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如何建立團隊中和諧的關係?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如何建立團隊中和諧的關係?

在團體裡工作,工作的成效建立在人員間的關係,關係和諧,工作才能進行順利,我提供「行事六要領」做為參考。

一、堅守原則

所謂「原則」,指的不是個人的原則,而是整個團體的原則。我們每個人都有發揮自己才能、意見的空間,但必須在整個團體的大原則之下去發揮,才不會失之偏頗。

也 就是說要講究「整體感」,而這整體指的是整個大環境、大方向、大原則。個人是整體中的一員,應學著配合整體,一起來推動。不能因個人因素而要求整體來配合 你。好比一排木頭綁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其中有根木頭自認是整體之首,要求整排木頭跟著自己跑,這樣是錯誤的,這是「個體」而非整體。因此,個人有所要求 時,應考慮是否合乎整體原則。

除了團體中的大原則外,各單位也應有其個別的原則、政策,甚至是個人負責的某部門的某項工作職務也應有其原則,但是要以不違背大原則為前提。但「子法不離母法」,就好像國有憲法,其下有種種法令,皆以不違憲為原則。因為要堅守原則,工作才能掌握得好。

二、充分授權

這 是指上下之間的關係。在上位者必須充分授權,以方便下屬行事,否則事事指揮、干涉,下面的人遇事無權處理,會造成事情停滯,效率不彰。至於下對上,則應事 前請示,事後報告。然而充分授權後,並非完全不管,仍要常常關心、督導,這樣才能維持工作品質,不會發生結果與預期不符的情形,而有木已成舟,挽救不及的 遺憾。

三、尊重他人

人與人相處要相互尊重,常常心懷感恩,即使上對下也要心懷尊重。

尊 重並不是同情,而是:第一、尊重對方的想法、意見和人格。如果不許對方有意見、想法,會讓對方在工作上無法產生成就感。所以,不要堅持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 式做,只要不損害整個團體,能把事情完成即可。第二、尊重他人的能力。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基本能力都不一樣,各有高低,不能要求每個人都相同, 或者和自己的能力一樣。即使有人表現得不夠理想,但既然已錄用他,仍然要保持尊重。雖然對方的工作態度和我們不合,但我們千萬不可以惡言相向,這是基本人 格的尊重。

四、關懷對方

這 裡指的不僅僅是工作的關懷,情緒、身心、家庭等皆需要適當的關懷。隨時主動去關懷他人,見到有人悶悶不樂,給予一點慰問,也許對方的心結就會打開。而主管 對於職員的情緒應有所注意,並加以主動關懷,而且應該要普遍地關懷,不能只關懷其中一、二位,否則可能會造成其他人內心的不平衡。

另外,大家也不要「撒嬌」或耍花樣,故意引起別人來注意自己、關懷自己。大家同在一起共事,應該是主動關懷他人,不增加別人的煩惱,並懂得「把煩惱消歸自心」,最好是自己就能解決自己的煩惱和問題。

五、主動溝通

無 論上對下、下對上,平行之間都要主動溝通。在此特別強調由「自己主動」溝通,而非等待、等著別人來與你溝通。主動與人溝通時,最好自己先有腹案,想好該如 何做,預先設想可能遭遇到的困難,並擬好解決或替代方案。如果只是丟個難題要別人做,這樣不但事情做不起來,也容易產生是非。而當事情無法獲得解決時,就 很容易對環境產生不滿,覺得處處障礙,心裡痛苦,甚而相互懷疑,如此一來,整個團體便不能和諧融洽。

想要完成任務,一定要 採取主動、尊重的態度與人溝通。那麼如果遇到挫折,無法跨越時該怎麼辦呢?有時並非環境不通,而是自己不通,這時候就該「山不轉,路轉」;如果還是不通, 那就「路不轉,人轉」;如果還是行不通,最後還有一個法子,那就是「人不轉,心轉」。行不通的原因,有可能是想法、企畫的本身不可行,這時自己的觀念就要 改變,心改個方向就好了。不要心有不甘,一直執著原來的想法。

即使到了上天下地、左右全無路時,還是有一條路——死路一條,死路也是路啊!天無絕人之路,既然老天要我死,也只能如此了;能夠勇敢面對現實,心也就不會感到那麼痛苦。

六、隨時檢討

所 謂「檢討」,是檢討「自己」,不是檢討別人。無論是溝通不良、工作不順利、別人待我們不好,甚至把責任推給我們,都要檢討自己,是不是自己有什麼過失才會 造成這種情形。如果一再自我檢討、努力與對方溝通,仍無法改善,可以反應給主管知道,如果主管也不認同你,無法解決你的問題,那麼就請諒解對方、接受對方 吧!畢竟都是一起在團體成長的同事。

我們應隨時檢討自己的工作品質、工作成果。完成一項工作後,要開檢討會以謀改進,但是不要變成人身攻擊,否則下次便沒有人願意與你合作了。我們應該要多讚歎、慰勉他人的付出、貢獻,並針對缺點來做檢討。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壓力都市 (下) | 楊大偉 | 東周刊

其實快樂不一定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因為慾望,永遠是無止境的。常霖法師經常有句話掛在嘴邊,就是「所有安排都是最好的」,有了這句話,便會領略事情需要認真做,但不要太執著結果是否一定和目標相符。
----------------------------------------------------
壓力都市 (下) | 楊大偉 | 東周刊


要減壓,除了上期提過「求助不代表是弱者」外,以下五個小貼士,相信也可以消除部分 自我製造的煩惱和壓抑:
* 所有安排都是最好的
所有失望,都是因為和期望有偏差,但這個世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例子多不勝數,筆者當初報大學沒被第一志願的大學取錄,卻在「第二志願」的學府認識了 現在的太太,現在回想起來,還要感謝當日沒有「心想事成」。常霖法師經常有句話掛在嘴邊,就是「所有安排都是最好的」,有了這句話,便會開始領略事情需要 認真做,但不要太執著結果是否一定和目標相符,因為我們定的目標,可能只是別人的期望或社會的表面常態,不一定是適合我們的。


 * Breathing In Breathing Out
有跨國大銀行的員工表示,晚晚開OT,工作壓力之大令放假與家人相處也心不在焉,即使食雪糕也在想工作,食了也不知味道,這就是為何活在當下是需要練習的 原因。已發生的改變不了,未發生的擔心不了,但擔心本身已增加了我們的負能量。筆者聽過一句非常受用的話,就是problems are illusions of the mind,問題往往是自我製造的幻覺,因此越緊張越忙,越要緊記回到當下,breathing in,breathing out,食雪糕時就好好享受那杯雪糕。


 * 中點,不是終點
人生不是一百米短跑,偏偏大部分人誤把中點當成終點,而當在「中點」站沒有標青的成績時,便看成世界末日。其實所謂的贏輸皆是無常的,在漫長的人生中,沒 有人是由頭帶到落尾。正如一個日本電視廣告所講:「路不止一條,終點不止一個,找自己的路,不用跟別人相比,因為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可能。」


 * 識放才能釋放
其中一個壓力的來源是來自要做決定,由如何應付競爭對手到今晚去邊道食飯或情人節送什麼禮物,統統都是讓人stressful的「危險動作」,因為凡有決 定都代表有機會撞板,這亦解釋了為何這麼多人優柔寡斷,有選擇困難症。要減壓,其中一招就是要學識下放,無須作主的最好不要作主,例如當有人問 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為何任何場合任何時間都只穿圓領灰色Tee時,他的答案就是不想浪費時間和腦筋在選衣服之上,而奧巴馬也曾講過,自己絕大 部分西裝是灰色和藍色,因為一天已經夠多決定,不想因為穿著而多添一項。


* Happiness 101
佛陀教落,要快樂,首先要明白「有求皆苦」的真理。有人曾對佛陀說「I want happiness」,但不知道有什麼方法,怎料佛陀拿筆把「want」(求)刪掉,再把「I」(我)拿走,然後對那人表示,剩下來不就是 Happiness?當我們執著於自己的想要和想求時,明明生在福中,也不會有雅興去感受自己的幸福。其實快樂不一定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因為慾 望,永遠是無止境的。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為何要幫佛陀沐浴? | 楊大偉 | 東周刊

為何要幫佛陀沐浴? | 楊大偉 | 東周刊

佛誕對佛教徒來說可算是每年最重要的日子,因為正是慶祝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日子。而每逢佛誕,善信必然參與的大型活動,就是「浴佛大典」。這傳統的由來,是相傳佛陀降生後,天降香水為佛沐浴。

