提醒每個人都有一顆摩尼寶珠,只要願意修行,我們也能在生活中觸及究竟的生命實相,一如菩提樹下的佛陀。

 「若 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八歲成佛的小龍女、逢人 就禮拜的常不輕菩薩……,這些都是佛教徒琅琅上口、耳熟能詳的金句及菩薩本事,但您可知道這些種種,皆源自同一部經典,而且這部經還有「經中之王」的美 譽?

《妙法蓮華經》是佛陀住世最後八年所說的法,也是大乘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一部經典。在最後的說法中,佛陀總結了過去四十 多年的教法,提出諸佛教化眾生的各種善巧方便,其實只有一個目的,便是引導大眾邁向成佛之道,無論是追求個人解脫的阿羅漢、或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者,每個人 都有能力成為圓滿覺悟的佛陀,世尊並親自為弟子及與會大眾授成佛的記莂。

會三歸一,法華為最涵融大小乘之間的紛歧,《法華 經》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會歸於唯一佛乘,猶如海納百川,不僅平息了部派佛教的眾聲喧譁,肯定「眾生皆能成佛」的觀點,更成為大乘佛教獨到的思想底蘊。 在法華勝會上,佛陀也不只一次提到:「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點出本經的崇高地位。

《法華經》約在西元三 世紀時傳入中國,其大開大合、圓融無礙的立場,對於中國及東亞佛教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隋朝的智者大師便以《法華經》為基礎,開創了中國第一個宗派── 天臺宗,而第二十五品〈普門品〉的觀音菩薩,更成為跨宗派的信仰核心。其他如人間淨土、女性成佛、逆行菩薩等議題,至今仍備受教界及學界的矚目。

有 別於一般經論,《法華經》大量運用偈頌、譬喻、寓言等文學手法呈現佛法大意,文字流麗舒暢,加上細膩生動的敘事,讀起來就像章回小說,充滿想像和趣味,一 點也不枯燥,自古以來即深受普羅大眾的歡迎。加上經中鼓勵造塔、塑像、書寫等功德,一幕幕精彩的說法場景,正好成為壁畫、雕刻的題材,不僅加速法華思想的 傳播,也豐富了中國文學、藝術的創作。

眾多譬喻故事中,又以「法華七喻」最為人津津樂道。本經一開始,佛陀宣說諸佛出世的 一大因緣,直接闡明「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但現場只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能夠理解,於是佛陀巧說故事,比喻三界猶如火宅危機四伏,而成佛之道就像 大白牛車一般穩健踏實,慢慢地有些弟子懂了,不過這還是少數;佛陀接著再舉出大眾過去求法的因緣,搭配化城譬喻,與會大眾終於心開意解。

從法說、譬喻說到因緣說,佛陀不厭其煩,一次次引導不同根器的眾生會通佛法大海,也難怪明朝末年憨山大師會說,「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多元入學方案
《法 華經》全經二十八品近七萬字,蘊含了豐厚的哲理及修持方法,天臺學者黃國清認為,《法華經》包含的主題相當多元,每個人都可依自己的觀點和需要,從中汲取 佛法的智慧,就像文學家胡適欣賞寓言故事的雋永趣味,智者大師發掘文句背後的堂奧,開闡一念三千的天臺教觀,當然還有更多人感動於菩薩的偉大實踐。

例如,一生受持觀音法門的聖嚴法師便曾提起,當他還是小沙彌時,師父要求他背《法華經》,但七萬字實在太長了,根本背不起來,後來他先背〈普門品〉,從念觀音、拜觀音入門,信仰的淬發讓法師這一生再也沒離開過觀世音。

除了觀音菩薩,《法華經》中還有專修禮拜、以理解包容為行動的常不輕菩薩;以全副身心活在當下、學習感恩奉獻的藥王菩薩;以音聲撫慰、回應一切眾生的妙音菩薩,以及守護每一個精進修行身影的普賢菩薩……,個個都是我們實踐菩薩道的好榜樣,也是實用的生活指南。

此外,《法華經》也提供了六十種修行方法,包括受持、讀誦、書寫、為他人宣說等,近代天臺宗倓虛大師便經常勸人,再忙也要讀《法華經》,即使無法誦讀全部,也可以每日一品為定課,一點一滴都是成就佛道的資糧。

一如經中所云:
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一香一花的供養、一舉手一低頭的禮敬,乃至於一聲佛號,微小的善法滋養,皆足以讓成佛的生命、智慧的花串驟然綻放。

