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鍾灼輝: 人在做,馬在看《EQUUS》

鍾灼輝: 人在做,馬在看《EQUUS》
 
觀眾找戲劇,戲劇也在找觀眾

自從當上作家後,我才明白到書本或戲劇都是有靈魂的,觀眾在找戲劇,戲劇也在找它的觀眾。半年前的某天,我收到一封邀約見面的奇怪電郵,寄件者是一間本地 知名的戲服製作公司創作總監 Virginia,她希望我可以為一套有關心理醫生與精神病人的話劇提供意見。由於當時正準備外地 的巡迴演講,所以未有即時回覆,信件就這樣擱在未讀郵件的信箱裡。一個月後回來,在海量的未讀郵件中再次注意到這封信,好奇心下看了附件中的劇作簡介。叙 述一個十七歲的青年(張敬軒飾)在一夜間刺瞎了六匹馬,表面上青年犯下了變態的滔天惡行,劇中的心理醫生(黃秋生飾)彷如偵探一樣,抽絲剝繭般揭開青年的 神秘內心世界。原來青年對馬有極端的癖愛,甚至把對馬的激情變成另類的個人崇拜與信仰。每隔三個星期,他都偷偷地在半夜策馬於草原奔馳,以赤裸的身體跟馬 合一進行祭拜儀式,作為靈與慾的唯一發洩。
 

看完簡介後,我馬上明白碰上此劇的原因,內心不禁暗笑出來。同一時間,我看見三個現實中的自己出現在劇中故事裡:一個過氣的警察,一個現役的心理醫生,以 及一個慣性心理不正常的普通人。我很好奇寫此劇《EQUUS》的作家彼得.謝弗(Peter Shaffer)是否跟我一樣,也有著多重身分及分裂的人格。 又或者說,每個觀眾或多或少也能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因每人都是自己生命懸案中的偵探,又是自己最好的醫生以及最大的病人。但我更好奇為什麼是一個戲服創 作總監找我諮詢,因為我跟服裝設計根本扯不上任何關係。

會面當天,Virginia 捧著一疊厚厚的中文翻譯劇本嘗試跟我說明,但看著那堆文字她卻顯得有些茫然。她說:「我是一個圖像畫面世界的人,跟文字世界不太friend,很想深入了 解心理治療時雙方的情感表現,再將劇中的視覺畫面展現出來。」她搜集了不同質感顏色的布料與物料,大量的圖片造型及人物相片,我被她的熱情與誠意所打動, 一口答應了當她的義務顧問。


為了深入了解馬劇,我翻閱了原著英文劇本,跟 Virginia共進行了六十小時的會面交談,研究人物角色的性格特質,治療過程中醫生與病人的心路歷程。她對全劇的解讀應該比任何一位演員還要透徹,讓 我對本地劇團的服裝形象設計師完全改觀了。但我發現如要理解並感受劇中人物的複雜心思,單靠語言對白的表達力量甚至加上演員的落力演出,恐怕還是力有所不 逮,特別是醫生的幾段詳細心路自述,令不少觀衆也有點摸不著頭腦,最後讓人帶走的反思亦顯得輕於鴻毛。


我解釋說:「除非你曾經對什麼熱烈的祟拜過,又或對生命中的某東西有過不能自控的激情,否則難以感受到青年(張敬軒飾)內心的孤獨與沈溺。除非你曾背過治 療的沈重責任,又或敢於質疑大家所相信的正常標準,否則難以體會到底狄醫生(黃秋生飾)內心的掙扎與迷失。」她笑著回答:「我像到大學修讀了心理治療師課 程一樣,如果要按小時收取諮商費用,恐怕公司應快要破產了,可否錢債飯償啊?就以一百頓飯了事吧。」其實我答應花心血解讀整套劇目並不是為了收取任何報 酬,此劇除了對我有著另類的意義外,同時也有讓人發人心省的反思。或者說,我跟Virginia只不過是上天的一個管道,透過我的眼睛、她的雙手,讓觀眾 看到各自所需要的東西。


人馬合一,視聽合一
5月9日,期待而久的馬劇終於在演藝學院正式首演,劇中的視覺藝術效果是最值得稱讚的地方,充分彌補了語言對白的不足;因為很多人以為語言是溝通的唯一或 主要媒介,但心理研究卻証明了一個相反的事實。在溝通的過程中,語言只佔訊息傳遞能力的7﹪,當中的38﹪是來自說話時的聲音語調,55﹪更是來自面部表 情及各種形體動作。