不過來到今天,「浴佛」的意義似乎變得越來越模糊,很多人在參與儀式時,都是向佛陀提出一連串的願望,祈求得到保佑,亦有人會鼓勵身邊的人一同參加「浴佛」,因為會有很大的「功德」。

心誠則靈自古至今絕對有數不盡的例子,但將拜佛變成「交易」,做供奉儀式去祈求換取某些祝福,便有違佛陀這位大覺悟者的原意。香港佛門泰斗覺光長老在今年 紅館浴佛典裡的致辭中,便特意指出,浴佛其實並非要浴一個佛像,而是要「浴心」,即是反省己身,清除貪心、怨憎心、無知無明的心,繼而具備慈悲心、喜捨心 和感恩心,這樣人心才會安寧,社會才能和諧。換句話說,「浴佛」以至其他儀式,重點不在「祈求保佑」,而是一個自我洗滌和覺悟的機會。

長老的這個提點,是有必要讓更多人知道。筆者感謝多年來有殊勝的因緣參與佛誕的大型活動,今年亦再次在佛誕當晚作演講嘉賓,主題是應用佛學的智慧於職場和工作。到講座尾聲的答問環節,一如以往,出現了像以下這類型的問題:
* 念佛能否減低失業的機會?
* 對某人的不正確行為感到不滿和憤怒,請問念經能不能息怒?
* 假如公司有一個麻煩而沒有生產力的員工,解僱他會有甚麼因果?
* 我和公司的同事因宗教不同而產生很多磨擦,應該怎辦?


 現場的高僧大德聽到這些問題都會指出,失業的大前題不是在有沒有念佛,而是自己工作的態度和表現。面對「惡頂」的人時能否息怒,是看我們的待人處世,若企 圖以火撲火,那念多少經也沒有用。至於假如公司有人不事生產兼且添來大大小小的麻煩,解僱他不但不會有惡果,而且是必須要做的事,否則只會把負能量和得過 且過的習慣傳播給更多人。至於最後那條問題,佛教徒都是講求包容和自在,絕對尊重其他人的宗教和個人修養,若出現磨擦,肯定是先反省自己。

其實這些問題背後的重點,是大家其實不應將佛陀神化或偶像化,亦無需將日常生活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正如長老說的「浴佛其實是浴心」,佛學其實就是去除心中垢污和執著,令身心得到自在,懂得調節自己的狀態。

佛家有云:「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一天到晚把佛掛在嘴邊,但轉頭展現的卻是各式各樣的貪嗔癡,那是不可能會得到保佑的,因為佛的核心思想其 實離不開兩個字,就是「因果」。若是以實實在在的心去種善因、結好緣,以行動幫助眾生,那到因緣成熟時,即使不求,好報也定必會出現。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楊大偉: 佛學兩個「較」 不比較不計較 | 經濟日報

楊大偉: 佛學兩個「較」 不比較不計較 | 經濟日報

感謝《經濟日報》今天刊登的訪問,主題是如何將《心經》和佛學智慧應用在生活。
學兩個「較」:不比較、不計較;
明白隨緣不是隨便,不執著不等於不進取。
聚焦在能控制的地方,不擔憂控制不了的事情,做好計劃但不過分擔憂。

由於對佛學理解仍非常粗淺,不圓滿的地方,請多包涵。
---------------------------------------------------------------




鄉議會主席劉皇發今年為香港求得中籤,籤文中一句「色則是空空是色」引來對香港前景各種解讀。句子語出《心經》,是佛教徒常會背誦抄寫的佛家經典,冀參透箇中含義,修心養性。
近年香港流行禪修,近月新開的慈山寺預約參學的名額也常告爆滿。本報一連兩日借助《心經》,探討如何將佛家思想積極地應用到生活、工作中。

港人物質豐 心靈空間小
「現代人來到這一刻,肯定需要找心靈出路。」社企創辦人、佛教徒楊大偉這樣說。「物質的出路已去到七七八八,一般人不一定用很多錢,基本生活也大致可應 付;如今個個拿着手機,資訊超負荷,心靈空間卻小得不堪。香港物質排Top 10(前10名),(服務業)微笑指數排(全球)尾三。」
寺廟參訪名額爆滿、Google等企業推行Mindfulness Training(正念訓練),在他看來,都是現代人要為心靈找出路的表現。他謙稱不是佛學專家,擅長的是將艱深的佛理化繁為簡,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應用佛學」。

「《心經》就是心的訓練,訓練心理質素,就像去健身房做肌肉訓練,去進修班增進知識。」他說:「佛學很積極,put you in the right mental framework(令你在正確觀念的框架裏運作),令你不會自己製造失望給自己。」

事物因緣聚散 活在當下
楊大偉解釋佛家所講的「因緣和合」,通俗舉例為:「天氣好,一男一女在公園,一個跑步,一個遛狗,互相認識,後來結了婚。」一切皆是因緣和合所生。而所謂 「色即是空」,「色指物質、有形相的東西,而空不是指empty、nothing(空洞),而是解『常變化』,不停流動。」

有形的物質總是無常,「今天天氣晴朗,明天未必,今天兩家公司合併,明天分拆也不一定。」事物隨着因緣而聚,隨着因緣的散而分開,「但人的內心不太接受無常,例如年輕不接受年老,結婚不接受離婚,興旺不接受衰落,聚不接受散。」

佛陀說「活在當下」,楊大偉指,看透了緣起緣滅、生死起跌是定律,對很多事情的強求和執着會減輕,不會大喜大悲,心境找到自在的狀態,同時盡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從中得到滿足和快樂。

聚焦可控事 不過分擔憂
雖然《心經》提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色(物質現象)、受、想、行、識(精神現象)這「五蘊」都是空性,都隨着因緣的變化而變化,但「隨緣」並非隨便,不執着不等於不進取。

他說,「緣」分為兩種,例如考試前溫習是自己可以創造的,而考試當日塞車遲到則是不可控因素,只能「隨緣」。聚焦在能控制的地方,不擔憂控制不了的事情,做好計劃但不過分擔憂。
佛學更多是教人調整心態,著有《棟篤禪》、《開工正能量》的楊大偉舉出「應用佛學」的經典例子,「有個女仔失戀,法師說恭喜她,因為那個男人失去一個愛他 的人,而你則是失去一個不愛你的人。法師不是叫她去求神燒香,而是一個mental switch(思維的轉變),令她不至於深受打擊。」

尋答案製效應 推向主流
佛學還提倡兩個「較」——不比較不計較,「有些煩惱是自我製造的,但有些則是結構性問題,較難改變,不止靠心靈調整,還需政策、環境、商業手法等的調整, 這也是環球性的問題。」他舉例免費電視牌照風波,「市民真的想有選擇,是個近乎黑白的問題,怎能沒有負面情緒?不合理的情況下就要爭取了。」他指這是個共 同參與的城市,用佛學「共業」的概念,所有的效果都將會由全民共同承擔。

 如今科技發達,令社會怨氣更快聚集,提出問題又如何?楊大偉以推行環保素食的社企Green Monday為例,認為「可製造solution」,「自己嘗試尋求答案,製造一個效應,再反推向主流。由有變無是無常,由無變有也是無常,一是 break down(瓦解),一是break through(突破)。」(系列二之一)

壓力都市 (上) | 楊大偉 | 東周刊

承認脆弱,也是一種堅強,其實壓力就如自己給自己上的一把鎖,問題沒看通時我們以為被困,但都有智慧去看清晰時,我們會赫然發現,解鎖密碼一直在我們身上。
--------------------------------------------------
壓力都市 (上) | 楊大偉 | 東周刊


以下是幾則近日報章雜誌的新聞標題:「港快樂指數急跌八位」、「九成雙職婦女精神困擾」、「六成中學生抑鬱絕望自殘響警號」、「港童快樂指數新低」、「男 子疑抑鬱厭世墮斃」等。說「近日」嚴格來說不太正確,因為這已成為持續性現象。無論是壓力、焦慮、抑鬱,各種大小情緒病在全球蔓延已不是新聞,全球有超過 一億二千萬人是抑鬱症患者,單是美國,每年因工作壓力所導致的各種疾病,便最少造成十二萬人死亡,比糖尿病、腦退化症和流感死亡的數字更高。

但縱觀全球,香港人的「病情」無疑屬於嚴重的那一邊,像理工大學的調查指出,六成學生有輕微至嚴重抑鬱,幾乎每天或每周一半以上時間覺得自己低落、沮喪、 絕望、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和覺得令家人失望。另一個調查則指九成婦女因受精神困擾導致失眠、記憶力衰退甚至女性疾病的困擾。男士方面,無論是焦慮症或強逼症 都和女性相若,但在內地,在探討工作壓力的人群中,居然是男性佔63%,證明男性的心理健康問題隨時比女性更嚴重。

當全城都一面倒壓力「爆煲」,整體快樂指數自然好不到哪裡去,難怪最新報告顯示港人的快樂指數大幅跌到72,位列在利比亞(63)之後,與印尼(74)為鄰。 

生活在壓力都市,如何減壓自然成為一個關鍵的議題,偏偏大部分人面對壓力皆採取忽視的態度,不會主動尋求協助,這問題尤其以男性特別嚴重,因為有調查發現,男生最常採用的減壓「秘方」,竟然就是打機!