在生活中遇見佛陀
歷 史上那個殷切提攜弟子的佛陀早已涅槃,我們無法親炙,但《法華經》卻捎來另一個消息──在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中,佛陀帶我們從歷史的向度走入究竟的向 度,佛陀的入滅原來也是一種方便說法;佛陀不但未曾遠離,覺悟圓滿也是我們本自具足的。因此無須到其他地方尋找究竟的喜悅與自在,只要安住當下,用心聆聽 《法華經》,深入觀照生命實相,就能與經中的諸佛菩薩相應同在。


「夜裡,當我念誦《法華經》時,一座寶塔出現,光芒萬丈, 仰望夜空,觸目盡皆菩薩,而佛陀的手,就在我自己手中。」越南一行禪師在《經王法華經》寫下展讀《法華經》的感悟。「眾生皆能成佛」如同一份珍貴的禮物, 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摩尼寶珠,只要回到初心,提起經中的百千法門,從「如是我聞」到「如是我行」,心心念念不離自性,便能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佛陀的左右 手。

◎文:許翠谷
摘自《人雜誌359期:《法華經》尋寶去》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84&ClassType=1&CommId=5329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野 狐 禪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野 狐 禪

問:百丈懷海禪師說法時,常有一位老人去聽法,有一天百丈問老人是誰,老人說他以前也是修行人,曾有人問他:「大修行者也會落於因果嗎?」他答說:「不落因果。」結果竟因這句話而以野狐之身輪迴生死五百次。現在這位野狐化身的老人就請百丈為他說法,老人問百丈:「大修行者也會落於因果嗎?」百丈回答:「不昧因果。」老人聽了這句話就從畜生道解脫了。一字之差或一個觀念的錯誤,會讓人誤入歧途,難以翻身,實在可怕。請師父開示。

答:我們常聽到有人談禪、有人教禪、有人引證禪境,但也聽到他們相互批評是野狐禪。只要我們真正瞭解野狐禪的公案,也許就清楚誰是野狐禪誰不是了。

如果不用功,也沒有親自的、確實的體驗,卻走捷徑、抄近路、取便宜而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已經得到禪的悟境或禪的心要,都可能跟野狐禪分不了家。

也就是說,如果不講究先付出才有收穫的因果,就是野狐禪。因果可以用兩種方式來說,一種是邪因得邪果,正因得正果。

如果是邪因,因為因地不正,果地一定也會遭殃。比如說,要斷除我執才能真正悟入禪境,如果心有企圖,跟貪欲、名利或憤怒、怨恨、驕傲、嫉妒等心念相應而努力修行,雖然修的是禪法,但因因地不正,即使也講因果,亦是野狐禪。

如果為求神通、為求感應、為求神祕經驗、為求現生的福利而修禪法,也是野狐禪。這些是邪因邪果的野狐禪。另一種因果的說法是無因而求果或是不相信有因果,這也是野狐禪。

所謂無因而求果,是有人認為禪是頓悟的法門,最好不要修行戒定慧,也不要修六度法門,乃至人間的倫理道德也可以擱在一旁,希望用禪的觀念和方法頓悟成佛。

這些人也許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反應和精神上的體驗,卻也是野狐禪的一種。不相信有因果,就跟百丈所見到的那位老人一樣:自己還是凡夫,就否定有因果的現象和法則,即使再怎麼修行,還是落入畜生道而不得解脫。這在禪宗是如此,在一般人亦是如此。

人應該走正道,不要投機取巧而走旁門偏道,否則即使獲得一時的僥倖,但落入魔境而不自知,苦頭在後,長久不能翻身。

摘自法鼓全集04-12《聖嚴說禪》p. 0096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近廟欺神

近廟欺神

有一個青年,聽說喜馬拉雅山的山腰上居住了一位有德行的聖人,這位聖人有著超凡的智慧,靈性上已達到了完美境界。

青年便想去追隨這位聖人,他跋山涉水,費盡千辛萬苦才抵達喜馬拉雅山腰,傳說中聖人居住的地方。

聖人的居處果然不同凡俗,被茂密的樹林所圍繞,顯得那麼樸素、雅淨而安寧。

青年恭敬的敲門,沒想到來應門的是一個蓬首垢面的老太太,滿臉的怨氣。

青年非常禮貌的問:「請問大慧先生在嗎?」

老太太沒好氣的白了青年一眼,說:「你找那個瘋子和笨蛋幹嘛?」

聽老太太這樣說,青年感到十分吃驚,為什麼這位名聲傳到千里之外的大智慧者,在老太太的眼中卻是瘋子和笨蛋呢?