所以我十分欣賞 Virginia 的努力創作, 她透過服飾裝扮成功勾畫出各人物的性格特徵及情感形貌,把角色塑造得入型入格,像道岸貌然的父親、崇上上流社會但委身中下階層的母親、裝扮有如佛落依德信 徒的心理醫生、專業自信的女裁判官、及穿戴清純可愛但又充滿挑逗性的女工等,一幅幅精心的畫面構圖製造出極豐富的視覺藝術效果,勝過了千言萬語。


另外,劇中由六位舞蹈演員所扮演的馬匹尤其出色,演員頭戴著一個以金屬鐵線勾勒而成的銀灰色頭盔面罩,對比赤裸上身的肌肉線條與下半身的緊身黑皮褲,透過 馬首人身的造型象徵馬神及人馬合一的深層意義。當中唯一的女馬小金子(何靜茹飾),造型性感,肢體動作挺拔而誘人,令人充滿暇想,充份表現出女馬作為青年 靈與慾的投射對象,可說是劇中的一個亮麗焦點。其中一幕,青年在深宵的野外中策馬奔馳,馬匹的肢體動作伴隨光影與青年的呼喊聲加速流轉,凝造出懾人的激情 魅力,更是全劇的高潮之一。


馬劇真正做到了聽覺與視覺並行演繹,使文字劇本從平面書寫幻化成立體的舞台風景,讓語言對白飄揚於舞步光影之間,引領讀者遊走於青年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溫 柔單純的內心世界,與充滿痛苦恐懼、虛僞謊言的現實世界之間形成強對比。隨著心理治療的進展過程,觀眾也同步陷進心理醫生作為治療師的疑惑、矛盾與反思。


醫生與病人間的玻璃惟幕
劇裡最難表現的算是心理醫生與病人之間的微妙複雜關係,這是一場互相刺探、充滿張力的交心搏奕,而治療過程中的精神裸露與進入,可能比身體上的肉帛相見更 為露骨徹底。倘若兩者之間能營造出一份由同理心所組成的親和力,治療期間的那份重要心靈交流將呈現得更完整完美。當然我是以一個熟悉心理治療的內行人眼睛 觀看,這未免有點吹毛求疵,但也正好反映了現實世界中治療師的一個盲點,值得我們深思。


過去,我曾治療過各種不同的心理病患,但也曾因為十年前的墜機意外及瀕死經歷得了深度的憂鬱症。在患病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跟患者的心有多麼接近,對患者 所論述的心理狀況有多深切體會,但原來我不曾跟患者站在同一條線上看世界,也沒有真正觸摸過他們悸動的心。當我變成傷病者後,我徹底經歷了心理患者口中的 病態思想與負面情緒,確切地體驗到壓力、焦慮、恐懼、無助、絕望的煎熬與恐怖。那次的意外讓我有機會逆轉角色,從心理治療師變成絕望的心理病患者,那是我 第一次以病人的眼睛觀看心理治療的世界,看到了從前看不見的治療盲點。


我發現一個事實,原來即使在同一的治療房間裡,治療師與患者永遠是處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不管治療師有多敏銳的洞察力,有多淵博的心理知識,或多強烈的 同理心,治療師永遠只能虛擬患者的心境與感受。這就像在觀看電影一樣,觀眾跟故事的主角一起同歌同泣,盡情投入,理解並模擬他們。劇中的狄醫生就嘗試透過 不同的心理技巧,如不斷刺探、四出偵查、夢境分析、自我錄音、催眠術、甚至把必理痛用作講真話的安慰劑,目的就是為了進入青年的神祕內心世界,穿越那道自 我保護的圍牆。


但治療師與患者之間真實存在的,卻是一道永遠不能穿越的玻璃惟幕。如想要真正進入患者的心理世界,除非你擁有進入那絕望領域的鑰匙,但辦法只有一個,就是 變成他們的一分子。鑰匙並不是靠專業知識、想像力或是同理心所鑄造的,而是靠痛苦的真實經歷換取來的等值交易。所以,只有真正嘗過憂鬱絕望的人,才能擁有 憂鬱世界的鑰匙,穿越那道透明的帷幕,跟他們並肩而行,一同呼吸──這就是治療師與患者的永遠隔閡。