有趣的是,這個困擾二十一世紀人類的問題,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已經明確預測。這位大覺者表示無論是「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及「五蘊熾盛」等苦, 都是人必須要面對的煩惱,因此明白問題的根源與及相應的解決方法,才有脫離壓力煲的轉機。不過佛陀的詞彙畢竟對一般人來說太玄太深奧,因此筆者嘗試將其簡 化和摩登化,為大家準備一套減壓實戰手冊:

× 求助不代表是弱者
近期盧凱彤在不同場合都有透露之前患上躁鬱症,除了經常失眠,思想和情緒皆長期處於極端狀態,黃耀明很早已勸她找醫生,但最初她拒絕,怕被人標籤,但後來 和醫生並肩作戰了多個月,病情有所改善,明白「求助不代表你是弱者,而是代表你不放棄自己」。由不接受到勇於面對,今天病捱過了,枷鎖放下了,Ellen 除了夜夜好眠,更感悟到某程度這個病是一種恩賜,令其思想變得自由而無界限,大量想法和概念在腦內爆發,這正正就是佛陀說「煩惱即菩提」的最佳示範。她現 在把患病時隨心畫的畫作展覽,為無數人帶來關注和希望,而她在訪問中的一句話,特別能感受到她那撥開雲霧的「開竅」,就是「承認脆弱,也是一種堅強」。其 實壓力就如自己給自己上的一把鎖,問題沒看通時我們以為被困,但都有智慧去看清晰時,我們會赫然發現,解鎖密碼一直在我們身上。


(待續)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破除六大錯誤「鈣」念!

破除六大錯誤「鈣」念! 
作者:國民健康署(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營養科主任:陳燕華) 2014.11.17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865

最近在診間常常看到老人家飲食都是吃麥片加牛奶,喊著骨頭痠痛、無法運動,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通常伴隨關節炎、骨質疏鬆、血脂肪過高、慢性疾病。
如同歐美國家,台灣目前骨鬆人口也很普遍,50歲以上的女性25%有骨質疏鬆症,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是女性。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的建議,鈣是治療最基本的基石。

日常中最易取得高鈣食物,除了乳酪、牛奶、起司、奶粉、優酪乳等乳製品外,另外豆干、豆腐、豆皮、豆包等豆類食品,除了有鈣質,也含有天然的「大豆異黃 酮」,有助於鈣質吸收;黑芝麻、杏仁果、腰果、開心果等堅果類,則可增加維生素E,對骨質密度的補強有間接性幫助,且長時間少量定量的吃對心臟有保護,但 值得注意的是,若吃堅果類食物,油類攝取則須減少。而吻仔魚、小魚乾、蝦米、蛤蠣等海鮮類也都是每餐可搭配食用的高鈣食物。 

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研究所發現,每天吃40公克的芝麻,能夠降低人體血液中一成的膽固醇,並能有效延緩「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時間,約20%,就學理上來說,可以達到預防癌症的功效。

輔大食營所教授蔡敬民發表研究成果,希望民眾能適當食用芝麻。蔡敬民解釋,人體動脈硬化是由於攜帶膽固醇的顆粒陷入血管壁內,導致體內自由基增加,除了造成心血管病變之外,也增加致癌機率。

實驗證明,含有豐富油脂成分的芝麻,確實具有抗氧化作用,延緩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時間,達到保護器官組織,預防老化的效果。 不過,新鮮芝麻必須經過高溫炒焙之後,才能產生效果,研究發現,經過攝氏 160 度到 190 度溫度烘炒,芝麻抗氧化的功能才能達到最高。蔡敬民建議民眾,可以多多食用芝麻糊、芝麻餅......。然而鈣質進入人體後並非馬上被利用,必須透過維生 素 D 的轉化才有可能被吸收儲存。

人體中的膽固醇透過「陽光日曬」產生維生素 D,然後經由肝臟、腎臟轉為活化型 D3,這種活化型 D3 會刺激腸胃細胞,使其分泌可與鈣結合的蛋白質,才能將鈣質吸收至人體,達到補充鈣質的效果。

常在門診間聽到患者問到一些對補鈣的錯誤”鈣”念,整理如下:
Q1.大骨湯含鈣多?
A1:錯,100c.c.大骨湯僅含4毫克鈣,因為鈣質不容易從骨頭溶出,除非加入醋熬煮。 

Q2.蛋與肉很營養,鈣應該很多?
A2:錯,肉類100公克約只有1~3毫克鈣質,雞蛋一顆也大約是17毫克左右。 

Q3.吃魚補充鈣質?
A3:難,100公克的魚肉,含鈣量多數低於30毫克。 

Q4.多吃小魚乾補充鈣質?
A4:可以,但不建議。小魚乾100公克的鈣含量高達2213毫克,但是膽固醇也高達669毫克,也有害海洋生態。

Q5.芝麻100公克含1456毫克鈣,我就多吃?
A5:錯,許多資料都用100公克的食物可提供多少鈣質來表示食物的含鈣量,但是這不是你應該吃的量,要飲食均衡,多方選擇最好。

就拿芝麻來說,它可是可榨芝麻油的,熱量高,補充鈣質,可鼓勵吃,但每天食用量建議為16公克,也就是2/3湯匙的黑芝麻,可提供116毫克的鈣質。 

(100年衛生署公布最新飲食指南,建議每天堅果種子類類要吃1份) 

補充說明:
在六大類食物當中,若依照六大類均衡飲食的份量原則,奶類平均1c.c.大約可以提供1毫克的鈣質,是鈣質含量最豐富的食物。其次是傳統豆腐與豆乾,因為 傳統豆腐與豆乾需要添加含鈣物質幫助凝固,因此每100公克可提供140毫克的鈣質,蔬菜也可提供部分鈣質,平均一碟100公克,約可提供10~100毫 克的鈣質,尤其部分深綠色蔬菜含鈣量較高,特別是芥藍菜每碟可提供238毫克鈣質,堪稱蔬菜界的鈣質之王;另外2/3湯匙的黑芝麻,也可以提供116毫克 的鈣質。 

Q6.傳統豆腐與豆乾含鈣量高,所以豆漿與嫩豆腐含鈣量也高?
Q6:錯,傳統豆腐與豆乾需要添加含鈣物質幫助凝固,因此每100公克可提供140毫克的鈣質。但是豆漿與嫩豆腐或雞蛋豆腐是不用添加的,所以幾乎不含鈣質。想補充鈣質,建議你每天小菜都來一盤傳統豆腐或豆乾。

(大力建議做豆腐的廠商,標示出鈣含量,並且不要添加防腐劑與豆乾常用的染色劑,若大家發現有此類廠商請幫忙告知,造福大家),100年新的飲食指南, 把"肉魚豆蛋類"改成"豆魚肉蛋類",就是建議大家每天蛋白質食物的選擇請優先選用大豆類製品(請注意:是黑豆與黃豆才是蛋白質類,不要吃成紅豆綠豆了, 那是澱粉醣類)。

一般而言,人體對食物中鈣質的吸收率約為30%,例如牛奶與豆漿鈣質的吸收率為30%。某些蔬菜含有大量的草酸或植酸,會阻礙鈣的吸收,例如菠菜鈣質的吸收率只有5%。如果蔬菜的草酸含量低,鈣質的吸收率會大大提升至50~60%。

上了年紀的人胃酸不足或使用抗酸劑也會抑制鈣的吸收,因此老年時吸收率有降低的現象。因此老人家可以在麥片加入牛奶及無糖黑芝麻粉,或者豆漿加入黑芝麻粉 增加鈣質吸收。一般說來,孩童的鈣吸收率可高達75%,成人對鈣的吸收率為20%至40%,老年人對鈣的吸收能力則會減弱。30至40歲是骨質最強壯的巔 峰時期,這都仰自從小開始儲存建立的「骨本」。