他忍不住問道:「你是大慧先生的什麼人?為什麼說他是瘋子和笨蛋呢?」

老太太雙眼一瞪,露出鄙夷的表情:「很不幸!我正是那個瘋子和笨蛋的老婆!那個老不死的,有時候整天胡言亂語,說一些和生活毫不相干的話,什麼靈性呀!大愛呀!美感呀!開悟呀!有時候一坐就好幾天,動也不動,八竿子打不出一個屁來,那不正是瘋子的行徑嗎?

老太太越說越氣:「還有,還有,那個老鬼既不會耕田,也不會砍柴,家裡有沒有米他一點也不關心,他不是在森林裡散步,就是默默的看著天上的明星;他不是觀看一朵路邊的野花,就是和動物玩耍說話,那不正是笨蛋的行為嗎?」

老太太不斷的訴說一些貶損大慧先生的話,使青年越聽越迷惑,不知道該不該和傳說中的聖人見面。他隨即想到自己費盡千辛萬苦才到了喜馬拉雅山,不管是真是假、是對是錯,還是見了聖人再說吧!

「那麼,大慧先生現在在哪裡呢?」

「我差遣他到森林去砍一些柴火回來!」老太太氣虎虎的說:「已經去了一整天,還沒有消息,有時候一去就是好幾天呀!真是無用呀!

青年決定去碰碰運氣,往森林的深處走去,走沒多久,就看到一個白鬍子的老先生一邊唱歌,一邊走出森林,身旁跟著一隻老虎和一隻猩猩,老虎背著柴薪,猩猩拿著斧頭。

老先生滿臉紅光,就像春天早上升起的太陽,他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彷佛草尖的露水那麼晶瑩,他緩緩走來,就如同一棵巨樹在風中,寧靜,自有風姿。

青年的內心湧起一陣狂喜,忍不住雙手合十:「大慧先生嗎?」

老人歡喜的笑了,他的笑深邃而天真,像是秋天裡湛藍的天空。

大慧先生說:「不要懷疑,你看到的都是真的,我的妻子、老虎、猩猩都是真的,我只是把太太帶給我的痛苦重擔,叫我的動物朋友分擔罷了!」

「大慧先生,我不能明白的是,您看起來就知道是一個智者,為什麼和您生活的妻子卻說您是瘋子和笨蛋呢?」

「這一點也不奇怪呀!在只重視物質的人看來,重視靈性勝過物質的人都是瘋子;對只願意把時間花在有形生活的人來說,任何花時間在心靈世界的人都是笨蛋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貪者見貪嘛!」

「大慧先生,我更不明白的是,您可以教化最兇猛的動物,為什麼不能教化您的太太呢?」

「你完全搞錯了,年輕人,教化是雙方的互動,自己不改變,誰也改變不了你!而且蓮花出於污泥,因緣際會,遇到我太太那樣令人頭痛的夥伴,才是最嚴苛的鍛煉呀!鍛煉出什麼樣的深度,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會知道。」

青年聽了感動不已,立即拜大慧先生為師。

從此,如果有人到傳說中聖人的居處敲門,來開門的老太太總是說:「你找那個老瘋子和小笨蛋幹嘛?」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很多學生。

有一天,一位學生來對他說:「老師,我要結婚了,您有什麼話可以祝福我?」

蘇格拉底說:「你要結婚了,恭喜你,如果你婜到賢慧的太太,你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如果你娶到不好的太太,你會和我一樣,成為哲學家。」

又有一天,一位學生來對他說:「老師,我要離婚了,您可以給我什麼建議?」

蘇格拉底說:「如果你從前的婚姻非常幸福,那麼你已留下美好的回憶,我恭喜你!如果你的婚姻非常不幸福,我也恭喜你,因為你自由了!」

這真是智者之言。

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也不見得能超脫生活所帶來的磨難。而往往智慧越是高超的人,越是無法得到別人更深的瞭解和理解。但磨難與誤解,並不會減損智慧的光芒。

這是為什麼俗語說「近廟欺神」了,我們最好不要到廟隔壁的人家去問神明靈不靈驗,因為他們和神明同住多年,並沒有更有錢,也沒有更大的福報。

智者也是如此,智者也過著平凡的生活,或者也有無能的一面,甚至命運多舛,所遇非人,他們只是更重視靈性與智慧罷了!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貪者見貪。只有重視靈性與智慧的人,才會看見智者。也只有開啟了靈性和智慧的人,才會懂得智者。

金剛經說: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我說,若以財、物、功、名、富、貴、神異、乃至以一切世俗心所想像者,不能見聖者,對面不相識!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