誰為正常劃地分界
在眾多的馬劇報導裡,大衆的焦點都只放在張敬軒的裸體上,然而馬劇最精釆的地方是在簡單的故事中埋下了許多對人性的反諷,作者不但利用了心理治療的佈局, 更透過時空交錯的叙事方式及大量的隱喻,帶出當中的最大反思:到底何謂「正常」?正常既可以形容物件,常用作物理性的安全標準界定;同時,正常也可以形容 人,特別是針對人的行為與心態作量度比較。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正常變得如此重要,甚至是社會的劃一標準。


大概從工業革命年代開始,分工、高效變成了社會的生產模式,人的生活無可避免亦跟隨改變。系統化、專業化成了工作習慣,模範生、標準答案成了學校習慣,穩 定、單調重複成了生活習慣。人的精神文明遠遠落後於物質發展,知識財富取代了智慧創意,文化差異、民族傳統漸漸消失,整個世界趨於同一,每個城市都變得一 樣。從前出外旅行是為了離開熟悉的環境、增廣見聞,但現在旅行卻快要迷失於近似的商店、類同的街道建築。


也許社會為了對人易於管理及控制,開始對人性作出過多的規管及干預,尤其不歡迎偏差及獨特性的存在。漸漸地,社會也在扮演上天的角色,挑選合適的價值觀及 釐定標準的道德線,人競天擇,正常者生存。而心理專業也在此時代得到重視並乘勢堀起,發明了越來越多的心理疾病名稱與種類,只是罹患心理病的人數亦相輔相 承地急劇增加。


那心理治療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心理醫生的位置又在那裡?


一般來說,心理醫生首先要為人的思想、行為、及情感制定可接受的正常範圍,然後對病人進行量度、比較、及歸類,最後得出一個專業的診斷標籤。舉例說,如果 在過去的兩星期裡,你持續感到情緒低落並對事情失去興趣,你的不開心便屬於不正常,診斷上會出現憂鬱症的標籤。如果連續6個月或以上,你的擔憂較不擔憂時 間長,對許多事件或生活出現難以自控的焦慮,你便會被歸類為經常焦慮症患者。


要知道心理的診斷與治療與比起身體的更為艱難複雜,面對無形無相的精神狀態,心理醫生靠的就只有個人經驗與分析,客觀的測量檢查可謂並不存在,更沒有什麼 標準的治療方法可跟從。而心理治療的出現確實讓人再度重視起精神健康,並有效及時糾正許多從前被人忽略輕視的病態行為思想,將病人從心靈殘障的深淵拯救出 來。


正常是完美完整的道路?

在馬劇裡,青年因抵受不住年輕馬廄女工的肉體誘惑,在他神聖的馬廄中跟女工作愛,但在強烈的罪疚感及眾馬的監視下,他居然無法順利完成男性的進入。在極端 的恐懼及憤怒下,青年拿著鋒利的蹄勾同時戳瞎了六匹馬的眼睛,企圖躲開道德的枷鎖與監控。但在心理治療過程中,青年對馬匹的熱情鍾愛逐漸喚醒了醫生對生命 的潛藏激情,醫生既妒忌又羨慕青年的「病態」精神生活,感到活得正常的自己反而像行屍走肉一樣,只不斷在執行連自己都不相信的專業治療。同樣地,青年父母 的關係看似正常,但父親卻只靠偷看色情電影獲得性慾上的快感;醫生夫婦的關係表現正常,但彼此卻隔著不能跨越的鴻溝,醫生六年也沒有吻過妻子。劇中每一位 所謂正常的人都活得像沒有靈魂一樣,但相反需要接受治療的青年卻擁有豐盛的精神生活。治療的工作變成為奪走青年的精神信仰,但醫生掙扎應否讓他變成一個循 規蹈矩、沒有熱情、沒有想像的社會大眾。劇終時,醫生雖然把青年治好,但同時也繼承了青年對生命失去熱情的那份空白。