各階段需要鈣的建議攝取量
鈣補充劑 
如果無法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量的鈣質,可以考慮服用鈣補充劑。選擇補充劑的時候應該要閱讀成分和劑量,並遵循指示服用。鈣補充劑最好在飯後1-1.5小時 後服用,避免食物的干擾可以促進吸收。鈣的消化吸收需要胃酸的協助,胃酸分泌不足者不宜空腹服用,應該在餐後服用以利吸收。 

各種鈣補充劑的鈣化合物不同,所含的鈣量差異很大,吸收率也不相同。常見的鈣補充劑可分為胺基酸鈣化合物、有機酸鈣化合物、碳酸鈣、骨粉鈣、貝殼鈣、含鈣 抗酸劑等。碳酸鈣的含鈣量最高,吸收率大約30%;貝殼鈣的主要成份也是碳酸鈣,珍珠粉就屬於此類。胺基酸或有機酸鈣的鈣量約10-30%,吸收率略高, 但是因為鈣含量較低,服用量需增多,價格也較高昂。骨粉鈣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鹽,吸收率較低。含鈣的抗酸劑主要是用來中和胃酸,過量反而不利吸收。


<本文刊登於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要如何得到『鈣』高尚的身體》,授權康健雜誌使用。>

健康2.0 《你以為天天都有吃蔬果就能營養均衡遠離疾病?》節目影片線上看


http://vitagrace.pixnet.net/blog/post/424110008


你是不是也以為...
天天吃蔬果就能營養均衡遠離疾病?
在家自已煮最健康?
青菜+魚+飯=營養均衡?
青菜過水燙輕盈無負擔?
清蒸就能保留食物營養不流失?
很多我們自以為正確的飲食方式或習慣,可能都是錯的!
 
要怎樣吃青菜才最營養?
正確的料裡方式是什麼?
如何找到正確的健康飲食比例?
千萬別錯過這集健康2.0,教你正確回家吃自己的好方法!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如何與難溝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們在工作時,無論與誰互動,都要以尊重的態度,將對方視為菩薩。像在法鼓山團體中,大家會互稱對方為「菩薩」,就是將對方當成菩薩來對待。即使遇到的是不友善、不配合或是能力不佳的人都是一樣,千萬不要因此懷疑對方的工作態度或是工作能力。既然已經和他一起共事,就要將他當成菩薩看待,尊重他的人格。

因此,彼此間不可以使用粗話、刻薄話或者是指責的語言,一定要用尊敬、善意的語言,譬如:請教、請問、是的、對的、好的、很好等。同樣的,面對不同意見時,也不可以用命令或反抗的方式,而要用商量的方式來溝通處理。

身為主管者,要尊重專業工作人員以及多數人的意見,執行者則要尊重主管的指導。如果部屬不接受主管所分配的工作,應提出不執行的理由及意見,而不是一味的抗拒、對立,要以商量的方式尋求解決。譬如,主管下達一個命令,如果身為部屬有自己的想法要表達,就可以建議說:「是的,這件事情您考慮得很好,但是從執行的角度來看,另一種作法可能會比較節省時間和金錢。」

在交辦工作時,不要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執行者,而是先詢問在期限內是否能夠完成,以及彼此溝通執行時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溝通之後,如果能充分信任,執行者通常都能盡力去完成。由此可見,部屬與主管的良性溝通是讓工作順利的必要條件。

但是,在工作場合中,各種人都有,有的人自私、推諉責任,老是跟你作對,但即使這樣,我們對他還是要抱持希望,因為從修行的立場而言,每個人都還是有轉變、改善的機會。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認定對方不好,留下刻板印象,那麼,對方就毫無翻身的機會,彼此間的關係亦不可能改善。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以及與人互動時,要有菩薩精神,對任何人都不要失望、對立,而要消融自己,包容人、體諒人。

這個觀念很有用,因為只要能消融自己,就能包容所有的人,心中就沒有對人的恨意了。否則,你光聽到他的名字就一肚子火,如果再見到他的人,那就是仇人狹路相逢、怨家路窄。所謂怨家路窄,其實不是路窄,而是你的心量小,如果你能包容他,怨家本身就不存在了。雖然他可能還是你的怨家,可能還是會整你,但只要你心中不要以怨家來看待他,那他就不是個怨家了。

有一位參加過禪修營的學員告訴我說:「師父,自從我學過打坐以後,就再也不會生氣了。雖然我經常受人欺負,但我不生氣,也不會跟人吵架,只是我還是覺得不服氣!」我一聽就覺得奇怪了,既然不生氣,怎會不服氣呢?這樣他的氣到底消了沒有?當然沒有消!我說:「你這怎麼叫作不生氣,只是沒有發作而已。你心裡面的火氣很多、很危險,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爆炸了!」他雖然把氣暫時壓下來、把氣吞忍下去,累積久了,將來一旦爆發,必會發生危險。

所以,只要我們懂得消融自己,心中的怒氣就不存在。有時候嘴巴上說幾句氣話,那沒有關係,講完了,你的氣就消了。但是最好是在消融自己的時候,連這種抱怨的話都不講,因為抱怨的話只要一講,不但傷了人,也可能因此傳出去,衍生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抱怨是損人不利己的,仍應消融自己,沉著守口,才是利人利己的智慧行為。

工作便利貼

因為從修行的立場而言,每個人都還是有轉變、改善的機會。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認定對方不好,留下刻板印象,那麼,對方就毫無翻身的機會,彼此間的關係亦不可能改善。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不貪著禪定之樂

 
修習禪定的人,他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於意識都不與外界接觸,不受外境的影響、干擾。而在他們的內心世界裡,也和從前的回憶、歷史,未來的計畫、想像,以及現在的四周環境完全隔絕。此時他是全然獨立的,因為沒有任何著力點,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困擾他。因此,能得到一種不為外境所動的快樂,也就是「定樂」

定的快樂有深有淺,淺的是沒有身體的負擔,感到非常輕鬆自在;深定是連前念與後念的思想負擔也沒有了,心中一事不掛,只有一個「非常安樂」的感受,有一點類似「何處惹塵埃」的境界,無論任何東西都招惹不到他。

然而,無論是淺定或深定,都還是有「自我中心」。在淺定中,雖然並沒有自我、非我的分別,但定樂的感受還在,所以還是有自我的。更深的禪定,會失去時間感、空間感,進入定中以後,感覺上才過了一彈指的時間,實際上卻已經過了好幾個小時,甚至過了好幾天都不自知。沒有了時間,就表示沒有雜念、妄念、夢境,頭腦裡面沒有任何境界出現,這不是昏迷,也不是死亡,而是心念不起作用。雖然心念不起作用,但是「我」還是在其中。

起坐、出定以後的人,會感覺渾身上下舒暢無比,這是因為入定以後,頭腦獲得休息,身體也跟著全部休息。在那一段時間之中,身體裡所有的毛孔、細胞、經絡都是暢通無阻的,沒有緊張、壓迫感,這才是徹底的休息,而且可能比睡覺時所得到的休息還要充分。因為睡覺時,意識還在不停地活動,無法真正的休息。

定樂可說是一種解放的快樂,就像生完小孩之後,分娩前昏天暗地的陣痛一下子沒有了,就會覺得快樂的不得了。當我們入定時也是如此,平時因為頭腦的負擔太重,連帶身體的神經也會受到影響,一進入定中的境界後,身心的負擔就都完全解除、消失不見,這樣的快樂誰不喜歡呢?

而且,無論是定中的快樂,或是出定之後通體舒暢的快樂,都是無可比擬的。有過這種經驗的人,出定以後都會想再入定,想要不斷地繼續打坐。所以,享受過定樂的人不免會對世間感到厭倦,不再碰男、女色,也不會貪著口腹之欲。因為世間任何快樂,都比不上定中的快樂,包括官能刺激的快樂也比不上!

可是,貪著定樂的人就像烏龜一樣,遇到敵人、野獸要攻擊牠時,馬上就把四隻腳、一個頭、一條尾巴,統統都縮到龜殼裡去,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敵人要吃牠也吃不到,只能咬到牠硬硬的殼。因此,定樂實在不是最究竟的,我們修習禪定的目的只是為了進入智慧的領域,做為實踐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基礎。如果我們貪著禪定的寂靜妙樂,不願出離禪定,那就永遠不能達成學佛的目的了。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不為任何目的而奉獻

 
以佛教的立場而言,「解脫樂」才是究竟的快樂,而追求解脫樂的唯一道路,就是行菩薩道。然而,很多人把行菩薩道看得非常高深莫測,認為自己的層次很低,根本達不到菩薩的標準。因此,他們遇到我時總是說:「師父,因為您的修行境界已經很高了,所以才能行菩薩道!」

其實我也是普通人,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行菩薩道並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而且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在空口說白話或是高談闊論。事實上,每個人只要願意嘗試,也很容易做得到,而且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快樂。

解脫的快樂並不一定要等到徹底解脫時才能得到,只要朝著這個方向走,每走一步就會有走一步的快樂,而且一點都不是勉強得來的。例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分,而且通常都身兼數職、具有很多身分,只要我們能夠負擔起各方面的責任,盡好自己的職責,就能品嚐到解脫的滋味。

這是因為當我們做事時,如果能抱著不為任何目的而奉獻的態度,一心只是為了把工作做好而盡責、盡心,絲毫沒有想到背後的目的,就能夠無私地付出,並體會到快樂。否則,如果總是為了特定的目的才想要奉獻、付出,就很容易陷入等待、期望之中,心裡老是想:「我付出這麼多,而上司從未考慮提高我的待遇和陞遷!為什麼這麼不公平?」情緒反而會因此起伏不定,痛苦不已。

相反地,如果不考慮這些問題,只知道努力付出、奉獻、實踐、盡責,就像俗語所說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結果沒預期得到的東西反而得到了,而且是得來毫不費工夫。這就是菩薩精神,也是解脫的快樂。

盡責任就是默默耕耘,至於會有什麼收穫,自然「老天有眼」。所謂「老天」,其實就是「因果循環」,如果我們付出的多,卻得到的少,就表示因緣尚未成熟,那就繼續努力吧!所謂「水到渠成」,水總是會來的,如果水還沒有來,就表示目前時機未到,那就再慢慢地挖地、開渠。如果能這樣想,得到成果時既不覺得意外,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如果沒有得到,也會知道是因緣還未成熟,而不會感到氣餒。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能不為追求任何目的,只為奉獻而奉獻,這種精神本身,就能為自己帶來解脫的快樂。

人類歷史上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半來自偉人們「為奉獻而奉獻」的精神,才能獲得後世對他們的歌頌和讚歎,但如果他們當初僅僅是為了自私的目的而努力,我相信他們也不會成功的。

總之,只要一件事情是自己樂意做的,而且別人讓我們有機會奉獻,我們就能夠在其中得到快樂。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菩薩道的解脫之樂,一定要在解脫以後才享受得到,在還沒有解脫以前,做了多少,就能享受多少快樂。

行知合一 | 楊大偉 | 東周刊

就是很多人誤把知和行畫上等號,以為知道、聽到便代表做到,但現實往往是另一回事。達到知行合一,講得出做得到,絕對是少數而非主流。因此無論任何事情,最終都必須要解行並重,而且兩者之間,行可以說是更為重要。因為這個世界,沒有行,根本不算真知。
----------------------------------------------
行知合一 | 楊大偉 | 東周刊 


Green Monday年初起和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大學著名商學院Wharton在校內做了一項調查,去了解在這頂尖的長青藤大學裡,到底大家對地球暖化的迫切性了解有多深,是否知道肉食和氣候變化的關係,以及會否在生活中作出改變。

結果顯示,雖然絕大部分人皆認同環保的重要,但明白地球暖化危機已經迫在眉睫的人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而知道動物和畜牧業是頭號碳排放元兇更是少數。但 最令人訝異的是,即使已經知道肉食是影響地球暖化的人,依然沒有作出實際行動去調整飲食習慣,亦即是說意識(awareness)和行為改變 (behavior change)居然沒有直接的連系。

從科學家以至聯合國的角度,自十年前起做了那麼多研究,出了那麼多報告,苦口婆心的勸大家肉食是碳排放的第一大元兇,但即使連長青藤大學的高材生,依然是知而不行,那說到底,豈不是「得個吉」?

筆者透過這個調查最想帶出的一點,就是很多人誤把知和行畫上等號,以為知道、聽到便代表行動,但現實往往是另一回事。誰不知道夜瞓不健康,但為何大家還是 晚晚煲「大時代」?賭錢的人誰不知道有機會傾家盪產,但為何大家還是泥足深陷?這都證明了一點,就是人不是理性動物,講一套做一套,才是真正的常規,達到 知行合一,講得出做得到,絕對是少數而非主流。
假如將問題帶到一個更哲學性的層面,若然知行並非合一的話,那種「知」,到底是真「知」還是假「知」?一個批評別人教育小孩方法有問題的人,假如自己不是一個父母,那到底是真懂還是假懂?一個在商學院研究無數成功案例卻從未試過創業的人,到底是真專家還是偽專家?
行動派沒有理論的支持固然容易走冤枉路,但理論派沒有行動配合又何嘗不成為「吹水一族」?因此無論是任何事情,最終都必須要解行並重,而且兩者之間,行可 以說是更為重要。就例如有些人聲稱自己喜歡做善事,但他們講的幫,到底是捐些錢和出席一下什麼籌款晚會,還是真正深入了解和體驗需要人士的處境?沒有親身 和需要的人接觸,又怎會領悟自己原來一直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講回素食,其實歸根究底之所以未能普及,離不開「四不夠」,分別是不夠選擇、不夠方便、不夠美味、和給人印象不夠營養,因此像文首的那個調查發現,即使知 道素食對環保有好處的人,依然可以沒有付諸行動。Green Monday之所以那麼積極去和餐廳、校園午膳供應商、以至在超市舉辦素食節,目的就是要從供應入手,解決這「四不夠」的樽頸,把重點放在行為改變,繼而 從實踐中傳遞訊息,強調行知合一。
因為這個世界,沒有行,根本不算真知。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快樂有很多層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樂」,是一種刺激、發洩以及官能的享受。例如,看美景以滿足眼睛的享受、聽音樂以滿足耳朵的享受,或是大吃一頓以滿足口腹之欲等,都是透過身體的官能所產生的快樂,是在刺激感官以後,心中出現的陶陶然、非常享受的感覺

但是這種快樂只不過是短暫的麻醉而已,並不是全然的放鬆。以喝酒為例,黃湯下肚時的確很快樂,但是喝醉以後的痛苦卻難以言喻,尤其第二天宿醉的折磨就更難受了。所以,刺激身體官能所產生的快樂都會有後遺症,而且刺激的強度還必須隨著次數的增加而不斷地提高,永遠不可能滿足。

在欲樂之中,除了幾種感官的刺激以外,還有一種是成就感所帶來的快樂。人生在世,並不只是為了滿足官能的享受,內心成就感的享受,也是人們追求的目標。例如,在文藝創作的過程中,會帶來內心的快樂;或是讀書讀得非常開心,忽然心有所體悟,也讓人感到很快樂;又或者本來不會的技藝,突然之間學會了,而且還博得他人的欣賞、讚歎時,都會讓人覺得很高興、很有成就感。但是這種快樂也很有限,短暫的快樂消失之後,馬上又會感到不滿足,而且一旦滿足到了驕傲的地步,痛苦就會隨之而來。

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境界是永遠追求不完的,當自己的成就到達某一層次以後,還是要繼續不斷地往上爬。但人的生命畢竟有其終點,到最後根本不可能再突破時,只好對自己喊停,此時會有一種失落感。因為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了,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不禁懷疑自己一直向前衝究竟是為了什麼?此時如果沒有宗教信仰的引導,難免會茫茫然,感歎著說:「真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

其實,追求成就感的滿足和快樂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它是促使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一直不斷往上、往前進步的動力。一般人如果沒有成就感做為生命的動力,就會覺得活著沒有意思。但矛盾的是,千辛萬苦地追求成就,卻發現所追求的目標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這是因為普通人的心不斷地在動,不是心猿意馬,就是三心二意、心不由己,總是無法掌控自己。在這種情形下,連自己也不知道這究竟是樂?還是苦?但這種不明苦樂的焦灼本身就是苦。因此,一般人在感到無聊時,往往需要找其他人談話、聊天,或者是看小說、看報紙、聽音樂,找些娛樂來消遣自己、消磨時光,讓自己的注意力有所寄託,否則就不知道該把心放在哪裡?