其實,即使對生命有著另類的激情信仰,看似擁有不正常的心理狀態,是否一定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表現而需要接受治療?以我為例,打從十歲起,我便一直與我的 白猩猩公仔為伍,每天跟他說話、跟他睡覺,我能看見他的表情,聽得見他的聲音。我自小便教導我媽媽:「如果家中有天不幸失火或淹水,你第一樣要帶走的便是 我的猩猩!」於我來說,猩猩是活‧著有生命的,他陪伴我一起成長,跟我共渡每個歡樂或艱難的重要時刻,不離不棄,不管是我住院的時候,小學到博士班畢業的 時候,到各處旅行的時候,又或是書寫三本著作的時候。可是在客觀的心理專業中,我的行為絕對歸類為正常以外,有不正常的戀物情義結、缺乏安全感、對人不信 任、心智發展不成熟、又或有嚴重自閉傾向。但是我卻一直自我感覺良好,活得自在、活得自由,只是有一部份的內在世界不能與人分享而已。而最有趣的,我更是 一位認知心理學博士,從事專業的心理治療工作。


所以有很多時候,所謂的不正常只是一種與別不同的心態,而非需要接受治療的心理病態。我曾遇過好些個案,他們因對某些事情或物件有著獨特偏好,因而被批判 或嘲諷為不正常,不但感到跟外在世界格格不入,更對自己產生懷疑與否定。當中的一個女性個案,就是因為沈迷性愛的幻想而感到很羞恥及骯髒,不斷自我排斥及 想要壓抑這種不正常的行為思想。其實只要她的激情沒有危及自己或傷害別人,她的治療可能是接受自己及有效管理情慾,而非把自己改變成社會認可的道德標準。


所以,正常於我彷彿存在著一種本質上的矛盾意義,正常一方面讓人有效生存,但另一方面剝奪了人活著的感覺,如何平衡個人內在跟社會外在世界變成了終生的重 要課題。如果失去了獨特性及激情,人跟一台只懂工作及繁殖的機器又有何分別?人還需要有名字身分嗎? 這個故事好讓我們反思正常是否一定能帶給人完美及完整,不正常又應否被取締改造。其實,心理治療的存在意義可能只是一種渡人自渡、自渡渡人的不息循環。看 畢馬劇後的觀衆,特別是從事心理治療的朋友,更可以深入思考這個有趣的課題。


心理治療師的另類反思
如果說夢是潛意識的最真實投射,那劇中的狄醫生曾經做了一個深有喻意的夢, 夢的內容正好反映了他作為心理醫生的反思,是全劇中最精釆絕倫的隱喻。在夢裡狄醫生是個戴著金色面具的大祭師,負責執行劏小朋友的祭祀儀式,他擁有高超的 劏肚技術,手起刀落的由心囗劏下去,把內裡的腸臟抽起丟掉。他每劏一個細路就越覺不舒服,但為了掩飾,他唯有更加賣力搏拼命的劏。他說:「如果身旁兩個孔 武有力的副祭師知道我懷疑這種血腥的祭禮係毫無意義的,下一個被劏的就會是我。」


那作為一個走在傳統以外的心理治療師,我的反思又是什麼,我看到的又是什麼樣的夢境?
因為出生在一個單一價值標準的年代,思想被種下了難以取代的偏執妄見。每個人都像戴著染色的太陽眼鏡看世界,看到的都是扭曲的人性與世情。為了易於管理並 加強控制,人從小便被餵養分辦善惡果實,讓靠邊站、分好壞變成生活習慣。社會從此被劃分成二元對立的極端世界,形成一道又一道的道德高牆。只有製造鮮明的 對立矛盾,行為思想才得以有效量度、歸類分別。


我的工作變成把人漂染,使用被准許的顏色染料替人著色,不斷將人漂白、薰黑。漂得愈多,愈能得到讚賞,我也變得愈專業。慢慢地,擇善固執、從善如流,變成 傳染性的神經官能強迫症。在這個黑白分明的世界裡,容不下灰色的病人。漸漸地,病人忘記了夢的追求、美的本質、甚至是人的身份。而我開始對工作過敏、對社 會過敏、甚至對人性過敏。我的皮膚彷彿在慢慢褪色。
為了贖回原來的膚色,我唯有把身體的邊界模糊,自放逐到一個封死的地下室,跟現實與非現實的世界隔絕。在那裡,文字成為唯一的解藥, 吸乾我的語言思想,寫作變成了比死亡還要沈重的清潔工作。這可能是一場夢魘,但同時是一種幸福,因文字剝奪了思想的自由與分辨的權利。就只有不斷的寫,寫 到頭髮脫落,視力衰退,手指骨折;寫得愈多,愈能得到解放,我愈變得潔淨。當我和人再沒有共通點,甚至和自己也找不到共通點時,我才可跟正常分離。
在正常與非正常之間,我尋找各種各樣的可能膚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