修習禪定能讓我們的心念集中、統一,而得到失卻身體負擔的定樂,能夠免除享受欲樂所帶來的後遺症。在定中的人心無所寄,如果一定要說有所寄的話,也是寄於「一念心」上。因為寄於一念心上,所以心能夠安定下來,內心世界非常穩定,根本不需要再向外求取寄託,就不會再受外在環境所動搖了。

管理,不是管你 | 楊大偉 | 東周刊

很 多管理層犯的第一大錯,就是以為管理就是「管你」,他們沒有搞清楚,除了金錢報酬,絕大部分員工最希望在工作找到的,是滿足感、成就感、認同感。今天的領 袖都必須要具備兩個V,分別是Vision和Value。Vision指的是願景,而Value則是操守和價值觀。當一間公司或組織的理念真的讓團隊感到 振奮和受啟發時,同事會喚起自己的創意、靈感和使命,屆時就正如那經典名句所說:「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

------------------------------------------------------
管理,不是管你 | 楊大偉 | 東周刊 


這個世界,不管是商界、政界、學界、社福界,只要是企業或組織,都一定有老闆、領導人或管理層,只不過當老闆的不一定代表識得管理,領導人也不一定就是領袖的材料。

很多管理層犯的第一大錯,就是以為管理就是「管你」,像最近一項調查列出工作環境中最令員工討厭和反感的地方,結果高踞第二位的,竟然是「大/小便要向上 司匯報」。雖說上司的天性是怕員工偷懶,因此micro-manager無疑是無處不在,但弄到要記錄僱員上廁所的時間及次數,這班管理層可有搞清楚,到 底他們是管公司效益還是員工的生理時鐘?在今天的手機和網絡世界,上班根本就沒有地點的局限。一個效果主義的上司絕不會有事無事都管一餐,因為過度干預員 工的工作空間,一定只會帶來反效果。

「管你層」的另一特色,是當正員工應該二十四小時隨傳隨到。智能手機的出現已經令上下班時間越來越難界定,一些僱主亦因此經常會在下班時間向員工發訊息查 詢工作進度,然後要求對方在限定時間內回覆,特別是WhatsApp有了「雙藍剔」(代表短訊已被閱讀)的新設計,令很多員工投訴當收到老闆短訊後,感到 有即時回覆的壓力。整體而言,在非工作時間找員工談公事,肯定是另一個「管你層」最令人抗拒的惡習。

不過排第一位最多員工投訴的,乃「公司經營手法不良,包括明顯誇大產品功效或提供劣質產品」,有77%人表示會因此而辭職。社會上很多無良老闆為賺錢,用 盡所有方法偷工減料,再想辦法瞞騙顧客或誤導市場,卻忘記了即使瞞得到外面卻瞞不了內面。而這種「管你層」永遠以為有錢使得鬼推磨,出得糧給員工自己便是 上帝,即使是黑白顛倒,指鹿為馬,員工都應該天經地義去奉行。但當上樑不正,試問留下來的人,道德和操守又會是怎樣?

其實「管你層」最沒有搞清楚的,是除了金錢報酬,絕大部分員工最希望在工作找到的,是滿足感、成就感、認同感。當認同工作的意義,即使沒有人吩咐,大家都 會無分彼此拼盡全力,相反即使是天文數字的工資,但當上班的唯一目地就是令老闆的荷包變得越來越腫脹,過程還要被人呼呼喝喝,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尊嚴的 話,那任何人只要一有機會,都必然會選擇跳槽或另起爐灶,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今天的領袖和管理人都必須要具備兩個V,分別是Vision和Value。Vision指的是願景,而Value則是操守和價值觀。沒有這兩個V的「管你 層」,只懂一天到晚投訴員工如何怕辛苦和難管教,卻不知道自己根本缺乏「撻著」團隊熱情和拼勁的能力和條件。相反當一間公司的理念真的讓人感到振奮和受啟 發時,同事根本會喚起自己的創意、靈感和使命,屆時就正如那經典名句所說:「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以奉獻的精神成就他人

 
奉獻並不等於是犧牲,很多人把犧牲跟奉獻當成是同一回事,其實不然。奉獻是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貢獻給最值得我們尊敬的對象;雖然奉獻了,卻不但不會損失,反而在奉獻中自我成長,收穫更多、進步更快。這就是「四眾佛子共勉語」中「利人便是利己」的道理。


可是犧牲就不一樣了,犧牲只能一次,例如用身體來犧牲,犧牲後就沒有了,一粒麥子種在土底下,生出更多的麥子後,自己卻沒有了,這如同犧牲了上一代來成長下一代。乍聽之下蠻令人感動的,很多人也覺得這是非常的偉大,就如同有人說父母是為兒女犧牲,男女為愛情犧牲等,其實這是非常悲觀的。以佛法的觀點而言,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盞智慧、慈悲的無盡燈,我們可以把這一盞無盡燈奉獻給大眾,讓大眾都來點亮他們自己心中的那一盞燈。這是《維摩經》中所說的,也就是佛心。把你的智慧、慈悲,以及所有的一切奉獻給他人,讓別人得到安慰與想要的,但自己並沒有損失,這是奉獻,而不是犧牲。犧牲是毀滅自己而利益他人,奉獻卻是永遠的成長自己又成就他人。一位沒有慈悲心,不與其他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不願意奉獻的人,是沒有福報的人。


能夠奉獻,就能夠成就大眾。佛陀告訴我們,要成佛應該要先修學佛法,要先學習著如何斷煩惱。而斷煩惱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菩薩的精神,就是「利益眾生、廣結人緣」。而做菩薩先要發大菩提心,而初發心是最可貴的,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行遠登高都是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如果腳下第一步不跨出去,一味好高騖遠,則永遠只是望梅止渴,不切實際,止不了渴,因此一定先有初發心,然後腳踏實地的照著去做。


我們要時時刻刻提起自己的初發心,在修學佛法的道路上,如果覺得疲倦,有一點退心時,就要再提起初發心。初發心就是成就佛道、成就大菩提道的大願心。其實也就是大家都已經很熟悉的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最終的目標則是「佛道無上誓願成」,而次序應該是要成佛必須先學佛法,學佛法先用來斷煩惱,要斷煩惱先要發願度眾生;因此四弘誓願的第一句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其次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才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說,菩薩是自己未度先利人,這就是菩薩的初發心。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九日講於臺北國父紀念館「一九九七年法鼓山年度盛會-同心同願,法鼓傳薪」,刊於《法鼓雜誌》一○一、一○二期)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慈悲是為了保護自己

 
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幫助我們破除執著、抗拒誘惑。但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上,雖然自己對別人處處慈悲,別人未必會以慈悲回饋自己。因此,面對名利、財色的爭奪時,難免擔心自己會吃虧。


對別人慈悲,從眼前來看好像吃虧了,但如果把範圍放大來看,就會發現非但不吃虧,而且最終對自己或他人都是有益的。例如過獨木橋時,如果兩個人在橋上互不相讓,最後的結局就是兩敗俱傷。就像俗話所說:「兩虎相鬥,非死即傷」,到了這個地步,沒有一個人能占便宜。如果我們能夠對別人慈悲,讓一條路給別人先走,自己一時之間好像吃虧了,但是至少彼此的性命還在,毫髮未傷。

因此,當我們遇到非常強硬的對手,雙方僵持不下時,知道再爭下去一定是兩敗俱傷,還是盡早把成敗得失放下吧!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慈悲不但能利益別人,還能保護自己。當別人因為自己的退讓而成功了,此時自己看起來似乎懦弱、無能,是個失敗者,但這其實保護了自己生命的安全,也是為了保全實力,使自己不受重大的傷害。

現代人最割捨不下的不外乎感情問題,當自己不斷地付出,卻又收不回來時,就會感到十分不甘心、不情願。其實,寶貴的人生經驗都是從吃虧、挫折、失敗之中得來的,如果已經為對方付出很多還是失戀了,卻仍一心想再把對方追回來,這等於是緣木求魚。就像賭輸的人心中不服氣,老是想翻本,錢輸光了就想辦法再借,借了再賭、賭了又輸、輸了再借,就這樣愈陷愈深而無法自拔,這種行為實在很愚蠢

人生其他方面也都是如此,如果自己不是別人的對手,已經全盤皆輸,不可能挽回局面時,就不要再陷下去了。此時應該趕快撤退,就算輸掉了也無所謂,只要能以此為戒、學到經驗就夠了,這就是對自己慈悲。
面對別人的慈悲,雖然有些人會感謝,但大部分的人會認為這是他比你強的緣故,所以你得不到是你活該,而他搶得到是他應得的,並不需要感謝他人。遇到這種情形時,不需要把它當成奇恥大辱,也不用覺得自卑,因為慈悲主要還是從自我保護的角度來考量。

不過,中國人說「當仁不讓」,當你不斷地慈悲別人以後,對方反而得寸進尺地去傷害他人,那就不能繼續再讓了。當然,在爭取權益之前,必須先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如果有所把握,就要勇往直前、力爭到底,否則對方會傷害更多人。

對人慈悲,就是讓別人有路走,而整個世界是個生命共同體,讓別人過得快樂、自由、有希望,最終一定也會利益自己。所以,慈悲不僅能利益別人,事實上,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如果我們能常常生起慈悲心,對所有人都會有幫助的。

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不以自我為中心

 
《心經》中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是化解、對治「五蘊熾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卻認為,就是因為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才能呈現人間生機盎然的一面,也才能證明我們存在的價值,否則就如槁木死灰一般。這樣的說法,其實是誤解了五蘊皆空的意思。


五蘊皆空的境界,絕對不會像木頭、石頭一樣萬念俱灰,否則觀世音菩薩在照見五蘊皆空以後,就不會想要度眾生了。相反地,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後,不僅解脫了自己的痛苦,甚至還為眾生救苦救難,自願以無限的時間、無邊的悲願,把自己奉獻給眾生,這樣活潑的生命,怎麼會是槁木死灰呢?

所以,「五蘊皆空」和「五蘊熾盛」的差別,在於我們行事的心態:如果以自我中心為出發點,就是「五蘊熾盛」;如果是為了救度眾生的悲願,就是「五蘊皆空」,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當我們的自我中心太強、自私心太重時,就會不斷地向外追求,同時又不斷地排斥外在環境中的一切,所以會帶來許多痛苦。雖然社會上往往把自我中心很強的人形容為強者,但是他們幾乎沒有長久的朋友。因為一旦他們的朋友成為旗鼓相當的對手時,就會因為不能包容對方的強悍,而成為彼此的敵人。由此可知,凡是強悍的人都很孤獨、痛苦,但他們表面上都不承認。因為他們害怕丟臉、擔心沒有退路,深怕自己失敗後就站不起來,所以一定要奮戰到底,但如此一來,反而凸顯他們情感的脆弱。可見,當個強人並不好受。

有時乍看之下,強人似乎是推動世界進步的原動力,社會要靠他們來維持、推動。事實上,強人並不是這個社會中最高層次的人,最高層次的應該是宗教家、哲學家,因為他們放棄自我,把自己的生命與全世界共同分享。
例如,釋迦牟尼佛並不想得到任何地位、名望,除了奉獻自我,別無所求。另外還有一些偉人,他們也是為了奉獻而奉獻,並不是為了爭取任何利益而凸顯自我。但是強人和偉人很難從外表判斷出來,必須從他們的內心修養來分辨,究竟是自我中心的人?還是天下為公的人?如果是以自我為中心,就只能算是強人,還是會有「五蘊熾盛」的痛苦,無法從煩惱中得到解脫。

一般人也許做不到觀世音菩薩的程度,但是在日常生活裡,還是可以一點一滴地學習菩薩精神。例如,當我們感到痛苦、恐懼、憤怒時,就告訴自己:「觀世音菩薩運用智慧,看到由五蘊構成的自我是空的。而我現在感到這麼痛苦,這就是五蘊熾盛、自討苦吃,沒有必要。」或是誦念《心經》的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用佛法的智慧來告訴自己,自我中心是五蘊皆空的,不必那麼執著、那麼痛苦。

如果我們常用這個方法來自我訓練,就會發現,要在生活中「照見五蘊皆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當我們漸漸放棄自我中心的煩惱,就能隨時隨地感受到豁然開朗、清涼自在的快樂。

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

發炎其實很可怕!它會刺激癌細胞生長

發炎其實很可怕!它會刺激癌細胞生長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0095&page=1

  • 文章出處:Web only
  • 2015.05.03
  • 作者 : 劉妤葶
  •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對抗癌症,控制發炎是箇中關鍵。
美國安德森治癌中心腫瘤生物學博士顏榮郎醫師今參加《 康健趨勢論壇 抗癌新未來 》表示,觀察癌症機轉可發現:癌症其實是一種發炎疾病。
顏榮郎醫師解釋,癌細胞與脂肪細胞結構近似,最大的不同在於癌細胞當中多了發炎細胞,一旦啟動發炎機制便會分泌發炎激素、前列腺素,不僅刺激癌細胞的生長,同時吸引其他癌細胞聚集,再分泌更多發炎激素,惡性循環就此開啟。

發炎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會刺激癌細胞生長、使腫瘤惡化,發炎激素則會讓癌細胞更活潑,變得容易移動、轉移。
因此抗癌重點除了治療,從飲食與生活習慣著手控制發炎至關緊要。

既然發炎是癌細胞的肥料,戒除易引起慢性發炎的生活習慣,就是值得身體力行的防癌良方。

防癌養生要避免:
1.過度西化的飲食與缺乏蔬果;
2.食物Omega-3與Omega-6脂肪酸比例失衡;
3.缺乏運動;
4.心理壓力及長期睡眠異常

減少慢性發炎生活習慣:戒斷糖、紅肉、麩醯胺酸等3大促癌因子
除了控制發炎,不能忽視的還有高血糖、紅肉以及麩醯胺酸等3大促癌因子的危險性。

現代人常忽略糖分對健康潛藏的危害,顏榮郎醫師提醒, 糖名列癌細胞三大『補品』之首, 他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靈長類中心研究為例,貼出兩組猴子的照片讓現場聽眾比較。雖然年齡相同,但未節制飲食的猴子卻出現駝背、毛髮脫落、臉皮起皺、胸部下 垂等明顯老態,反觀每餐被控制只能吃七分飽的猴子則年輕許多。不只外表產生差異,未節制飲食的猴子腦部退化嚴重,罹癌機率亦增加。

顏榮郎醫師建議癌症病人少吃糖,減少白米、改吃糙米 ,「道理在於體內葡萄糖增加得太快,癌細胞相對長得比較快,糖分攝取過多還有糖化蛋白的風險,加重發炎。」 

他也呼籲癌友應避免使血糖快速上升的飲食,血糖一增加、胰島素上升,類胰島生長因子跟著增加,會刺激癌細胞生長,甚至讓癌細胞對化療反應變差。總而言之,「糖是甜蜜的毒藥,」顏榮郎醫師提醒,減糖控發炎,抗癌才能事半功倍。
預防癌症紅肉要忌口,研究證實紅肉會增加癌症發生率,尤其經過燒烤油炸產生的發炎物質更多,「紅肉與動物性油脂吃多了,會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也就是所謂的『壞膽固醇』。

當壞膽固醇被氧化,再被巨噬細胞吃掉的過程就會分泌發炎激素,」由於血管分布於全身,發炎不會侷限於單一血管,而是向外擴散。所以不要攝取太多紅肉,有助減少發炎刺激。

麩醯胺酸常用於癌症病患放化療的口腔潰瘍用藥,顏榮郎醫師表示,麩醯胺酸和葡萄糖都是癌細胞喜歡的物質,「不是不能吃,如果口腔潰瘍含一點點就好,不要像某些人一天吃二、三十顆,」以免在分解過程間接釋放發炎酵素,提供癌細胞生長材料,反不利於抗癌。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千百年少林武功心法 《禪武醫學》紓解自閉抑鬱

千百年少林武功心法 《禪武醫學》紓解自閉抑鬱

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46305

當腦功能心理學家遇上少林武功,會是一個怎樣的神奇故事?米白色的封面,配以饒宗頤教授「禪武醫學」的墨寶,恰如禪武醫的精神——簡單中蘊藏深意,《禪武醫學》就是這個神奇故事的結晶。

「我 往來嵩山少林寺多次,請他(少林高僧釋德建禪師)教我羅漢十八拳,沒想到他就教我摸摸鼻子(少林內養功的沐鼻法)﹗」陳瑞燕教授是腦功能專科臨床心理學博 士、香港中文大學心理系教授,自幼體弱多病,求學時期更每星期都要看醫生,畢業時甚至患上危及性命的肺病,終使她走上尋找神醫之路。出於對武術的癡迷,她 接觸了禪武醫;從農禪發展出來的簡單動作,最初讓她覺得「這樣也算是功夫?」但經過七年時間,她形容自己身體從沒像這樣健康過﹕「才明白這是中國武術的精 髓,我之前學的只是花拳繡腿﹗」


佛法為主藥

少 林醫學(禪武醫)由歷代名僧將實踐中累積起來的行醫原理和主要行醫方法,結合禪學理念,形成一個獨特的醫學分支。它與中華傳統醫學相仿,有血氣、經絡、藏 象、陰陽和五行學說。然而其精神卻是來自佛教——讓眾生離苦得樂。佛法為主藥,輔以食療、中草藥療、導引及通竅等治病方法。僧侶比喻自己為看護、醫生,懷 著慈悲濟世的精神替眾生看病,這讓少林醫學漸漸走出獨特的路線。《禪武醫學》一書內容涵括了佛教禪宗的發展歷史、少林寺永化堂禪武醫的傳承、以武修禪的少 林功夫,及從此發展而成一套結合禪修、內養功、飲食及通竅的「德建身心療法」。書中也提供其獲科學驗證的療效,能讓腦部前額葉和前扣帶皮質活躍,改善行為 和情緒,從而達至健康。


禪武醫餐盤

「德 建身心療法」主張從生活方式的改善達至身心健康,因此飲食是重要的一環。禪武醫餐盤是在美國農業部公佈的健康飲食建議——My Plate(我的餐盤)的基礎上加入禪武醫及中醫元素,給素食者較全面的指引。除了不同食物的攝取比例外,亦鼓勵吃天然食物及適量進食,更給予情緒及運動 的指引,如強調不要久坐超過一小時、練習內養功、保持平和心態、參與慈善或社交活動等。

「食 物為藥」的概念被應用於禪武醫促進身心健康,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知,攝入某些食物,可能對身體健康、精神狀態和認知功能有害。《本草綱目》明確表示, 長期攝入大蒜可能會導致健忘。過量攝入生薑可能對頭腦和智力有害,陳教授表示﹕「食薑過度做成內熱。用薑如用鹽,少少足夠了。」禪武醫提出,攝入過多的 「辛」和「熱」的食物,包括肉類、海鮮、雞蛋等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及薑、蒜、蔥、韮菜、辣椒等,會在體內產生過多的熱,導致氣滯血瘀。

佛 經一早指出飲食、身體和情緒間的相互關係,達摩祖師從東土帶來的禪宗經典《楞伽經》云﹕「飲食生放逸,放逸生諸覺,從覺生貪欲,是故不應食。」《楞嚴經》 亦指出﹕「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進食五辛會令性情受影響,現代醫學亦證此會造成身體上的炎毒﹕「西方醫學認為,炎毒是造成一切疾病的源頭。」她 舉例,老人癡呆症(認知障礙症)、心臟病、高血壓、癌症、自閉症、便秘也是由此而來。這些看來具前瞻性的觀點,陳教授卻指出﹕「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少林醫學 已有『痰生百病』的說法。」

持素卅載的陳教授以自身經驗指出,最初為健康 吃五辛素,因洋蔥等具殺菌功效,但身體狀況沒有很大的改善。直到接觸禪武醫後戒吃五辛、辣、薑後,配合練習內養功,直言其身體「從沒像現在這樣健康過。」 她以自身經歷勸勉眾人,別為了一時刻舌頭上的感受,忍受年年月月的痛苦。隨著味覺的感官驅使而進食,會導致很重的果報﹕「再好的醫生只能解決你短暫的痛 苦,並不能代替你受苦。」書中亦詳述此飲食法的科學驗證﹕把24名自閉症兒童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接受為期一個月的飲食調整和沒有接受任何飲食修正,並以腦 電圖評估大腦活動量的增減。結果發現有調整飲食的一組,智力靈活性和反應抑制能力都呈現顯著的改善,從大腦切片圖像,可見負責掌管這些功能的前扣帶皮質腦 區的活躍度提升了。


禪武醫的腦科學驗證

她 亦以40名自閉症學童分別學習內養功或肌肉鬆弛法作比對。每週上課兩次,為期一個月,並鼓勵他們在家中進行練習。結果內養功的一組自我控制力提升,變得沒 那麼衝動,脾性也溫和了,思考較之前靈活,家長評定他們的社交能力與對周圍事物的察覺能力上升了,整體健康也有改善;而練習肌肉鬆弛法的一組卻沒任何改 變。


療法改善9歲自閉患者

作 為臨床心理學家,她亦分享了一個在美國學術期刊發表的研究案例:當時一名不滿十歲的自閉症男孩,自週歲起便接受針灸、氣功和氧氣治療,但均不見效 果;2006年男孩到陳教授的中心接受每週30分鐘的認知功能訓練,因療效不大而試行八個月的「德建身心療法」,他的記憶力從嚴重受損的程度,提升至中等 程度的正常水平,口述記憶能力和辨認能力也有所提升,從腦電圖更可看到整個腦部的活躍水平大幅上升。


緩解抑鬱顛癎均有效果

另 外,她亦以75位在香港公立醫院接受門診治療的抑鬱症患者作研究,將他們隨機分成認知行為治療、德建身心療法及沒接受任何心理治療的對照組,沒接受治療的 等候組和認知行為治療組均接受每週九十分鐘一課共十週的訓練。結果德建身心療法組超過三成人減藥,比其餘兩組的一成三減藥比例為高,當中有六至七成人的抑 鬱症評分有顯著改善。書中更指出德建身心療法對癲癇症也有緩解功效,亦能提升中年人及長者的身心健康。


行住坐卧是健康根本

禪 宗的教導,著重在生活的行住坐卧當中實踐。禪武醫能在任何地方進行鍛鍊,陳教授強調平日一舉一動的姿勢對身體的影響甚為重要﹕「當你行住坐卧全都扭曲了, 血氣自然會閉,像扭曲了的水管,水不能流下來。」禪武醫教法強調心平氣和,講話時宜放慢語速,把兩心放於丹田;亦提醒我們或行得太快,會給大腦和心臟帶來 很大的壓力,造成「急走傷筋」的情況;卧的時候應先坐床邊靜下來,不宜看電視書籍,全身心休息放鬆並調整呼吸,準備入眠。陳教授認為,修行其實就是「明白 自己為何而生,身心自在、快快樂樂的過每一天。」

推薦閱讀﹕

《禪武醫學》
編著﹕陳瑞燕
校正﹕釋德建
出版﹕經濟日報出版社,2014

(感謝經濟日報出版社提供圖書。)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心中諸多的煩惱現象,總是圍繞著「我」在打轉。為了「我」,總是覺得不滿足、不自在,經常渴望、渴求著身外之物,不時的埋怨、懷疑、嫉妒、貪求、瞋恨,而造了種種業。等到必須受報時,往往又不希望受報,就像欠了債卻賴帳不還,因此又造了更多的業,這就是佛教所說的「五蘊熾盛苦」。


所謂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身心的組成,也就是構成人身的要素,可以分成精神和物質兩個部分。物質的部分叫做「色」,它是形狀、形態的意思,也就是身體的物質現象。其餘四種都屬於心理、精神現象:其中「受」是感受的意思;「想」是在感受以後所產生的認知;「行」則是在認知產生之後,興起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反應的決定。這三種屬於心理層次。

而第五蘊叫做「識」,識是我們生命的主體,是從出生到死亡、從此生到來生,是整個生命過程中的主體。當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兩部分互相組合、影響之後,就會產生行為、動作,行為發生以後,就會形成一種力量,我們稱之為「業力」,也就是我們的意識本質。行為包括身體、語言、心理三方面,因此「識」就是由身、口、意的行為所造成,並餘留下來的一股力量。我們現在造了意識的因,帶著這些意識,有可能在這一生就接受果報,也有可能到來生才受報。

一般人以為「識」就是「靈魂」,但「靈魂」是持續不變、永遠相同的,而「識」卻不斷地變化著。只要繼續造業,無論是善業或惡業,識的成分都會隨著改變,當我們接受果報時,識的成分也會隨之不同。所以,接受果報的同時就在造因,造因的同時又會接受果報,如此循環不息,識的內容因此經常在變化。

所謂的「我」,其實就是由五蘊的身心現象結合而成的,這是一種因緣的和合,其中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所以,昨天的你和十年前的你是不一樣的,甚至一小時前的你和現在的你也不太一樣,不僅身體不一樣,我們的心理狀態、行為模式和意識的內容也隨時在改變。因此,由五蘊所構成的我,是經常不斷變化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我,也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五蘊熾盛苦」的起因,就在於不明白我們生命的主體—識,是變動不拘的。《心經》中說,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能「度一切苦厄」,而凡夫就是因為不知道「五蘊皆空」,所以苦不堪言。

如果我們不知道「五蘊皆空」,五蘊就會變成製造煩惱的工具,不斷地產生煩惱,就像烈火燎原一般,為我們帶來很多痛苦。能夠明白「五蘊皆空」,五蘊就不再製造煩惱,而轉變成修福、修慧的工具,幫助我們得到徹底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